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阻垢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多元醇膦酸酯是一種水處理劑,外觀為無色或黃色透明液體,由于分子中引入了多個聚氧乙烯基,不僅具有良好的緩蝕性能,還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對鈣垢的阻垢和泥沙有較強的分散能力,因而對水中的碳酸鈣、硫酸鈣等難溶鹽沉積有著優良的阻垢作用,對水中鋇、鍶垢沉積有著優良的抑制作用,對鋼材具有陰極保護作用,與聚羧酸鹽、有機膦酸鹽、無機磷酸鹽、鋅鹽等水穩定劑混溶良好,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油田注水采集的阻垢劑,工業冷卻水處理的緩蝕阻垢劑,其使用量因水質和工藝條件不同而異,用作阻垢劑。本發明以三乙醇胺、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單乙醚、丙三醇、乙二醇、五氧化二磷為原料,以化學反應釜為反應器來制備多元醇磷酸酯阻垢劑,該生產方法具有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一系列優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該方法具有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優點,產品主要作工業用水處理的緩蝕阻垢劑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6-8份、五氧化磷3-5份、偶聯劑4-6份、聚氧乙烯醚6-8份、衣康酸6-10份、聚碳酸酯4-8份、乙二醇單乙醚3-5份、乙二醇1-2份、抗氧劑1-3份、五氧化二磷6-10份、丙三醇5-7份、苯并三唑4-6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6份、五氧化磷3份、偶聯劑4份、聚氧乙烯醚6份、衣康酸6份、聚碳酸酯4份、乙二醇單乙醚3份、乙二醇1份、抗氧劑1份、五氧化二磷6份、丙三醇5份、苯并三唑4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7份、五氧化磷4份、偶聯劑5份、聚氧乙烯醚7份、衣康酸8份、聚碳酸酯6份、乙二醇單乙醚5份、乙二醇1.5份、抗氧劑2份、五氧化二磷8份、丙三醇6份、苯并三唑5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8份、五氧化磷5份、偶聯劑6份、聚氧乙烯醚8份、衣康酸10份、聚碳酸酯8份、乙二醇單乙醚5份、乙二醇2份、抗氧劑3份、五氧化二磷10份、丙三醇7份、苯并三唑6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三乙醇胺加入化學反應釜,邊攪拌邊升溫至80℃-82℃,此時緩慢的加入配方量的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單乙醚、苯并三唑、五氧化二磷、丙三醇、乙二醇,保溫攪拌攪拌1小時;
步驟二、繼續攪拌,邊攪拌邊向化學反應釜內加入配方量的偶聯劑和抗氧劑,釜內液體和偶聯劑和抗氧劑的反應導致釜內液體溫度升高,控制釜內溫度在135-138℃之間;
步驟三、將步驟二所得加入剩余原料繼續攪拌0.5小時后停止攪拌保溫反應1.1-1.3小時,降溫至常溫后后得到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該方法具有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優點;
2、產品主要作工業用水處理的緩蝕阻垢劑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阻垢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6-8份、五氧化磷3-5份、偶聯劑4-6份、聚氧乙烯醚6-8份、衣康酸6-10份、聚碳酸酯4-8份、乙二醇單乙醚3-5份、乙二醇1-2份、抗氧劑1-3份、五氧化二磷6-10份、丙三醇5-7份、苯并三唑4-6份。
實施例二:
一種阻垢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6份、五氧化磷3份、偶聯劑4份、聚氧乙烯醚6份、衣康酸6份、聚碳酸酯4份、乙二醇單乙醚3份、乙二醇1份、抗氧劑1份、五氧化二磷6份、丙三醇5份、苯并三唑4份。
實施例三:
一種阻垢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7份、五氧化磷4份、偶聯劑5份、聚氧乙烯醚7份、衣康酸8份、聚碳酸酯6份、乙二醇單乙醚5份、乙二醇1.5份、抗氧劑2份、五氧化二磷8份、丙三醇6份、苯并三唑5份。
實施例四:
一種阻垢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三乙醇胺8份、五氧化磷5份、偶聯劑6份、聚氧乙烯醚8份、衣康酸10份、聚碳酸酯8份、乙二醇單乙醚5份、乙二醇2份、抗氧劑3份、五氧化二磷10份、丙三醇7份、苯并三唑6份。
實施例五:
一種阻垢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三乙醇胺加入化學反應釜,邊攪拌邊升溫至80℃-82℃,此時緩慢的加入配方量的聚氧乙烯醚、乙二醇單乙醚、苯并三唑、五氧化二磷、丙三醇、乙二醇,保溫攪拌攪拌1小時;
步驟二、繼續攪拌,邊攪拌邊向化學反應釜內加入配方量的偶聯劑和抗氧劑,釜內液體和偶聯劑和抗氧劑的反應導致釜內液體溫度升高,控制釜內溫度在135-138℃之間;
步驟三、將步驟二所得加入剩余原料繼續攪拌0.5小時后停止攪拌保溫反應1.1-1.3小時,降溫至常溫后后得到成品。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