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鋁扁管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帶有阻流隔層的多流道換熱鋁扁管。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系統使用的換熱器(包括冷凝器、蒸發器)或換熱裝置中,制冷劑主要通過換熱器的扁管進行流通,使制冷劑在空調系統或換熱裝置中形成循環,從而起到熱交換的作用,而現有換熱器扁管的內通道孔的橫截面多為口琴管狀或者空心管狀。由于扁管是直接影響空調換熱器效果的重要部件,所以扁管的質量及壽命的提升成為行業研究的重點內容。目前行業的解決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增加扁管的材料厚度來提高扁管的穩定性,這種方法浪費材料,增加制造成本,第二種是對扁管表面進行處理,在扁管表面增加一層化學元素,通過電位差的控制提高扁管使用壽命,這種方法工藝難度大,制造成本較高。換熱器作為煉油、化工、環保、能源、電力等工業中的一種重要單元設備。目前空調用鋁制換熱器基本上使用的是釬焊工藝,除去基材缺陷的廢品外,焊料的堆積溶蝕為很大的一塊,由此,目前的釬焊工藝水平在眾多的配套廠家分出很多級別,釬焊水平的高低決定了鋁制換熱器的質量;而溶蝕主要集中于集流管和扁管之間,因集流管的表面涂覆焊料厚度厚,導致焊料熔融后大量流動,這也是為了保證扁管和集流管的插入間隙得以吸附足量的焊料以降低漏率,但也埋下了溶蝕的隱患,為此,提出一種帶有阻流隔層的多流道換熱鋁扁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阻流隔層的多流道換熱鋁扁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阻流隔層的多流道換熱鋁扁管,包括換熱鋁扁管,所述換熱鋁扁管的左端設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左端焊接有集流管,所述焊接部的外側設有阻流隔層,所述換熱鋁扁管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凹槽和凸起塊,所述換熱鋁扁管的內腔等距貫穿有管孔。
優選的,所述 凹槽和凸起塊等距離分布在換熱鋁扁管的上下兩外側。
優選的,所述管孔的形狀為圓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換熱鋁扁管通過增設凹槽和凸起塊,使得換熱鋁扁管與空氣的接觸表面積增大,從而使得換熱鋁扁管的散熱性能更好,而且凸起塊還增加了換熱鋁扁管的強度,使得換熱鋁扁管不容易損壞,通過增設阻流隔層,減少了管壁因焊接溶蝕而變薄的厚度,從而提高了換熱鋁扁管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換熱鋁扁管、2集流管、3管孔、4凹槽、5凸起塊、6焊接部、7阻流隔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阻流隔層的多流道換熱鋁扁管,包括換熱鋁扁管1,所述換熱鋁扁管1的左端設有焊接部6,所述焊接部6的左端焊接有集流管2,所述焊接部6的外側設有阻流隔層7,所述換熱鋁扁管1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凹槽4和凸起塊5,所述換熱鋁扁管1的內腔等距貫穿有管孔3。
進一步的,所述 凹槽4和凸起塊5等距離分布在換熱鋁扁管1的上下兩外側,使得換熱鋁扁管1的散熱更均勻,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管孔3的形狀為圓形,使得管內的導熱液體與換熱鋁扁管1的接觸面積更大,從而使得換熱鋁扁管1的散熱速度更快。
具體的,使用時,導熱液體通過換熱鋁扁管1內的管孔3流向集流管,導熱液體在管孔3中流動時,導熱液體內帶有的熱量通過換熱鋁扁管1的吸收而變少,凹槽4和凸起塊5增加了換熱鋁扁管1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從而使得換熱鋁扁管1的散熱效果更好,而且凸起塊5起到加強筋的作用,使得換熱鋁扁管1的強度更高不易損壞,圓形的管孔3使得導熱液體與換熱鋁扁管1的接觸面積更大,從而使得換熱鋁扁管1從導熱液體內吸收熱量更快,焊接部6用于將換熱鋁扁管1焊接在集流管2中,阻流隔層7可以使多余的焊料流出換熱件,從而使得因焊接溶蝕而導致換熱鋁扁管1的管壁變薄現象大大降低,從而提高換熱鋁扁管的使用壽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