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烘干熱風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于糧食烘干的煤粉熱風爐。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糧食烘干機所使用的熱風爐,一種是固定爐排式熱風爐適用于小型化,結構簡單,但是燃料用優質塊煤,價格高,而且是人工手燒爐,不適用大型化,煙塵排放黑,有污染,熱效率只有60%,灰中殘炭20%。第二種是鏈排式燃煤熱風爐,優點是小型化、大型化都適用,可燒原煤,熱效率達到70 %,灰中殘炭 15%左右,用煤為二類煙煤5000大卡以上的熱值,不能燃燒低階煤、褐煤,因為熱值低,煤炭燃盡率低,其燃燒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糧食烘干煤粉熱風爐,以解決原有鏈排式燃煤熱風爐不能燃燒低階煤、褐煤,煤炭燃盡率低,燃燒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磨粉機與旋風式煤粉燃燒器一端連接,該旋風式煤粉燃燒器另一端與燃燒室連接,燃燒室與爐體連接,擋火墻一和擋火墻三分別與爐體上方固定連接,在燃燒室底部沉灰室與積灰斗的下方有電動插板,該電動插板下方有螺旋輸送機,擋火墻二與爐體底部固定連接,檢查口及除灰口位于爐體的側面下方,補風口一位于燃燒室的側面,補風口二位于爐體上部側面。
所述爐體采用耐火磚。
所述爐體側面外部固定連接紅磚層、頂部覆蓋硅酸鋁板,在該硅酸鋁板的上部固定連接鋼骨架。
本實用新型將原煤經過粉碎機后,加入風扇式制粉機細磨成煤粉,匯同磨煤機產生的一次風,經過粉煤輸送管道連續送至煤粉燃燒器,然后點火使煤粉在燃燒器內部燃燒,待燃燒穩定后逐步開大助燃風機的閥門,將粉煤的著火燃燒區從燃燒器內移至燃燒室內,燃燒室為貧氧燃燒,以減少NOx的產生;再通過補風口加入氧份使其達到充分燃燒,在爐體內設置擋火墻,燃燒的火焰和高溫煙氣在通過擋火墻時,將燃燒的火焰及高溫煙氣改向使大顆粒的灰塵沉降到沉灰室的積灰斗內,積灰斗內的灰塵分次分層利用螺旋輸送排出,高溫煙氣從爐體的輸出口輸出,進入熱交換室上部輸入通道后進入熱換熱器內,進行換熱,用以將外部干凈冷空氣加熱,加熱后的干凈空氣進入干燥塔內,用以干燥糧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新穎,通過利用低價煤、褐煤,降低成本,利用粉煤作燃料,通過煤粉燃燒器噴出,使煤粉在爐膛內懸浮燃燒,能最大限度地與助燃空氣均勻混合,燃燒反應速度快,燃燒完全,其效率高達95%以上,比現有的塊煤層燃技術燃燒效率高出近25%,節能效果顯著,且由于粉煤在燃燒室和爐體內分段燃燒,燃燒反應完全,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并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且給煤量及進風量均可調節,可方便、穩定地控制燃燒室內的溫度、壓力,有利于干燥塔內干燥工作穩定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中:
磨粉機1,旋風式煤粉燃燒器2,燃燒室3,擋火墻一4,擋火墻二5,擋火墻三6,電動插板7,螺旋輸送機8,鋼骨架9,爐體10,硅酸鋁板11,紅磚12,檢查口及除灰口13,補風口一14,補風口二15。
具體實施方式
磨粉機1與旋風式煤粉燃燒器2一端連接,該旋風式煤粉燃燒器2另一端與燃燒室3連接,燃燒室3與爐體10連接,擋火墻一4和擋火墻三6分別與爐體10上方固定連接,在燃燒室底部沉灰室與積灰斗的下方有電動插板7,該電動插板7下方有螺旋輸送機8,擋火墻二5與爐體10底部固定連接,檢查口及除灰口13位于爐體的側面下方,補風口一14位于燃燒室3的側面,補風口二15位于爐體上部側面。
所述爐體10采用耐火磚。
所述爐體10側面外部固定連接紅磚層12、頂部覆蓋硅酸鋁板11,在該硅酸鋁板的上部固定連接鋼骨架9。
外部配備設備包括磨粉機1,煤粉燃燒器2,并增加一段燃燒室3,把爐體內設置擋火墻用以擋灰混流,并在燃燒室下部設有沉灰室與積灰斗,在爐體和燃燒室的側壁上還分別設有補風口,用于補充氧氣,以便保證煤粉得到充分燃燒,在爐體下部沉灰室設有積灰斗,用螺旋輸送機來排灰,在爐體側面設置檢查口及除灰口,以便于檢查、除塵。高溫煙氣從爐體的輸出口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