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離子化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53263閱讀:338來源:國知局
一種離子化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離子化水裝置。



背景技術:

水是任何生命源泉,也是我們生存必要的東西。通常,自來水大量收集地表水,并通過各種凈化工藝進行凈化和處理,然后通過各種管道供給家庭。在這種情況下,當自來水通過管道流動時暴露于各種細菌(病菌或者微生物)下,因此,難免有細菌通過的自來水供給了家庭。

影響磁化水效果的因素有:作用在水上的外磁場強度,水穿過外磁場的流速,水的溫度,水的密度,水中含有的雜質,水穿過外磁場的時間等有關。水分子是極性分子,所以水通常情況下以大分子團的形式存在,當極性水分子垂直穿過磁場時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水分子的氫鍵改變或斷開,其原理是:洛侖茲力f=qvB(q是電量,v是水的流速,B是磁感應強度),即洛倫茲力大于氫鍵靜電引力時氫鍵斷裂。作用在水上的外磁場強度越大磁化越好,水穿過外磁場的流速越大磁化越好。水分子的氫鍵斷裂時水分子變成氫氧根離子(OH-)和水合氫離子(H3O+),水分子的氫鍵改變時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既有氫氧根離子(OH-)和水合氫離子(H3O+)又有小分子團水的水叫多離子小分子團水。

多離子小分子團的滲透力、溶解力增強,所以洗滌能力增強,用這種磁化離子水洗滌時可以不用或少用洗滌劑。更容易進入細胞為肌體所吸收,既向人體輸送營養(yǎng)物質,也能迅速將廢物排出,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身體健康。這種磁化離子水用于各種植物栽種和禽畜養(yǎng)殖能增產(chǎn)以及減少病蟲害。水在被磁化過程中可以殺死水中的大部分細菌,因此,磁化水又具有消毒能力。

目前,在經(jīng)過處理后的自來水,出廠后,還要經(jīng)過漫長的輸水管網(wǎng)及高樓水塔、水箱等設施,在這些輸水過程中,自來水中增加的污染物甚多,鐵銹、污垢、細菌、余氯等都影響自來水的水質,它們相互作用后,還會產(chǎn)生更多的有害化學物質。人們飲用自來水時,通常在凈化或燒開后才飲用,這樣對于各種細菌相對安全的。但是由于直接使用自來水,如洗手、洗臉、淋浴、洗衣等都會帶來不健康的后果。在各種水龍頭安裝本發(fā)明的離子化裝置,可以殺死自來水中的細菌,也可以少量使用化學洗滌劑,這不僅減少給環(huán)境帶來二次污染,而且降低因化學洗滌劑中的有害物質給人們健康帶來危害。

大量使用化學洗滌劑,不僅給環(huán)境帶來二次污染,而且因化學洗滌劑中的有害物質給人們健康帶來危害。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離子化水裝置磁化效果不明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使消費者不相信磁化離子水的效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高磁化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磁化效果好的離子化水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離子化水裝置,該離子化水裝置安裝在流水管道中,流水管道中的水經(jīng)過該離子化水裝置后變成多離子小分子團水,其包括圓柱形本體,所述圓柱形本體內(nèi)設置一空腔,所述空腔貫穿所述圓柱形本體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圓柱形本體內(nèi)的空腔中設置有離子化裝置,所述離子化裝置包括圓柱形的離子化裝置本體、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所述離子化裝置本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磁鐵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磁鐵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離子化裝置本體內(nèi)中心軸線處豎直設置有水流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離子化裝置本體中心軸線的兩側,且所述第一凹槽的開口端和第二凹槽的開口端分別設置在所述離子化裝置本體相對稱的側壁上,所述第一凹槽與其開口端相對應的側面為第一平面對稱曲面,所述第二凹槽與其開口端相對應的側面為第二平面對稱曲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對稱曲面的對稱平面與所述第二平面對稱曲面的對稱平面相互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鐵遠離所述水流通道的端面為第一圓柱面,所述第一磁鐵靠近所述水流通道的端面為第三平面對稱曲面,所述第二磁鐵遠離所述水流通道的端面為第二圓柱面,所述第二磁鐵靠近所述水流通道的端面為第四平面對稱曲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平面對稱曲面與第一平面對稱曲面相互平行,所述第四平面對稱曲面與所述第二平面對稱曲面相互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平面對稱曲面的側面為第五平面對稱曲面,所述水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平面對稱曲面的側面為第六平面對稱曲面。

進一步的,還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分別設置在所述圓柱形本體的上端和下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鐵靠近所述水流通道一側的磁極和第二磁鐵靠近所述水流通道一側的磁極為兩個相互吸引的異性磁極。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中心設置有第一流水孔,所述下蓋中設置有第二流水孔。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密封墊和第二密封墊,所述第一密封墊設置在所述上蓋與所述圓柱形本體上端之間,所述第二密封墊設置在所述下蓋與所述圓柱形本體下端之間。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離子化水裝置,該離子化水裝置安裝在流水管道中,流水管道中的水經(jīng)過該離子化水裝置后變成多離子小分子團水,其包括圓柱形本體,圓柱形本體內(nèi)設置一空腔,空腔貫穿圓柱形本體的上端和下端,圓柱形本體內(nèi)的空腔中設置有離子化裝置,離子化裝置包括圓柱形的離子化裝置本體、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離子化裝置本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磁鐵設置在第一凹槽中,第二磁鐵設置在第二凹槽中,離子化裝置本體內(nèi)中心軸線處豎直設置有水流通道;該離子化水裝置的優(yōu)點如下:

第一、對于本發(fā)明采用的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的形狀,由于磁極表面周圍磁場強度與磁極的曲率半徑和磁鐵的厚度有關,曲率半徑越小磁鐵越厚,磁極表面周圍磁場強度就越大,本發(fā)明磁鐵形狀是磁極所在的兩個面是凸起的曲面,所以磁極表面周圍的磁場強度最大;

第二、由于水流通道的形狀為中間狹窄兩頭寬,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恰好放置在中間狹窄兩頭寬的水流通道兩側時,最狹窄處水的流速最大、磁鐵最厚磁場強度最大、磁化離子化效果最強;水流通道中水流方向上的磁場強度、水流速度、流水密度都有梯度變化,因而洛侖茲力對極性水分子中氫鍵變形或斷裂的效率更高;

第三、由于本發(fā)明中采用的離子化裝置的體積小,因此本發(fā)明的圓柱形本體的直徑和高度均可控制在3厘米以內(nèi);

第四、本發(fā)明使用方便:該離子化水裝置可以安裝在流水管道內(nèi)部,也可以安裝在淋浴花灑、水龍頭、起泡器等內(nèi),也可以管件的形式連接到流水管道上;

第五、本發(fā)明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且使用壽命長,自來水流過該裝置中的磁場時的流速可達到幾十米/秒,所以瞬間對自來水進行磁化,產(chǎn)生多離子小分子團水,因此使用本發(fā)明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可以減少洗滌劑或肥皂等化學用品的用量,進一步減少環(huán)境污染對人類的危害;

第六、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離子化水通道中的水流通道的形狀為中間狹窄兩頭寬的形狀,水通過上述水流通道中最狹窄處以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水流速度較大、水分子的間距變大,即水流成噴射狀態(tài),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磁化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離子化裝置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3中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提供的離子化裝置中的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離子化裝置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現(xiàn)有技術的離子化水裝置中相應的磁鐵和水流通道均為方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C-C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1為現(xiàn)有技術的離子化水裝置中相應的磁鐵和水流通道均為月牙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D-D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至8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離子化水裝置,該離子化水裝置安裝在流水管道中,流水管道中的水經(jīng)過該離子化水裝置后磁化變成多離子(如OH-和H3O+)小分子團水,上述離子化水裝置具體包括圓柱形本體100,該圓柱形本體100為一體成型,圓柱形本體100內(nèi)設置一空腔101,上述空腔101貫穿圓柱形本體100的上端和下端,圓柱形本體100內(nèi)的空腔101中設置有離子化裝置,離子化裝置包括圓柱形的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離子化裝置本體200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第一磁鐵204設置在第一凹槽202中,第二磁鐵205設置在第二凹槽203中,離子化裝置本體200內(nèi)中心軸線處豎直設置有水流通道201;圓柱形本體100內(nèi)設置一空腔101,空腔101貫穿圓柱形本體100的上端和下端,圓柱形本體100內(nèi)的空腔101中設置有離子化裝置,離子化裝置包括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離子化裝置本體200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第一磁鐵204設置在第一凹槽202中,第二磁鐵205設置在第二凹槽203中,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的中心軸線處豎直設置有水流通道201,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分別對稱設置在離子化裝置本體200中心軸線的兩側,且第一凹槽202的開口端和第二凹槽203的開口端分別設置在圓柱形本體100相對稱的側壁上。

如圖2和圖3所示,建立坐標系,且以下均以坐標系為準:以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的中心軸線的中點為原點建立坐標系,其中:X軸與中心軸線相互垂直且與水流通道201的長度方向相互平行,Y軸與中心軸線相互垂直且與水流通道201的寬度方向相互平行,Z軸與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的中心軸線重合,流水通道201的橫截面的形狀為矩形,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分別對稱設置在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的中心軸線的兩側,第一磁鐵204設置在第一凹槽202中,第二磁鐵205設置在第二凹槽203中,同時,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3相對于Z軸為軸對稱圖形,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相對于Z軸也為軸對稱圖形,且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的充磁方向為Y軸的方向,第一凹槽202的開口端和第二凹槽203的開口端分別設置在離子化裝置本體200相對稱的側壁上,第一凹槽202與其開口端相對應的側面為第一平面對稱曲面214,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第二凹槽203與其開口端相對應的側面為第二平面對稱曲面215,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第一平面對稱曲面214的對稱平面與第二平面對稱曲面215的對稱平面相互重合,即為同一個平面且為X軸和Y軸組成的平面,第一磁鐵205遠離水流通道201的端面為第一圓柱面208,第一磁鐵204靠近水流通道201的端面為第三平面對稱曲面209,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第二磁鐵204遠離水流通道201的端面為第二圓柱面210,第二磁鐵204靠近水流通道201的端面為第四平面對稱曲面211,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第三平面對稱曲面209與第一平面對稱曲面214相互平行,第四平面對稱曲面11與第二平面對稱曲面215相互平行。

如圖3所示,水流通道201靠近第一平面對稱曲面214的側面為第五平面對稱曲面212,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水流通道201靠近第二平面對稱曲面215的側面為第六平面對稱曲面213,其對稱平面為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且與第五平面對稱曲面212的對稱平面為同一個平面;同時,水流通道201具有兩頭寬中間窄的特點,同時,磁鐵表面周圍磁場的強度與磁鐵的厚度以及磁鐵表面的曲率半徑有關,而對于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來說,第一磁鐵右側的第三平面對稱曲面209位于其對稱平面的位置的厚度最大,且第二磁鐵左側的第四平面對稱曲面211位于其對稱平面的位置的厚度最大,因此水流通道201中間窄即位于X軸和Y軸所組成的平面的地方的磁場最強,同時水流通道中間窄的地方的水流速度最大,因此對流經(jīng)水流通道的水的磁化效果最好;第一圓柱面208和第二圓柱面210均與離子化裝置本體200同軸,第一磁鐵204靠近水流通道201的側面與第一凹槽202右側的側面相配合,第二磁鐵205靠近水流通道201的側面與第二凹槽203左側的側面相配合。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其中圓柱形本體100的直徑和高度均可控制在20~30mm,流水通道201的最狹窄處的磁場方向的厚度可控制在1mm左右。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對于其中采用的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的形狀,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對水流通道201中間部分產(chǎn)生的磁場強度最大;其理由是磁極表面周圍磁場強度與磁極的曲率半徑和磁鐵的厚度有關,曲率半徑越小磁鐵越厚,磁極表面周圍磁場強度就越大,由于水流通道201的形狀為中間狹窄且兩頭寬(中間橫截面的面積小于兩頭橫截面的面積)的形狀,因最狹窄部分磁場強度最大、水流速度最大,所以此處離子化效果最強。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由于其水流通道201中水流方向上的磁場強度、水流速度、流水密度都有梯度變化,因而洛侖茲力對極性水分子中氫鍵變形或斷裂的效率更高,水流通道201的形狀為中間狹窄兩頭寬的形狀,所以,水通過上述水流通道201通過時的密度變化先是越來越大,到最狹窄處時密度最大,水流速度最大,然后密度變越來越小、水流速度較大、水分子間距變大,因而磁化效果提高。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還包括上蓋500和下蓋600,上蓋500和下蓋600分別設置在圓柱形本體100的上端和下端,且上蓋500中心設置有第一流水孔501,下蓋600中設置有第二流水孔601。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中的第一磁鐵204靠近水流通道201一側的磁極和第二磁鐵205靠近水流通道一側的磁極為兩個相互吸引的異性磁極。

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還包括第一密封墊300和第二密封墊400,且第一密封墊300設置在上蓋500與圓柱形本體100上端之間,用于對上蓋500和圓柱形本體100之間的密封,同時,第二密封墊300設置在下蓋600與圓柱形本體100下端之間,用于對下蓋600和圓柱形本體100之間的密封;第一密封墊300中心設置第三流水孔301,第二密封墊400中心設置有第四流水孔401;且第三流水孔301的內(nèi)徑不小于第一流水孔501的內(nèi)徑,同時,第四流水孔401的內(nèi)徑不小于第二流水孔601的內(nèi)徑。

實施例2

如圖6至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離子化水裝置,與實施例1相比的區(qū)別點為:圓柱形本體100由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半圓柱形本體206和第二半圓柱形本體207組合而成,具有加工方便的特點,同時后期維護和更換也更加快捷。

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優(yōu)點或特點,以下通過磁鐵的不同形狀和水流通道的不同形狀作更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如圖9和圖10所示的兩個磁鐵均為方形磁鐵,且兩個磁鐵分別為第三磁鐵304和第四磁鐵305,且水流通道301也為方形的水流通道時,則水流通道301中的水流方向上的磁場強度、水流速度、水流密度均不變;如圖11、圖12所示的兩個磁鐵為月牙形磁鐵時,且兩個磁鐵分別第五磁鐵404和第六磁鐵405,當水流通道401為方形的水流通道時,則水流通道401中的水流方向上的磁場強度、水流速度、水流密度均不變;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中的水流通道在水流方向上的磁場強度、水流速度以及水流密度均發(fā)生變化,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離子化的效果最好;例如,在圓柱形本體的直徑(20厘米)相同且各個磁鐵的磁能積相同的情況下,圖9及圖10所示的水流通道301中第三磁鐵304和第四磁鐵305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為6000~7000高斯,圖11和圖12所示的水流通道401中第五磁鐵和第六磁鐵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為8000~9000高斯,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中的水流通道201最狹窄部分內(nèi)第一磁鐵204和第二磁鐵205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為11000高斯以上;另外,由于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通道中的水流通道201的形狀為中間狹窄兩頭寬的形狀,水通過上述水流通道201中最狹窄處以后水的密度越來越小、水流速度較大、水分子的間距變大,即水流成噴射狀態(tài),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離子化水裝置的磁化效果更好。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济源市| 台安县| 福安市| 巴彦淖尔市| 纳雍县| 黄浦区| 紫阳县| 凌海市| 灌南县| 中江县| 延边| 泾阳县| 广灵县| 尉氏县| 广宁县| 沽源县| 明水县| 濮阳县| 金川县| 贵南县| 淮北市| 余江县| 西平县| 开阳县| 亚东县| 正宁县| 海晏县| 特克斯县| 五寨县| 句容市| 安庆市| 浮山县| 孟村| 白沙| 东城区| 尖扎县| 邛崃市| 成都市| 舒城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