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空調室外機、空調機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制熱控制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108099閱讀:501來源:國知局
空調室外機、空調機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制熱控制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室外機、空調機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制熱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室外環境溫度較高時,要求空調機組制冷運行;室外環境溫度較低時,要求空調機組制熱運行。在某些特定場合,例如機房、鍛造車間等特殊散熱量大的場合,要求室內環境溫度保持在16-25℃左右,由于室內設備運行時會不斷的散熱,導致室內環境溫度不斷的升高,這就要求空調機組在室外環境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制冷功能。

但是,現有的空調機組,在低溫環境下,壓縮機排出的高溫氣體壓力低,再經過節流后,制冷劑的壓力更低,導致室內換熱器的蒸發溫度低于0℃,當室內換熱器的蒸發溫度低于0℃時,會使室內換熱器結霜,通過室內換熱器的室內氣體減少,導致制冷劑不能完全蒸發成氣體,使得液態制冷劑進入壓縮機,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較差,也導致空調機組的使用壽命較短。

另外,現有的空調機組,在室外環境溫度高于25℃時制熱運行,壓縮機的排氣壓力會較高,導致空調機組超負荷運行,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較差,甚至難以實現高溫制熱。

另外,現有的空調機組,制熱運行時,空調室外機向外界環境散發冷量;制冷運行時,空調室外機向外界環境散發熱量,則空調機組不管以何種模式運行,都會有相應的能量損失,能量浪費較多。

綜上所述,如何設計空調機組,以提高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和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室外機,以提高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和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空調室外機的空調機組、一種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和一種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室外機機殼和風閥,其中,所述風閥罩設于所述室外機機殼的進風口。

優選地,所述風閥還罩設于所述室外機機殼的出風口。

優選地,所述風閥罩設整個所述室外機機殼。

優選地,所述風閥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位于所述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所述風閥框的葉片,驅動所述葉片轉動的驅動件。

優選地,所述風口至少為兩個。

優選地,所述驅動件通過齒輪傳動機構驅動所述葉片轉動。

優選地,所述葉片為百葉窗葉片。

優選地,所述風閥框呈長方體狀。

優選地,所述風閥框的至少兩個側板設有所述風口。

本發明提供的空調室外機,當空調機組低溫制冷時,減小室外機機殼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提高了室內換熱器的蒸發壓力,減小了壓縮機回液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當空調機組高溫制熱時,減小室外機機殼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減小了室外換熱器的蒸發壓力,降低了壓縮機的排氣壓力,減小了空調機組超負荷運行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通過在室外機機殼的進風口罩設風閥,則能夠通過風閥來調節室外機機殼的進風量,即能夠調節室外換熱器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具體地,當空調機組低溫制冷和高溫制熱時減小室外換熱器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從而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和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

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調機組,該空調機組包括空調室外機,所述空調室外機為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空調室外機。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還包括:

室外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外環境溫度T

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

優選地,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控制模塊,用于在制冷模式中根據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以使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小,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大;

和/或,第二控制模塊,用于在制熱模式中根據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以使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大,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小。

優選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塊具體為:

當T12≤T<T11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1%≤Q<100%;

當T13≤T<T12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1%≤Q<a1%;

當T14≤T<T13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1%≤Q<b1%;

當T<T14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1%≤Q<c1%。

優選地,當T≥T11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

優選地,所述風閥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位于所述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所述風閥框的葉片,驅動所述葉片轉動的驅動件;

其中,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9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1%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6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1%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45°;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1%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3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1%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5°。

優選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塊具體為:

當T21≤T<T22時,所述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2%≤Q<100%;

當T22≤T<T23時,所述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2%≤Q<a2%;

當T23≤T<T24時,所述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2%≤Q<b2%;

當T≥T24時,所述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2%≤Q<c2%。

優選地,當T<T21時,所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

優選地,所述風閥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位于所述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所述風閥框的葉片,驅動所述葉片轉動的驅動件;

其中,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9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2%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6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2%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45°;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2%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30°;

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2%時,所述葉片的開啟角度為5°。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調機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該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11)檢測室外環境溫度;

12)根據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以使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小,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大。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驟12)具體為:

當T12≤T<T11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1%≤Q<100%;

當T13≤T<T12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1%≤Q<a1%;

當T14≤T<T13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1%≤Q<b1%;

當T<T14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1%≤Q<c1%。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驟12)還包括步驟:當T≥T11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調機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該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21)檢測室外環境溫度;

22)根據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以使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大,所述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小。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驟22)具體為:

當T21≤T<T22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a2%≤Q<100%;

當T22≤T<T23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b2%≤Q<a2%;

當T23≤T<T24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c2%≤Q<b2%;

當T≥T24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d2%≤Q<c2%。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驟22)還包括步驟:當T<T21時,所述風閥的通風量Q為100%。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中風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的后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包括:室外機機殼2和風閥1,其中,風閥1罩設于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

上述風閥1為風量調節閥,對于風閥1的具體類型和結構,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對于風閥1的具體位置,取決于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的位置。風閥1罩設于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則風閥1用于調節外界環境中的空氣自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進入室外機機殼2的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當空調機組低溫制冷時,減小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提高了室內換熱器10的蒸發壓力,減小了壓縮機3回液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當空調機組高溫制熱時,減小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的蒸發壓力,降低了壓縮機3的排氣壓力,減小了空調機組超負荷運行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通過在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罩設風閥1,則能夠通過風閥1來調節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量,即能夠調節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具體地,當空調機組低溫制冷和高溫制熱時減小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從而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和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

同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減小了低溫制冷時壓縮機3出現回液的幾率,則增長了壓縮機3的使用壽命。

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上述風閥1還罩設于室外機機殼2的出風口,這樣,風閥1能夠調節室外機機殼2內的空氣自該出風口排至外界環境的量。

應用上述空調室外機的空調機組,以低溫制冷模式運行時,減小風閥1的通風量,從而減小空調室外機與外界環境的換熱,即減小外界環境的空氣進入室外機機殼2的量,以及減小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空氣進入外界環境的量,同時,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熱風回流至室外機機殼2內,如圖2-4所示,則實現了利用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熱風與室外換熱器5進行換熱,進一步提高了室內換熱器10的蒸發壓力,減小了壓縮機3回液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相應地,也減小了向外界環境排放的熱量,減少了能量的浪費。

可以理解的是,圖2-4中的箭頭線表示室外機機殼2內的空氣流動方向。

應用上述空調室外機的空調機組,以高溫制熱模式運行時,減小風閥1的通風量,從而減小空調室外機與外界環境的換熱,即減小外界環境的空氣進入室外機機殼2的量,以及減小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空氣進入外界環境的量,同時,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冷風回流至室外機機殼2內,如圖2-4所示,則實現了利用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冷風與室外換熱器5進行換熱,進一步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的蒸發壓力,降低了壓縮機3的排氣壓力,減小了空調機組超負荷運行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相應地,也減小了向外界環境排放的冷量,減少了能量的浪費。

可以理解的是,當風閥1的通風量較小或者為零時,能夠實現室外機機殼2與外界環境隔絕,完全利用自室外機機殼2排出的風與室外換熱器5進行換熱。

為了方便安裝,上述風閥1罩設整個室外機機殼2。這樣,通過罩設整個室外機機殼2,方便了罩設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口和出風口。

上述空調室外機中,風閥1可為一個,也可為兩個或者三個以上。具體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為了方便控制和安裝,風閥1為一個,這樣也便于降低成本。

優選地,上述風閥1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101,位于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風閥框101的葉片102,驅動葉片102轉動的驅動件103。

當然,也可選擇葉片102滑動設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上述風口的數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為了提高風閥1的作用以及便于保證空調機組正常制冷和正常制熱,優先選擇風口至少為兩個。

上述風閥1中,驅動件103驅動葉片102轉動,該驅動結構存在多種,為了簡化結構,優先選擇驅動件103通過齒輪傳動機構104驅動葉片102轉動。當然,驅動件103也可通過連桿和凸輪機構驅動葉片102轉動,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對于葉片102的類型和數目,亦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為了便于調節風閥1的通風量,優先選擇葉片102為百葉窗葉片。

室外機機殼2通常呈長方體狀,為了方便安裝以及簡化結構,優先選擇風閥框101呈長方體狀。當然,也可選擇風閥框101呈柱狀等結構,并不局限于此。

為了提高風閥1的調節效果,上述風閥框101的至少兩個側板設有風口。進一步地,風閥框101的四個側板均設于風口。可以理解的是,葉片102與風口相對應,即有風口的位置就有葉片102。

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如圖5所示,該空調機組包括空調室外機,該空調室外機為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空調室外機。

由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室外機具有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機組具有上述空調室外機,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調機組也具有相應地技術效果,本文不再贅述。

上述空調機組包括:壓縮機3、四通閥7、室內換熱10、室外換熱器5、第一截止閥9、第二截止閥11、節流組件8、室外溫度傳感器6,其中,室外溫度傳感器6設置于室外換熱器5;第一截止閥9和節流組件8串接于連接室內換熱器10和室外換熱器5的管路上,第二截止閥11串接于連接室內換熱器10和四通閥7的管路上,壓縮機3的排氣管道上串接有高壓開關4,壓縮機3的吸氣管道上串接有低壓開關12。

為了方便調節風閥1,上述空調機組還包括:室外溫度傳感器6和控制器,其中,室外溫度傳感器6用于檢測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器用于根據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

上述室外溫度傳感器6可設置于空調室外機上,具體地,室外溫度傳感器6設置于室外機機殼2上。當然,也可將室外溫度傳感器6設置于其他位置,只要能夠檢測室外環境溫度即可。

優選地,上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模塊和/或第二控制模塊。

其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塊用于在制冷模式中根據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以使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

上述第二控制模塊,用于在制熱模式中根據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以使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

為了方便安裝,上述第一控制模塊和第二控制模塊集成于空調機組的控制主板上。

上述空調機組中,可以選擇制冷模式時,風閥1的通風量Q與室外環境溫度T呈正比關系,但是這樣導致第一控制模塊較為復雜,較易出現混亂。為了便于控制,上述第一控制模塊具體為:

當T12≤T<T11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a1%≤Q<100%;

當T13≤T<T12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b1%≤Q<a1%;

當T14≤T<T13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c1%≤Q<b1%;

當T<T14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d1%≤Q<c1%。

可以理解的是,T14<T13<T12<T11,d1%<c1%<b1%<a1%<100%。記風閥1的最大通風量為Qmax,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時,即風閥1的通風量Q為Qmax。則風閥1的通風量Q是指風閥1的最大通風量Qmax的百分比。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將室外環境溫度分為若干區域,根據該溫度區域進行控制,在保證低溫制冷運行穩定性的前提下,簡化了控制。

進一步地,當空調機組正常制冷時,即當T≥T11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

上述空調機組中,風閥1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101,位于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風閥框101的葉片102,驅動葉片102轉動的驅動件103;其中,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90°;風閥1的通風量Q為a1%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60°;風閥1的通風量Q為b1%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45°;風閥1的通風量Q為c1%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30°;風閥1的通風量Q為d1%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5°。

需要說明的是,葉片102的開啟角度,是指葉片102與風口端面所在平面的夾角。當風口端面為豎直面是,葉片102的開啟角度即為葉片102與豎直面的夾角。

為了進一步提高低溫制冷運行的可靠性,T11=18℃,T12=10℃,T13=-5℃,T14=-10℃。當然,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上述參數為其他數值,并不局限于此。另外,上述參數的具體數值可設置一定的偏差量,以簡化控制。

上述空調機組中,可以選擇制熱模式時,風閥1的通風量Q與室外環境溫度T呈反比關系,但是這樣導致第二控制模塊較為復雜,較易出現混亂。為了便于控制,上述第二控制模塊具體為:

當T21≤T<T22時,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a2%≤Q<100%;

當T22≤T<T23時,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b2%≤Q<a2%;

當T23≤T<T24時,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c2%≤Q<b2%;

當T≥T24時,第二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d2%≤Q<c2%。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將室外環境溫度分為若干區域,根據該溫度區域進行控制,在保證高溫制熱運行穩定性的前提下,簡化了控制。

當上述空調機組正常制熱時,即當T<T21時,第一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中,風閥1包括:具有風口的風閥框101,位于風口且可轉動地設于風閥框101的葉片102,驅動葉片102轉動的驅動件103;

其中,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90°;風閥1的通風量Q為a2%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60°;風閥1的通風量Q為b2%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45°;風閥1的通風量Q為c2%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30°;風閥1的通風量Q為d2%時,葉片102的開啟角度為5°。

需要說明的是,a1%=a2%,b1%=b2%,c1%=c2%,d1%=d2%。風閥1的通風量Q、葉片102的開啟角度詳見上文,此處不再贅述。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溫制熱運行的可靠性,T21=22℃,T22=24℃,T23=26℃,T24=29℃。當然,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上述參數為其他數值,并不局限于此。另外,上述參數的具體數值可設置一定的偏差量,以簡化控制。

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空調機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該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S11:檢測室外環境溫度;

S12:根據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以使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實現了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當空調機組低溫制冷時,減小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提高了室內換熱器10的蒸發壓力,減小了壓縮機3回液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低溫制冷運行的穩定性。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中,步驟S12具體為:

當T12≤T<T11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a1%≤Q<100%;

當T13≤T<T12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b1%≤Q<a1%;

當T14≤T<T13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c1%≤Q<b1%;

當T<T14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d1%≤Q<c1%。

需要說明的是,風閥1的通風量Q的含義,詳見上文,此處不再贅述。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冷控制方法,將室外環境溫度分為若干區域,根據該溫度區域進行控制,在保證低溫制冷運行穩定性的前提下,簡化了控制。

當空調機組正常制冷時,即當T≥T11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

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空調機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該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S21:檢測室外環境溫度;

S22:根據室外環境溫度T控制風閥1的通風量Q,以使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實現了室外環境溫度T低時風閥1的通風量Q大,室外環境溫度T高時風閥1的通風量Q小,當空調機組高溫制熱時,減小室外機機殼2的進風量,則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與外界環境的換熱量,相應地減小了室外換熱器5的蒸發壓力,降低了壓縮機3的排氣壓力,減小了空調機組超負荷運行的幾率,提高了空調機組高溫制熱運行的穩定性。

優選地,上述空調機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中,步驟S22具體為:

當T21≤T<T22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a2%≤Q<100%;

當T22≤T<T23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b2%≤Q<a2%;

當T23≤T<T24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c2%≤Q<b2%;

當T≥T24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d2%≤Q<c2%。

需要說明的是,風閥1的通風量Q的含義,詳見上文,此處不再贅述。

上述空調機組的制熱控制方法,將室外環境溫度分為若干區域,根據該溫度區域進行控制,在保證高溫制熱運行穩定性的前提下,簡化了控制。

當空調機組正常制冷時,即當T<T21時,風閥1的通風量Q為100%。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日喀则市| 晋州市| 新邵县| 昌江|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阿克陶县| 雷波县| 治县。| 鸡泽县| 郴州市| 承德县| 丰原市| 阳高县| 湟中县| 北安市| 隆德县| 福建省| 措勤县| 枞阳县| 南投县| 霸州市| 海南省| 呼玛县| 年辖:市辖区| 孟村| 南丹县| 北安市| 饶阳县| 双流县| 平果县| 固镇县| 蚌埠市| 楚雄市| 兴化市| 阆中市| 高青县| 金昌市| 运城市|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