專利名稱: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煉燒結行業中平面燒結機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
背景技術:
冶煉行業進行平面燒結生產時,燒結礦從燒結到破碎需要經過從燒結機到破碎機卸礦的一個生產過程。裝載燒結礦的臺車從燒結機尾部出來,需要經過設置在燒結機尾部的機尾渡車,才能將臺車上的礦料傾瀉到破碎機里,實現礦料的破碎作業。目前燒結生產中普遍使用的是平面運動的機尾渡車,這種機尾渡車的軌道設置在燒結機和破碎機之間的地面上在機尾渡車上還設有液壓頂起裝置。卸礦時,機尾渡車停在燒結機與破碎機之間的軌道上,當裝滿燒結礦的臺車行駛到機尾渡車上時,啟動液壓頂起裝置,頂起機尾渡車的尾部,使其產生傾斜,從而將臺車上的礦料傾瀉到破碎機里。但是,這種機尾渡車目前存在的問題較多,由于燒結機尾部的環境溫度較高,液壓系統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作用下故障率也較高。另外,依靠液壓頂起裝置卸礦,當礦料卸完后,還要依靠液壓系統將機尾渡車恢復到初始狀態,機尾渡車再沿輸送軌道將空臺車送到卸臺車位置,將空臺車卸下,然后回到燒結機尾部進行下一次的卸礦工作。如此往復,需要時間較長,作業率降低。再有,臺車卸礦時, 從臺車上淌出的礦料很容易落到機尾渡車的輸送軌道及地面上,影響機尾渡車的運行速度,制約了平面燒結機的產能,影響了平面燒結機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空中行走,運行速度快,可靠性能高,快速省力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燒結機尾部和破碎機之間、且由支撐架裝載臺車段、支撐架輸送臺車段、支撐架卸載臺車段組成的整體支撐架,設置在此整體支撐架上的走行軌道,在此走行軌道上往復行走的移動機構,設置在此移動機構上的翻轉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兩側的一組限位裝置和設置在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中間的接料漏斗及與所述的移動機構和翻轉機構相連接的控制裝置;
所述的移動機構由帶有驅動裝置的移動小車,上端固定連接在此移動小車底部的一組吊柱,分別與此一組吊柱下端固定連接的連接支架,固定在此連接支架上的隨行平臺所組成,所述的移動小車設置在所述的走行軌道上,所述的驅動裝置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
所述的翻轉機構由對稱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上的兩個支撐回轉裝置,分別與此兩個支撐回轉裝置相連接的回轉主軸,與此回轉主軸中部外表面固定連接的翻轉體和與此回轉主軸端部固定連接的翻轉驅動機構所組成,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設在所述的隨行平臺上,所
4述的翻轉體由與所述的回轉主軸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框架,分別與此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梁和分別設在此兩個側框架上的翻轉板及臺車導軌所組成,所述的臺車導軌設在所述的翻轉板上,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的臺車導軌由傾斜固定在所述翻轉板上的U形溜槽,設在此U形溜槽內底部的傾斜導向軌道所組成,所述的U形溜槽的開口朝向燒結機尾部且所述的傾斜導向軌道與燒結機尾部的臺車行駛軌道相銜接。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對稱固定在所述的隨行平臺上的兩個連接底座,分別固定在此兩個連接底座上的兩個軸承支座,分別設置在此兩個軸承支座上的兩個回轉軸承所組成,所述的兩個回轉軸承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的兩端部相連接。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的端部固定連接的兩個圓形輥圈,分別與此兩個圓形輥圈滾動連接的兩個托輪組所組成,所述的托輪組由外表面分別與所述的圓形輥圈滾動連接兩個托輪和分別與此兩個托輪轉動連接的托輪座所組成,所述的托輪座分別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的連接底座上。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回轉主軸上方的屋脊形護板梁和與此屋脊形護板梁底端相連接的矩形截面配重梁所組成,所述的屋脊形護板梁和矩形截面配重梁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所述的矩形截面配重梁位于所述的回轉主軸下方。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上方的平面護板梁和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下方的矩形截面配重梁所組成,所述的平面護板梁和矩形截面配重梁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固定限位板和與此固定限位板相對應的隨行限位板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移動機構的吊柱上,所述的固定限位板和所述的隨行限位板上均設有相互對接導入的倒角。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固定限位板和與此固定限位板滾動連接的限位輪所組成,所述的限位輪通過輪架固定在所述的吊柱上,所述的限位輪與所述的輪架轉動連接。所述的限位裝置由通過輪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限位輪和與此限位輪滾動連接的隨行限位板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吊柱上,所述的限位輪與所述的輪架轉動連接。所述限位輪的外表面與所述固定限位板的板面或所述隨行限位板的板面之間的間隙δ為5-30毫米。本發明的優點
1)本發明的移動機構設置在整體支撐架的高架軌道上,使之實現了空中往復行走,減少了積礦對快速機尾渡車運行的影響,使運行速度大大提高,節省了時間;
2)由于本發明翻轉機構的動力來自于翻轉電力驅動機構,與原有地面上的液壓頂起裝置相比,具有快速翻車卸礦,節約時間,可靠性高等特點;
3 )由于本發明控制快速機尾渡車翻轉體翻轉的傳動裝置隨快速機尾渡車一起移動,在卸完礦料之后,快速機尾渡車在輸送軌道運行過程中,就可實現翻轉機構的復位,從而節約了大量時間,提高了作業效率;
4)由于本發明控制快速機尾渡車翻轉體翻轉的傳動裝置隨快速機尾渡車一起移動,當快速機尾渡車運行到卸載臺車位置時,傳動裝置還可以控制翻轉體在卸車位置快速翻轉, 實現快速卸車;
5)由于本發明控制快速機尾渡車翻轉體翻轉的傳動裝置設置在專有平臺上,遠離了機尾燒結礦的熱源,也避免了傳動裝置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作業環境下,減少了故障率,提高了快速機尾渡車的使用壽命;
6)由于本發明在裝載臺車支撐架下部設有接料漏斗,可以將卸料時臺車上落下的礦料散料集中收集,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提高了平面燒結機的燒結能力。
圖1為本發明的裝載臺車位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圖1的A向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回轉支承形式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連接梁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圖1的第一種限位形式的B-B視圖。圖6為本發明圖1的第二種限位形式的B-B視圖。圖7為本發明圖1的第三種限位形式的B-B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燒結機尾部和破碎機10之間、且由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支撐架輸送臺車段22、支撐架卸載臺車段 23組成的整體支撐架,設置在此整體支撐架上的走行軌道2,在此走行軌道2上往復行走的移動機構,設置在此移動機構上的翻轉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下部兩側的一組限位裝置和設置在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下部中間的接料漏斗11及與所述的移動機構和翻轉機構相連接的控制裝置,這樣,快速機尾渡車在高架的空中軌道上來回行走,在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裝上滿載礦料的臺車6,向破碎機10卸礦料,然后載著空臺車6經支撐架輸送臺車段22,將空臺車6送到支撐架卸載臺車段23,卸下空臺車6,再沿走行軌道2走回,進行下一次卸礦作業。當快速機尾渡車載著臺車向破碎機卸料時,落下的散礦料可直接落到接料漏斗11內,大大減輕了現場工人的清理散礦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提高了平面燒結機的燒結能力。如圖1、2所示,所述的移動機構由帶有驅動裝置21的移動小車3,上端固定連接在此移動小車3底部的一組吊柱4,分別與此一組吊柱4下端固定連接的連接支架12,固定在此連接支架12上的隨行平臺9所組成,所述的移動小車3設置在所述的走行軌道2上,所述的驅動裝置21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此控制裝置為一般常見的電控制裝置,在這里不再做詳細描述。如圖1、2所示,所述的翻轉機構由對稱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上9的兩個支撐回轉裝置,分別與此兩個支撐回轉裝置相連接的回轉主軸18,與此回轉主軸18中部外表面固定連接的翻轉體和與此回轉主軸18端部固定連接的翻轉驅動機構13所組成,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13設在所述的隨行平臺9上,所述的翻轉體由與所述的回轉主軸18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框架7,分別與此兩個側框架7固定連接的連接梁和分別設在此兩個側框架7上的翻轉板19及臺車導軌所組成,所述的臺車導軌設在所述的翻轉板19上,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13 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此控制裝置為一般常見的電控制裝置,在這里不再做詳細描述。 用翻轉驅動機構13帶動翻轉體翻轉,能快速翻車卸礦,節約時間,而且,翻轉驅動機構13設在所述隨行平臺9上,隨快速機尾渡車一起移動,在卸完礦料之后,快速機尾渡車在支撐架輸送臺車段22運行過程中,就可實現翻轉機構的復位,在卸載臺車時,也可實現快速卸車, 節省了大量時間,提高作業率。再有,由于翻轉驅動機構13設置在專有平臺上,遠離了機尾燒結礦的熱源,隨快速機尾渡車一起移動,從而避免了傳動裝置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減少了故障率,提高了快速機尾渡車的使用壽命。如圖1、2所示,所述的臺車導軌由傾斜固定在所述翻轉板19上的U形溜槽5,設在此U形溜槽5內底部的傾斜導向軌道20所組成,所述的U形溜槽5的開口朝向燒結機尾部且所述的傾斜導向軌道20與燒結機尾部的臺車行駛軌道相銜接。滿載礦料的臺車6沿此 U形溜槽5內的傾斜導向軌道20行駛到快速機尾渡車的翻轉體上,U形溜槽5的特殊形狀可以使臺車6的車輪卡在槽內,臺車6隨翻轉體翻轉時,臺車6也不能落下。如圖2所示,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對稱固定在所述的隨行平臺9上的兩個連接底座16,分別固定在此兩個連接底座16上的兩個軸承支座15,分別設置在此兩個軸承支座 15上的兩個回轉軸承14所組成,所述的兩個回轉軸承14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18的兩端部相連接。采用此種支撐回轉裝置,使傳動更平穩。如圖3所示,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18的端部固定連接的兩個圓形輥圈對,分別與此兩個圓形輥圈M滾動連接的兩個托輪組所組成,所述的托輪組由外表面分別與所述的圓形輥圈M滾動連接兩個托輪25和分別與此兩個托輪25轉動連接的托輪座沈所組成,所述的托輪座沈分別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9的連接底座16上。載滿礦料的臺車6行駛到快速機尾渡車時,會對快速機尾渡車產生一定的沖擊,采用此種支撐回轉裝置,能起到緩沖作用。
如圖1、2所示,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回轉主軸18上方的屋脊形護板梁17和與此屋脊形護板梁17底端相連接的矩形截面配重梁8所組成,所述的屋脊形護板梁17和矩形截面配重梁8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7固定連接,所述的矩形截面配重梁8位于所述的回轉主軸18下方。所述的屋脊形護板梁17與所述的矩形截面配重梁8形成一個三角形通孔,所述的回轉主軸18穿過此通孔與所述的翻轉體固定連接。屋脊形護板梁17能有效防止卸礦時臺車6上落下的礦料打到回轉主軸18上,延長回轉主軸18的使用壽命。如圖4所示,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18上方的平面護板梁27和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18下方的矩形截面配重梁8所組成,所述的平面護板梁27和矩形截面配重梁8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7固定連接。所述的平面護板梁27與所述的矩形截面配重梁8形成一個矩形通孔,所述的回轉主軸18穿過此通孔與所述的翻轉體固定連接。平面護板形的連接梁能有效防止卸礦時臺車6上落下的礦料打到回轉主軸18上,同時, 快速機尾渡車翻轉機構作業時散落在平面護板梁27的燒結礦能直接卸進破碎機10。如圖5所示,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下部的固定限位板觀和與此固定限位板觀相對應的隨行限位板30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30固定在所述移動機構的吊柱4上,所述的固定限位板28和所述的隨行限位板30上均設有相互對接導入的倒角四。所述的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的下部設有一組凹槽形的框架結構,所述的固定限位板觀設在此組凹槽形框架33上,此組凹形槽框架33在進出機尾渡車方向呈喇叭口形狀布置,且所述的固定限位板觀和所述的隨行限位板30上均設有相互對接導入的倒角四,便于機尾渡車進出裝載位置且沒有阻礙。所述的移動機構在裝載臺車6時,停在所述的凹槽形框架33內,當滿載礦料的臺車6行駛到快速機尾渡車上時,會產生較大的沖量,此時,所述的固定限位板觀和所述的隨行限位板30能起到快速對機尾渡車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劇烈擺動,同時凹形槽框架33還能防止燒結礦蹦出。采用限位板形式的限位裝置,便于機尾渡車順利進入裝載位置,且限位板易于更換。除了這種限位形式,還有以下兩種限位形式可以采用
如圖6所示,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下部的固定限位板觀和與此固定限位板滾動連接的限位輪31所組成,所述的限位輪31通過輪架32固定在所述的吊柱4上,所述的限位輪31與所述的輪架32轉動連接。如圖7所示,所述的限位裝置由通過輪架32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1下部的限位輪31和與此限位輪31滾動連接的隨行限位板30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30固定在所述吊柱4上,所述的限位輪31與所述的輪架32轉動連接。采用限位板和限位輪組合形式的限位裝置便于機尾渡車順利進入裝載位置,且限位板和限位輪都易于更換。如圖6、7所示,所述限位輪31的外表面與所述固定限位板觀的板面或所述隨行限位板30的板面之間的間隙δ為5-30毫米。本發明對正在使用的平面燒結機的機頭渡車和平面冷卻機的機頭、機尾渡車同樣適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燒結機尾部和破碎機之間、且由支撐架裝載臺車段、支撐架輸送臺車段、支撐架卸載臺車段組成的整體支撐架,設置在此整體支撐架上的走行軌道,在此走行軌道上往復行走的移動機構,設置在此移動機構上的翻轉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兩側的一組限位裝置和設置在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中間的接料漏斗及與所述的移動機構和翻轉機構相連接的控制裝置,所述的移動機構由帶有驅動裝置的移動小車,上端固定連接在此移動小車底部的一組吊柱,分別與此一組吊柱下端固定連接的連接支架,固定在此連接支架上的隨行平臺所組成,所述的移動小車設置在所述的走行軌道上,所述的驅動裝置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的翻轉機構由對稱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上的兩個支撐回轉裝置,分別與此兩個支撐回轉裝置相連接的回轉主軸,與此回轉主軸中部外表面固定連接的翻轉體和與此回轉主軸端部固定連接的翻轉驅動機構所組成,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設在所述的隨行平臺上,所述的翻轉體由與所述的回轉主軸固定連接的兩個側框架,分別與此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的連接梁和分別設在此兩個側框架上的翻轉板及臺車導軌所組成,所述的臺車導軌設在所述的翻轉板上,所述的翻轉驅動機構與所述的控制裝置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臺車導軌由傾斜固定在所述翻轉板上的U形溜槽,設在此U形溜槽內底部的傾斜導向軌道所組成,所述的U形溜槽的開口朝向燒結機尾部且所述的傾斜導向軌道與燒結機尾部的臺車行駛軌道相銜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對稱固定在所述的隨行平臺上的兩個連接底座,分別固定在此兩個連接底座上的兩個軸承支座,分別設置在此兩個軸承支座上的兩個回轉軸承所組成,所述的兩個回轉軸承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的兩端部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回轉裝置由分別與所述回轉主軸的端部固定連接的兩個圓形輥圈,分別與此兩個圓形輥圈滾動連接的兩個托輪組所組成,所述的托輪組由外表面分別與所述的圓形輥圈滾動連接兩個托輪和分別與此兩個托輪轉動連接的托輪座所組成,所述的托輪座分別固定在所述隨行平臺的連接底座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回轉主軸上方的屋脊形護板梁和與此屋脊形護板梁底端相連接的矩形截面配重梁所組成,所述的屋脊形護板梁和矩形截面配重梁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所述的矩形截面配重梁位于所述的回轉主軸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梁由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上方的平面護板梁和設在所述的回轉主軸下方的矩形截面配重梁所組成,所述的平面護板梁和矩形截面配重梁分別與所述翻轉體的兩個側框架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固定限位板和與此固定限位板相對應的隨行限位板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移動機構的吊柱上,所述的固定限位板和所述的隨行限位板上均設有相互對接導入的倒角。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裝置由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固定限位板和與此固定限位板滾動連接的限位輪所組成,所述的限位輪通過輪架固定在所述的吊柱上,所述的限位輪與所述的輪架轉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裝置由通過輪架固定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的限位輪和與此限位輪滾動連接的隨行限位板所組成,所述的隨行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吊柱上,所述的限位輪與所述的輪架轉動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輪的外表面與所述固定限位板的板面或所述隨行限位板的板面之間的間隙δ為5-30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燒結機尾部和破碎機之間、且由支撐架裝載臺車段、支撐架輸送臺車段、支撐架卸載臺車段組成的整體支撐架,設置在此整體支撐架上的走行軌道,在此走行軌道上往復行走的移動機構,設置在此移動機構上的翻轉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兩側的一組限位裝置和設置在支撐架裝載臺車段下部中間的接料漏斗及與所述的移動機構和翻轉機構相連接的控制裝置。本發明的一種平面燒結機的快速機尾渡車,設置在高架軌道上,使機尾渡車實現了空中行走,運行速度更快。用電動機驅動代替原有的液壓頂起裝置控制翻轉機構,遠離熱源,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省力。
文檔編號F27B21/08GK102519256SQ20121000864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張健 申請人: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