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
背景技術:
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是由儲水內膽、加熱系統和輔助系統等組成的封閉裝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長期使用后會在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的儲水內膽內形成水垢,從而造成能效變低、感溫不準確、水管及花灑堵塞等問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都配備了鎂棒,以便殺菌、消毒、除銹垢,但是鎂棒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消耗,一般使用壽命為兩年,并且普通用戶較難判斷鎂棒是否需要更換,更換太頻繁,對于用戶來說不夠經濟,長時間沒有更換消耗殆盡,就不能起到保護內膽侵蝕的作用。另外一些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產品通過增加前置過濾裝置實現水體凈化以延長使用壽命,但是前置過濾裝置需要定期維護,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有效延緩水垢形成、延長使用壽命的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
一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包括緩垢單元、儲水單元、輔助單元以及控制單元;所述緩垢單元具有用于濾水的膜組件,所述儲水單元具有儲水內膽、第一進水管、熱出水管以及加熱裝置,所述輔助單元具有第二進水管、冷出水管、濃水排水管、控制閥、轉向閥以及混水器;
所述第二進水管與所述濃水排水管分別連接在所述膜組件的兩端,所述緩垢單元、所述第一進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出水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一進水管上設有所述控制閥以用于防止所述儲水內膽內的熱水回流至所述緩垢單元和所述冷出水管內;所述熱出水管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儲水內膽,所述熱出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出水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混水器連通;所述加熱裝置連接于儲水內膽以用于加熱所述儲水內膽內的水;所述濃水排水管通過所述轉向閥與所述熱出水管連通;
所述控制單元電性連接于所述控制閥以及加熱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膜組件為中空纖維膜,所述中空纖維膜的膜材質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垢單元具有組件進水口、組件出水口以及組件產水口,所述組件進水口連通于所述第二進水管,所述組件出水口連通于所述濃水排水管,所述組件產水口連通于所述多通閥的其中一個接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單元還包括分流管,所述冷出水管通過所述分流管連通于所述多通閥的其中一個接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單元具有多通閥,所述緩垢單元、所述第一進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出水管的一端還通過所述多通閥連通,所述控制閥設在所述第一進水管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單元還包括保溫層,所述保溫層覆蓋于所述儲水內膽的外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水單元還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儲水內膽,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儲水內膽內的污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膜組件位于所述儲水內膽的上方,所述第一進水管由所述儲水內膽的上方連通所述儲水內膽,且延伸至所述儲水內膽的底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水單元還包括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連接于所述儲水內膽以用于檢測所述儲水內膽內的溫度,所述溫控裝置還連接于所述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采用一體化結構設計,設備高度集成,設計美觀,清洗維護方便;能夠實現設備自動化控制,有效延長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電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可以實現流入混水器中的冷熱水體均為凈化水體,水質更為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的電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采用中空纖維膜作為膜組件來對自來水進行分離凈化,凈化效果較好,可以有效延緩膜污染,運行方法簡便,能夠實現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長效安全運行,可行性較高,延長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使用壽命,確保用戶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膜組件;2、組件進水口;3、組件出水口;4、組件產水口;5、儲水內膽;6、第一進水管;7、排污管;8、熱出水管;9、第二進水管;10、濃水排水管;11、分流管;12、冷出水管;13、多通閥;14、控制閥;15、轉向閥;16、混水器;17、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涉及了一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該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包括緩垢單元、儲水單元、輔助單元以及控制單元17。
所述緩垢單元具有用于濾水的膜組件1。所述膜組件1為中空纖維膜,所述中空纖維膜的膜材質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緩垢單元具有組件進水口2、組件出水口3以及組件產水口4。
所述儲水單元具有儲水內膽5、第一進水管6、熱出水管8、排污管7、加熱裝置以及溫控裝置。
所述輔助單元具有第二進水管9、冷出水管12、分流管11、濃水排水管10、多通閥13、控制閥14、轉向閥15、混水器16以及保溫層。
所述第二進水管9與所述濃水排水管10分別連接在所述膜組件1的兩端,所述膜組件1、所述第一進水管6的一端以及所述分流管11的一端還通過多通閥13連通,所述第一進水管6上設有所述控制閥14以用于防止儲水內膽內5的熱水回流至緩垢單元和冷出水管12內。上述的多通閥可以是三通閥或者四通閥等。在使用四通閥時,其中一個閥門端處于封閉狀態即可。所述分流管11的另一端連通于所述冷出水管12的一端。
所述膜組件1位于所述儲水內膽5的上方,所述第一進水管6由所述儲水內膽5的上方連通所述儲水內膽5,且延伸至所述儲水內膽5的底部。
所述熱出水管8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儲水內膽5,所述熱出水管8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出水管12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混水器16連通。所述熱出水管8位于所述儲水內膽5內的端部靠近所述儲水內膽5的下部。
所述加熱裝置連接于儲水內膽5以用于加熱所述儲水內膽5內的液體;所述溫控裝置連接于所述儲水內膽5以用于檢測所述儲水內膽5內的溫度,所述溫控裝置還連接于所述加熱裝置。控制單元17連接于所述溫控裝置以及所述加熱裝置。
所述第一進水管6上設有所述控制閥14。所述濃水排水管10通過所述轉向閥15與所述熱出水管8連通。
所述組件進水口2連通于所述第二進水管9,所述組件出水口3連通于所述濃水排水管10,所述組件產水口4連通于所述多通閥13的其中一個接口。
所述保溫層覆蓋于所述儲水內膽5的外部。保溫層能保持儲水內膽5內的液體的溫度。
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連通于所述儲水內膽5,另一端朝向于所述儲水內膽5的外部。
本實施例涉及的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在使用時,涉及一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的使用方法。一種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打開控制閥14,將第二進水管9與水管連通,水管內的水進入膜組件1內并通過所述膜組件1過濾凈化得凈化水,所述凈化水一部分通過第一進水管6進入儲水內膽5內,另一部分進入冷出水管12內;
S2、打開混水器16,打開轉向閥15使得濃水排水管10與熱出水管8連通,以將所述濃水排水管10內出來的濃水排污以及各組件的清洗;
S3、切換所述轉向閥15方向使得所述熱出水管8貫通并關閉濃水排水管10,所述儲水內膽5內的熱水通過所述熱出水管8流出;
S4、所述熱出水管8內的熱水與所述冷出水管12內的冷水通過所述混水器16后進行混合,以供使用;
S5、當停止使用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時,換所述轉向閥15使得所述濃水排水管10與所述熱出水管8再次連通,以使得所述濃水排水管10內的濃水進入所述儲水內膽5內。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采用一體化結構設計,設備高度集成,設計美觀,清洗維護方便;能夠實現設備自動化控制,有效延長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電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可以實現流入混水器16中的冷熱水體均為凈化水體,水質更為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的電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采用中空纖維膜作為膜組件1
來對自來水進行分離凈化,凈化效果較好,可以有效延緩膜污染,運行方法簡便,能夠實現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長效安全運行,可行性較高,延長具有緩垢功能的電熱水器100使用壽命,確保用戶使用安全。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