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處理藥劑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印染廢水處理藥劑存在制備工藝復雜、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對水溶性好或相對分子質量小的染料(活性染料)的脫色效果差。水處理劑(混凝劑)包括無機混凝劑和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無機混凝劑多用鐵鹽、鋁鹽、鎂鹽以及無機聚合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包括合成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和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合成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多是人工合成的巨大線性分子,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有淀粉衍生物、纖維素衍生物、植物膠改性產物、多聚糖類及蛋白質類改性產物等。上述水處理劑因其制造工藝復雜,部分產品價格高,或有一定的毒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因原因,以及工業(yè)廢水種類多,水質變化大,難處理等問題的存在,使其生產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響。因此,迫使水處理劑的研制逐步走向“高分子化、復合化、系列化和專用化”的方向,以滿足不同工業(yè)廢水處理的需要。輕燒鎂粉是以菱鎂礦為原料,焙燒后細磨而成,其原料豐富,質量穩(wěn)定。而我國是世界上菱鎂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總保有儲量礦石30億噸,占世界總量的2/3。我國探明的菱鎂礦儲量的省份有9個,分別是遼寧、河北、安徽、山東、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和新疆。但集中分布在遼寧和山東兩省,其中遼寧擁有儲量68478. 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87. 33%,山東擁有儲量8875. 9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1. 32%。目前國有礦山大多利用優(yōu)質塊礦,對二、三級和級外礦以及采出的粉礦基本沒有利用,菱鎂礦利用率僅達到30 40%。同時我國又是發(fā)酵法生產檸檬酸的大國,每年將產生幾十萬噸的檸檬酸廢渣,利用輕燒鎂的混凝吸附性能及黑曲霉菌絲體中的多聚糖、蛋白質等活性成分研制有機無機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菱鎂礦資源和發(fā)酵工業(yè)產生的廢菌絲體,豐富有機無機復合型水處理劑品種,還可以變廢為寶、降低水處理成本,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 材料來源于天然菱鎂礦和發(fā)酵工業(yè)固體廢棄物,存量豐富,成本低廉,解決了低品位菱鎂礦的利用問題,為其合理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出路,又豐富了水處理劑品種。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1)準備原料將霉菌菌絲體烘干粉碎過200目篩,輕燒鎂粉150-200目;
2)水處理劑的制備按質量比為I:25-35 (g/g)的比例將菌絲體粉末和輕燒鎂粉混合; 按質量體積比為I :1. 75-1. 2 (g/mL)的比例加入質量分數為10-15%的工業(yè)鹽酸,攪拌混合 10-15min,靜止活化30min,微波改性干燥后粉碎即為制備出的菌絲體/輕燒鎂有機無機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產品。
所述的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所述的菌絲體為以豆制品廢水發(fā)酵生產的黑曲霉菌絲體、檸檬酸發(fā)酵產生的廢菌體或抗生素發(fā)酵產生的廢菌體。所述的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所述的輕燒鎂粉為輕質氧化鎂粉,其MgO < 75%。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效果是
(I)制備水處理劑的原材料來源于天然菱鎂礦和發(fā)酵工業(yè)固體廢棄物,存量豐富,成本低廉。既解決了低品位菱鎂礦的利用問題,為其合理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出路,又豐富了水處理劑品種。(2)制備工藝簡單,產品性能穩(wěn)定,可實現工業(yè)化生產。對活性染料、分散性染料等都有較好的脫色作用。尤其是對實際堿性印染廢水(PH大于8)有較好的脫色效果和較高的COD去除率,且用量少。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在500mL大燒杯中加入IOg黑曲霉菌絲體粉末和300g輕燒鎂粉混和均勻,再加入質量分數為15%工業(yè)鹽酸550mL,邊加入邊攪拌,繼續(xù)攪拌混合15min,靜止活化30min后, 置于微波爐中加熱改性并干燥,取出冷卻,研磨成粉末狀即為制備出的菌絲體/輕燒鎂有機無機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產品。用該產品處理濃度為100mg/L印染廠常用的四種染料模擬廢水和2種實際印染廢水,收到了較好的處理效果。其處理結果見表I和表2、3。 表I復合型水處理劑對各種染料廢水脫色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1)準備原料將霉菌菌絲體烘干粉碎過200目篩,輕燒鎂粉150-200目;2)水處理劑的制備按質量比為I:25-35 (g/g)的比例將菌絲體粉末和輕燒鎂粉混合; 按質量體積比為I :1. 75-1. 2 (g/mL)的比例加入質量分數為10-15%的工業(yè)鹽酸,攪拌混合 10-15min,靜止活化30min,微波改性干燥后粉碎即為制備出的菌絲體/輕燒鎂有機無機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絲體為以豆制品廢水發(fā)酵生產的黑曲霉菌絲體、檸檬酸發(fā)酵產生的廢菌體或抗生素發(fā)酵產生的廢菌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輕燒鎂粉為輕質氧化鎂粉,其MgO < 75%。
全文摘要
一種菌絲體/輕燒鎂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為水處理藥劑領域,包括如下步驟1)原料準備真菌菌絲體烘干粉碎過200目篩,輕燒鎂粉150-200目;2)水處理劑制備按質量比為125-35(g/g)的比例將菌絲體粉末和輕燒鎂粉混合,按質量體積比為11.75-1.2(g/mL)的比例加入質量分數為10-15%的工業(yè)鹽酸,攪拌混合10-15min,靜止活化30min,微波改性干燥后粉碎即為菌絲體/輕燒鎂有機無機復合型印染廢水處理劑產品。本發(fā)明的主要原料為輕燒鎂粉,成本低廉,無污染,制備工藝簡單,環(huán)境友好。對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和實際印染廢水有較好的混凝脫色效果和較高的COD的去除率。
文檔編號C02F1/00GK102583591SQ20121000588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劉學貴, 劉桂萍, 劉長風, 寧志高 申請人: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