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空調的冷凝水蒸發單元。
背景技術:
壓縮機將氣態的氟利昂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熱后成為中溫中壓的液態氟利昂,液態的氟利昂經毛細管,進入蒸發器,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氟利昂就會汽化,從液態到氣態是個吸熱的過程,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后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炎熱天氣下,為了得到涼爽的空氣,有些環境需要長時間使用空調,產生的冷凝水也越積越多,無論接管排放還是定期倒水,現場都不一定允許。
現有技術中,針對冷凝水的處理為:將流出的水滴入集水槽,通過加熱棒加熱后蒸發。但該方案由于一上電加熱棒就運行,比較費電;同時,沒有防干燒功能,一旦水蒸發掉或者空調不制冷未產生冷凝水時,加熱仍一直運行,容易出現老化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冷凝水蒸發單元,通過液位板和主控板控制的方式開啟和關閉加熱棒從而蒸發冷凝水的方法。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冷凝水蒸發單元,包括集水槽、設于集水槽內的加熱棒、控制加熱棒起停的主控板和液位板。
所述加熱棒、液位板均與所述主控板信號連接;所述液位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設有第一水位、第二水位和第三水位,所述加熱棒低于所述第一水位設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防溢出管,所述防溢出管的頂端高于所述第三水位。
優選地,所述第一水位、第二水位和第三水位的金屬絲材料為漆包線。
當水位超過第一水位但未到達第二水位時,主控板控制加熱棒不工作。
當水位超過第二水位時,液位板給主控板發送加熱信號,加熱棒開啟,開始蒸發冷凝水,當水位降至第二水位時,加熱棒仍然工作,但當水位降至第一水位時,加熱棒關閉,防止干燒。
若出現冷凝水流的過快,或者加熱棒失效,水位很快到達第三水位時,液位板會給主控板發送預警信號,控制指示燈告警;同時冷凝水通過防溢出管排出,防止冷凝水溢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冷凝水蒸發單元,通過設置液位板、主控板和防溢出管,可有效防止加熱棒干燒和加熱棒失效時冷凝水溢出的現象,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冷凝水蒸發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
1-集水槽,2-加熱棒,3-主控板,4-液位板,41-第一水位,42-第二水位,43-第三水位,5-防溢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述。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冷凝水蒸發單元,包括集水槽1、設于集水槽1內的加熱棒2、控制加熱棒2起停的主控板3和液位板4以及防溢出管5。
所述集水槽1的材質為不銹鋼,通過水這種介質導電。
所述加熱棒2、液位板4均與所述主控板3信號連接。
所述液位板4上自下而上依次設有第一水位41、第二水位42和第三水位43,且所述第一水位41、第二水位42和第三水位43的金屬絲材料為漆包線。
所述加熱棒2低于所述第一水位41設置。
所述防溢出管5的頂端高于所述第三水位43。
當水位超過第一水位41但未到達第二水位42時,主控板3控制加熱棒2不工作。
當水位超過第二水位42時,液位板4給主控板3發送加熱信號,加熱棒2開啟,開始蒸發冷凝水,當水位降至第二水位42時,加熱棒2仍然工作,但當水位降至第一水位41時,加熱棒2關閉,防止干燒。
若出現冷凝水流的過快,或者加熱棒2失效,水位很快到達第三水位43時,液位板4會給主控板3發送預警信號,控制指示燈告警;同時冷凝水通過防溢出管5排出,防止冷凝水溢出。
綜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冷凝水蒸發單元,通過設置液位板、主控板和防溢出管,可有效防止加熱棒干燒和加熱棒失效時冷凝水溢出的現象,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