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燥裝置,具體為一種小型糧食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糧食干燥裝置可用于對玉米、小麥、水稻等谷物的烘干,現有技術糧食干燥機(CN200820090923.0),本實用新型干燥段總成(3)由若干個干燥段和若干個角狀管(5)構成,若干個熱風配風室(11)與若干個干燥段的數量一致,所述若干個干燥段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且相互連通,每個干燥段內水平設置有若干個角狀管(5),由上至下每相鄰兩個干燥段為一組,每組內的角狀管(5)的設置方向一致,相鄰組內的角狀管(5)相互垂直,若干個熱風配風室(11)分別設置在與角狀管(5)入口相對位置的干燥段側壁上。現有技術結構復雜,干燥效率慢,自動化、智能化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型糧食干燥裝置,干燥效率高,可以作為家庭使用,同時電能消耗少,智能化程度也較高,把糧食倒入倉體漏斗連接電源后,裝置可自動開始干燥,直至倉體漏斗內的糧食干燥完畢,效率較高,解放了勞動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型糧食干燥裝置,其包括,倉體漏斗1、打散器2、電機3、外殼4、鼓風機5、干燥容器6、第一滑動擋板7、第一驅動裝置8、濕度傳感器9、第一壓力變送器10、第二滑動擋板11、第二驅動裝置12、第二壓力變送器13、糧食出口14,所述倉體漏斗1相通設置在外殼4上,所述倉體漏斗1內設置有打散器2,所述打散器2與電機3連接,所述外殼4內設置有鼓風機5和干燥容器6,所述倉體漏斗1的漏斗端和干燥容器6相通連接,所述干燥容器6頂部設置有第一壓力變送器10,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10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是否承滿糧食,所述干燥容器6底部設置有第二壓力變送器13和糧食出口14,所述第二壓力變送器13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內的糧食是否流出完,所述干燥容器6頂部設置有第一滑動擋板7和第一驅動裝置8,所述第一滑動擋板7由第一驅動裝置8控制,所述干燥容器6底部設置有第二滑動擋板11和第二驅動裝置12,所述第二滑動擋板11由第二驅動裝置12控制,所述干燥容器6內還設置有濕度傳感器9,所述濕度傳感器9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內的濕度,所述電機3、鼓風機5、第一驅動裝置8、濕度傳感器9、第一壓力變送器10、第二驅動裝置12、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電源分別電連接,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10、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第一驅動裝置8分別電連接,所述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第二驅動裝置12電連接,所述濕度傳感器9與所述鼓風機5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打散器為狼牙棒結構,其中,狼牙棒刺邊的長度為倉體漏斗1漏斗端半徑的三分之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連接電源后,電機3控制控制打散器2轉動,打散結塊的糧食,糧食順著倉體漏斗1滑入干燥容器6,干燥容器6裝滿時,糧食和第一壓力變送器10接觸,壓力變送器10檢測到來自糧食的接觸壓力,控制第一驅動裝置8驅動第一滑動擋板7,擋住倉體漏斗1的入口,防止糧食繼續流入,此時,壓力變送器10控制鼓風機5啟動,鼓風機5開始對干燥容器6內的糧食進行干燥,當濕度傳感器9檢測到糧食的濕度符合標準后,濕度傳感器9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2帶動第二滑動擋板11打開倉體漏斗1的出口,糧食流出,利用第二壓力變送器13檢測糧食是否流完,當糧食流完后,第二壓力變送器13檢測不到壓力,控制第一驅動裝置8驅動第一滑動擋板7,打開倉體漏斗1的入口,讓糧食繼續流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干燥效率高,可以作為家庭使用,同時電能消耗少,智能化程度也較高,把糧食倒入倉體漏斗連接電源后,裝置可自動開始干燥,直至倉體漏斗內的糧食干燥完畢,效率較高,解放了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圖1中,1-倉體漏斗,2-打散器,3-電機,4-外殼,5-鼓風機,6-干燥容器,7-第一滑動擋板,8-第一驅動裝置,9-濕度傳感器,10-第一壓力變送器,11-第二滑動擋板,12-第二驅動裝置,13-第二壓力變送器,14-糧食出口。
如圖1所示,所述倉體漏斗1相通設置在外殼4上,所述倉體漏斗1內設置有打散器2,所述打散器2與電機3連接,所述外殼4內設置有鼓風機5和干燥容器6,所述倉體漏斗1的漏斗端和干燥容器6相通連接,所述干燥容器6頂部設置有第一壓力變送器10,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10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是否承滿糧食,所述干燥容器6底部設置有第二壓力變送器13和糧食出口14,所述第二壓力變送器13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內的糧食是否流出完,所述干燥容器6頂部設置有第一滑動擋板7和第一驅動裝置8,所述第一滑動擋板7由第一驅動裝置8控制,所述干燥容器6底部設置有第二滑動擋板11和第二驅動裝置12,所述第二滑動擋板11由第二驅動裝置12控制,所述干燥容器6內還設置有濕度傳感器9,所述濕度傳感器9用于檢測干燥容器6內的濕度,所述電機3、鼓風機5、第一驅動裝置8、濕度傳感器9、第一壓力變送器10、第二驅動裝置12、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電源分別電連接,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10、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第一驅動裝置8分別電連接,所述第二壓力變送器13與第二驅動裝置12電連接,所述濕度傳感器9與所述鼓風機5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所述打散器為狼牙棒結構,其中,狼牙棒刺邊的長度為倉體漏斗1漏斗端半徑的三分之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連接電源后,電機3控制控制打散器2轉動,打散結塊的糧食,糧食順著倉體漏斗1滑入干燥容器6,干燥容器6裝滿時,糧食和第一壓力變送器10接觸,壓力變送器10檢測到來自糧食的接觸壓力,控制第一驅動裝置8驅動第一滑動擋板7,擋住倉體漏斗1的入口,防止糧食繼續流入,此時,壓力變送器10控制鼓風機5啟動,鼓風機5開始對干燥容器6內的糧食進行干燥,當濕度傳感器9檢測到糧食的濕度符合標準后,濕度傳感器9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2帶動第二滑動擋板11打開倉體漏斗1的出口,糧食流出,利用第二壓力變送器13檢測糧食是否流完,當糧食流完后,第二壓力變送器13檢測不到壓力,控制第一驅動裝置8驅動第一滑動擋板7,打開倉體漏斗1的入口,讓糧食繼續流入。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