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化節能除濕加熱裝置,尤其涉及用于需要對工藝氣體(如:空氣)加熱除濕的設備,屬于醫藥、化工、材料、食品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醫藥、化工、材料、食品等領域,經常需要對常溫氣體(如:空氣)進行預處理,才能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特別在制藥行業的干燥、包衣等工序,需要采用熱氣體(如:空氣),進行蒸發水分或溶劑,濕度對干燥、包衣的效率及最終的水分平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由于空氣的絕對濕度大,干燥、包衣的質量和效率均得不到可靠的保證,氣體(如:空氣)除濕成為必要的手段。
目前,為了讓氣體(如:空氣)達到可靠而精準的工藝要求,經常采用如下幾種方式進行預處理:①為了獲得高溫氣體(如:空氣),通常采用電加熱或蒸汽加熱的方式,對工藝氣體(如:空氣)進行加熱;②為了獲得低濕氣體(如:空氣),通常采用低溫冷凝除濕的方式,對工藝氣體(如:空氣)進行除濕;③為了獲得高溫干燥的氣體(如:空氣),則是采用兩種并存的方式進行除濕后加熱。其原理是,將水通過制冷機組降至低溫,再用冷水通過表面交換器將工藝氣體(如:空氣)降溫,達到除濕的目的,除濕后的冷氣體(如:空氣),再用電加熱或蒸汽加熱來獲得所需的溫濕度。
為保證產品質量,并符合特定的工藝要求,就必須獲得高溫干燥氣體(如:空氣),通常采用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方式,該方式存在很多的缺陷:①設備裝配繁瑣,時間成本增大;②設備體型及占地空間大;③工藝參數控制不穩定;④配件及易損件增多,維修成本增大;⑤能耗大大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工藝參數控制穩定、維修成本低、能耗極低的一體化節能除濕加熱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技術方案為。
該節能除濕加熱裝置由進出風管道、蒸發器、風冷表冷器、壓縮機、低壓表、高壓表、油氣分離器等部分組成。
壓縮后的制冷制通過蒸發器對常溫常濕氣體進行降溫除濕,得到干燥冷風。
干燥冷風擴散進入風冷表冷器,利用壓縮機壓縮制冷劑所產生的自身高溫對干燥冷風進行加熱。
熱交換之后的制冷劑扔存在較高的溫度,再經過循環的蝸殼管式表冷器對其進行二次熱交換。
再交換之后的制冷劑將會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此循環利用,達到除濕加熱、降低能耗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節能除濕加熱裝置,完全利用除濕能量轉換,來達到加熱的目的,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工藝參數控制穩定、維修成本低、能耗極低、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不帶水冷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壓縮機、2-高壓表、3-氟利昂管道、4-風冷表冷器、5-蝸殼管式表冷器、6-毛細管、7-風冷風箱、8-蒸發器、9-油氣分離器、10-低壓表、11-水塔水泵、12-水塔循環水管、13-水塔、14-常溫常濕風、15-風道、16-供設備的風道。黃色-氟利昂管道、藍色-冷凍水管道、綠色-風管道。
圖2,為本發明帶水冷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壓縮機、2-高壓表、3-風冷表冷器、4-蝸殼管式表冷器、5-毛細管、6-冷凍水、7-蒸發器、8-水箱、9-油氣分離器、10-氟利昂管道、11-低壓表、12-水塔冷凍水管道、13-水塔水泵、14-水塔、15-水冷表冷器水泵、16-水冷表冷器、17-風道、18-水冷表冷器水管管道、19-常溫常濕風、20-供設備的風道。黃色-氟利昂管道、藍色-冷凍水管道、綠色-風管道、紅框-可選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一。
結合附圖1,根據本發明的一種一體化節能除濕加熱裝置,由1-壓縮機、2-高壓表、3-氟利昂管道、4-風冷表冷器、5-蝸殼管式表冷器、6-毛細管、7-風冷風箱、8-蒸發器、9-油氣分離器、10-低壓表、11-水塔水泵、12-水塔循環水管、13-水塔、14-常溫常濕風、15-風道、16-供設備的風道組成。
制冷劑通過1-壓縮機壓縮,通過8-蒸發器對14-常溫常濕風降溫除濕,得到干燥冷風。
干燥冷風擴散進入4-風冷表冷器,利用1-壓縮機壓縮制冷劑所產生的自身高溫對干燥冷風進行加熱。
熱交換之后的較高溫制冷劑,通過5-蝸殼管式表冷器、11-水塔水泵、12-水塔循環水管、13-水塔所組成的二次熱交換再次降溫。
再交換之后的制冷劑將會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此循環利用,達到除濕加熱、降低能耗的作用。
實施例二。
結合附圖2,根據本發明的一種一體化節能除濕加熱裝置,由1-壓縮機、2-高壓表、3-風冷表冷器、4-蝸殼管式表冷器、5-毛細管、6-冷凍水、7-蒸發器、8-水箱、9-油氣分離器、10-氟利昂管道、11-低壓表、12-水塔冷凍水管道、13-水塔水泵、14-水塔、15-水冷表冷器水泵、16-水冷表冷器、17-風道、18-水冷表冷器水管管道、19-常溫常濕風、20-供設備的風道組成。
制冷劑通過1-壓縮機壓縮,通過8-蒸發器對8-水箱內水實施降溫,冷水通過15-水冷表冷器水泵泵入6-水冷表冷器中,對常溫常濕氣體進行降溫除濕,得到干燥冷風。
干燥冷風擴散進入3-風冷表冷器,利用1-壓縮機壓縮制冷劑所產生的自身高溫對干燥冷風進行加熱。
熱交換之后的較高溫制冷劑,通過4-蝸殼管式表冷器、12-水塔冷凍水管道、13-水塔水泵、14-水塔所組成的二次熱交換再次降溫。
再交換之后的制冷劑將會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此循環利用,達到除濕加熱、降低能耗的作用。
本發明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實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成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