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回轉式壓縮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壓縮機腳架。
背景技術:
壓縮機腳架需要焊接在壓縮機底蓋上,在空調器或除濕機組裝過程中,使用螺栓將壓縮機腳架固定在機體上。為保證空調器或除濕機高速運轉和運輸過程中壓縮機的結構穩定性,要求腳架具有一定的結構強度。前期35F壓縮機設計腳架在客戶端進行強度驗證時,結構強度最弱的外端腳墊孔部分出現變形斷裂現象,雖然加大腳架尺寸可以滿足強度要求,但是客戶為開發更小體積除濕機,要求腳架尺寸減小;依照目前設計形狀腳架在尺寸減小的情況下,無法滿足原有強度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縮機腳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壓縮機腳架,包括底部和支撐部,所述底部與支撐部通過弧面結構連接,所述底部外端均布連接多個支撐部,所述支撐部上中間設有腳墊孔,所述底部呈圓型板狀且中間設有壓縮機底蓋裝配孔,所述弧面結構處開設焊接孔,所述焊接孔在腳墊孔和底蓋裝配孔之間,所述支撐部的高于底部,所述支撐部與底部的高度差為17.5mm,所述腳架的厚度為2.5mm,所述腳架底部中心到支撐孔中心距離是60mm,所述底部的上端與壓縮機底蓋的下端適配相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縮機底蓋裝配孔為圓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部設有三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孔有三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請腳架整體厚度由傳統的2.3mm增大到2.5mm,使支撐部分結構整體抬高,壓縮機可以搭配更高的腳墊,減小腳架和除濕機組裝位置的碰撞風險,提升壓縮機的整體使用壽命,高腳墊同時可以減小壓縮機運轉時的振動和噪音。
(2)本申請同時弧形面設計可以使腳架受力更加均勻,腳架焊接位置外移,力臂減小,整體剛性提高4倍。
(3)本申請減小腳架尺寸,在保證強度的要求下節省材料成本,解決了腳架尺寸減小下的情況下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腳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腳架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腳架與壓縮機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與壓縮機安裝示意圖
其中1.腳架,2.底部,3.支撐部,4支撐孔,5.焊接孔,6.底蓋裝配孔,7.壓縮機,8.現有腳架,9.弧面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壓縮機腳架1,包括底部2和支撐部3,底部2外端均布連接3個支撐部3,所述底部2與支撐部3通過弧面結構9連接,所述弧面結構處開設焊接孔5,所述支撐部3上中間設有腳墊孔4,所述底部2呈圓型板狀且中間設有圓形壓縮機底蓋裝配孔6,所述支撐部3的高于底部2,所述支撐部與底部的高度差為17.5mm。
如圖1所示,現有腳架8的整體厚度為2.3mm,本申請增加腳架整體厚度,所述腳架整體厚度為2.5mm。所述底部2的上端與壓縮機7底蓋的下端適配相接,在所述腳墊支撐孔3內設置有腳墊,所述抗壓腳架可通過腳墊與壓縮機7所在機箱相連。
本申請支撐部與底部的高度差為17.5mm,腳墊孔部分結構整體抬高,壓縮機可以搭配更高的腳墊,減小腳架和除濕機組裝位置的碰撞風險,提升壓縮機的整體使用壽命,高腳墊同時可以減小壓縮機運轉時的振動和噪音。由于腳架底部保持不變,本申請腳架由于支撐部分加高,支撐部和底部相接的弧面結構9弧度增大,使腳架受力更加均勻。另外,在底部和支撐部之間開設焊接孔,使腳架焊接位置外移置底部邊緣,力臂減小,整體剛性提高4倍,另外,焊接孔部位加大,減少腳架的整體重量,減少材料的使用量,節省成本。所述腳架底部中心到支撐孔中心距離是60mm,比不一般腳架尺寸減少,此設計在保證強度的要求下節省材料成本,本申請解決了腳架尺寸減小下的情況下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