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萃取槽減速機增添油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萃取槽內物料溫度約為85℃,減速機持續在室外惡劣環境下運行,減速機潤滑油溫度約為80℃,潤滑油粘度變稀,形不成油膜,導致減速機內齒輪嚙合不好,齒輪、軸及軸承頻繁損壞,需返廠維修,每臺維修花費約為5.8萬元。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減速機潤滑油溫度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萃取槽減速機增添油冷卻裝置,包括減速機、輸油管和齒輪泵,減速機的潤滑液進出口分別與輸油管連接并構成閉合回路,齒輪泵設置于輸油管上,齒輪泵由電機驅動,輸油管上設有冷卻裝置,冷卻裝置包括散熱殼體,散熱殼體為中空的殼體,輸油管貫穿散熱殼體,散熱殼體上端連接有進水管,進水管上設有閘閥,散熱殼體下端連接有出水管,散熱殼體外側面設有向散熱殼體外部延伸的翅片,散熱殼體上設有溫度計。
所述散熱殼體由金屬導熱材料制成。
所述散熱殼體由鋁制成。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強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卻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萃取槽減速機增添油冷卻裝置,包括減速機1、輸油管2和齒輪泵3,減速機1的潤滑液進出口分別與輸油管2連接并構成閉合回路,齒輪泵3設置于輸油管2上,齒輪泵3由電機10驅動,輸油管2上設有冷卻裝置,冷卻裝置包括散熱殼體4,散熱殼體4為中空的殼體,輸油管2貫穿散熱殼體4,散熱殼體4上端連接有進水管5,進水管5上設有閘閥6,散熱殼體4下端連接有出水管7,散熱殼體4外側面設有向散熱殼體4外部延伸的翅片8,翅片8加速散熱殼體4的散熱效率,盡可能的降低輸油管2內潤滑油的溫度,散熱殼體4上設有溫度計9,通過溫度計9可觀測散熱殼體4內的溫度,當散熱殼體4內的溫度過高時,可通過調整閘閥6加快進水管5內冷卻水的流速,加快熱交換的速度。
散熱殼體4由金屬導熱材料制成,散熱殼體4由鋁制成,其成本低且散熱性能好。
輸油管2內通有潤滑油,在齒輪泵3的作用下實現潤滑油的循環流動對減速機1進行潤滑,散熱殼體4內通有冷卻水,冷卻水由進水管5進入,并由出水管7排出,進水管5和出水管7分別設于散熱殼體4上下兩端,可使冷卻水與輸油管2充分進行熱交換,提高熱交換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