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分體式變頻室外機電腦板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室外機的散熱片一般安裝于電器盒部件底部,且垂直于冷凝器部件。該結構的設置散熱效率低下,電腦板溫升快,導致元器件使用壽命降低,甚至出現板路燒毀。中國專利文獻號CN1940410A于2007年4月4日公開了一種空調器室外機,并具體公開了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室外風扇、輸入組件及輸出組件;其中,輸入組件由垂直設置的多排管和從多排管的一側水平延伸而形成的多個支管構成;輸出組件由多個平行設置的輸出管和與多個輸出管末端相連的分液器組成;而冷凝器則由多片垂直且平行設置的散熱片和多組沿散熱片的兩側水平貫穿散熱片的盤管組成,其中位于上部的若干組盤管上靠近室外機內側的一端分別與多排管的支管末端相連,而靠近室外機外側的另一端分別與多條輸出管的末端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上位于下部的最后一組盤管上靠近室外機外側的一端與多排管的最下部支管末端相連,而靠近室外機內側的另一端則與位于最下部的輸出管相連。該結構散熱片與冷凝器垂直設置,存在上述問題。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適用范圍廣、散熱效果好的分體式變頻室外機電腦板散熱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分體式變頻室外機電腦板散熱結構,包括設置在底盤上的冷凝器部件、電機組件和中隔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中隔板上的電器盒部件,以及設置于電器盒部件底部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平行冷凝器部件設置,電器盒部件底部通過散熱片獲得明顯的散熱效果。
所述電機組件包括電機支架、電機和軸流風扇,電機固定于電機支架上,軸流風扇插設電機的轉軸。工作時,利用軸流風扇旋轉形成負壓,將外部空氣引入,引導氣流從散熱片穿過,從而達到降溫效果。
所述散熱片為金屬材質的片狀體,設置若干片,且彼此并列。
所述冷凝器部件一側折彎,使截面呈L形,中隔板置于冷凝器部件的非折彎側;冷凝器部件、中隔板和底盤共同圍成具有兩開放面的腔體,電機組件和散熱片分別置于腔體內。
所述電器盒部件固定于中隔板頂部,設置散熱片的部分在腔體內,另一部分外露于腔體。
本實用新型通過散熱片與冷凝器部件平行設置,可有效提高散熱片的散熱效率,增強安全性能,減少故障隱患。
因此,使用本散熱結構具有以下優點:1.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適應性;2.散熱片的安裝方式提高了散熱效率;3.負壓空氣可以加速壓縮機的散熱,提高產品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適用范圍廣、散熱效果好的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電機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本分體式變頻室外機電腦板散熱結構,包括冷凝器部件1、散熱片2、電器盒部件3、底盤4、電機組件5和中隔板6。其中,冷凝器部件1、電機組件5和中隔板6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底盤4上,電機組件5通過螺釘又與冷凝器部件1固定連接;電器盒部件3設置于中隔板6上,散熱片2設置于電器盒部件3底部。散熱片2平行于冷凝器部件1側壁設置,電器盒部件3底部通過散熱片2獲得明顯的散熱效果。
參見圖2,電機組件5用于攪動空氣換熱,其包括電機支架7、電機8和軸流風扇9,電機8固定于電機支架7中部,軸流風扇9插設電機8的轉軸。電機支架7為條形金屬塊,其中部設置軸流風扇9,上端通過螺釘固定于冷凝器部件上側,下端通過螺釘固定于底盤4上。工作時,電機8通電,軸流風扇9轉動,利用軸流風扇旋轉形成負壓,將外部空氣引入,引導氣流從散熱片2穿過,從而對電器盒部件3達到降溫效果。
散熱片2為金屬材質的片狀體,其設置若干片,且彼此并列,以提高散熱效果。
參見圖3,冷凝器部件1一側折彎,使截面呈L形,中隔板6置于冷凝器部件1的非折彎側;冷凝器部件1、中隔板6和底盤4共同圍成具有兩開放面的腔體,電機組件5和散熱片2分別置于腔體內。電器盒部件3通過螺釘固定于中隔板6頂部,其設置散熱片2的部分在腔體內,另一部分外露于腔體。
使用本散熱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適應性;
2.散熱片的安裝方式提高了散熱效率;
3.負壓空氣可以加速壓縮機的散熱,提高產品使用壽命。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其簡單的變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