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氣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高溫煙氣的熱能等形式,而經過鍋爐轉換,向外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使用燃料的鍋爐在使用的時候,產生的煙氣大都通過煙筒排出,然而,煙氣直接從煙筒中排出時,大量的熱能也隨之排出,也是造成鍋爐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從煙筒直接排出的煙氣還會攜帶大量的固體顆粒對環境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余熱回收效率高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煙氣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方形的煙氣室,所述煙氣室右側設置有進煙管道,所述進煙管道的右側為煙氣進口,所述進煙管道位于所述煙氣進口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法蘭盤,通過該第一法蘭盤與外部的進煙管相連通,所述煙氣室左側設置有出煙管道,所述出煙管道的左側為煙氣出口,所述出煙管道位于所述煙氣出口的位置設置有第二法蘭盤,通過該第二法蘭盤與外部的排煙管相連通,所述煙氣室前端面的下部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污口,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排污口的左側,所述煙氣室后端面上部設置有出水口和清洗口,所述出水口設置在所述清洗口的左側,所述煙氣室內水平設置有多個換熱管,所述煙氣室底部設置有排污口,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設置在所述煙氣室底部的四角。
可選的,所述進煙管道右側設置的煙氣進口的內徑小于其左側端部的內徑。
可選的,所述出煙管道左側設置的煙氣出口的內徑小于該出煙管道右側端部的內徑。
可選的,所述煙氣室頂部四角分別設置有一吊耳。
可選的,所述煙氣室上端面設置有一清灰門。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與燃料鍋爐配合使用,讓使用燃料鍋爐時產生的煙氣通過煙氣進口、煙氣室和煙氣出口,在煙氣經過煙氣室時,煙氣中大量的熱能對換熱管加熱,繼而對煙氣室內的水進行加熱;本實用新型煙氣室的截面積大于煙氣進口的截面積,當煙氣通過煙氣進口進入煙氣室時,煙氣的流動速度會降低,使一些固態顆粒沉落在煙氣室呢,不再直接排到空氣中;本實用新型具有回收部分熱能和減少固體顆粒的排放的積極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方形的煙氣室100,煙氣室100右側設置有進煙管道116,進煙管道116的右側為煙氣進口101,進煙管道116位于煙氣進口101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法蘭盤103,通過該第一法蘭盤103與外部的進煙管相連通,進煙管道116外部一側設置有第一溫度計113,用于測量進煙管道內煙氣的溫度,煙氣室100左側設置有出煙管道115,出煙管道115的左側為煙氣出口102,出煙管道115位于煙氣出口102的位置設置有第二法蘭盤104,通過該第二法蘭盤104與外部的排煙管相連通,出煙管道115外部一側設置有第二溫度計112,用于測量出煙管道內煙氣的溫度,煙氣室110前端面的下部分別設置有進水口107和排污口110,進水口107設置在排污口110的左側,煙氣室100后端面上部設置有出水口108和清洗口109,出水口108設置在清洗口109的左側,煙氣室100內水平設置有多個換熱管111,煙氣室110底部設置有排污口106,還包括支架105,支架105設置在煙氣室110底部的四角;另外,煙氣室100內壁上設置有多層保溫巖棉(圖中未畫),用于對煙氣室進行保溫,以進一步提高對煙氣余熱的利用效率。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煙管道右側設置的煙氣進口的內徑小于其左側端部的內徑。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出煙管道左側設置的煙氣出口的內徑小于該出煙管道右側端部的內徑。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煙氣室100頂部四角分別設置有一吊耳114,方便對該煙氣余熱回收裝置的吊裝。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煙氣室上端面設置有一清灰門117,通過該清灰門117,可及時將煙氣室內的灰塵清理出去。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煙氣余熱回收裝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與燃料鍋爐配合使用,讓使用燃料鍋爐時產生的煙氣通過煙氣進口、煙氣室和煙氣出口,在煙氣經過煙氣室時,煙氣中大量的熱能對換熱管加熱,繼而對煙氣室內的水進行加熱;本實用新型煙氣室的截面積大于煙氣進口的截面積,當煙氣通過煙氣進口進入煙氣室時,煙氣的流動速度會降低,使一些固態顆粒沉落在煙氣室呢,不再直接排到空氣中;本實用新型具有回收部分熱能和減少固體顆粒的排放的積極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