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域生態治理的生物填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體生態治理常用技術主要有三類:1、物理方法,如人工曝氣、疏挖底泥、配水等,但存在暫時性、不穩定性及治標不治本等缺點;2、化學方法,通過投加化學藥劑等去除水體中污染物。但化學藥劑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治理費用高;3、生態方法,通過強化自然界的自凈能力治理和修復被污染水域。
生態治理基于生態原理,是采用生態工程開展水域(包括水體、岸坡、河床)生態修復的一種可持續的治理方式。生態治理技術主要是通過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重建并恢復水生生態系統,恢復水體生物多樣性,并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的循環再生、自我修復等特點,實現水體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如何在基于生態治理的基礎上,不添加化學藥物,提高適合水體的優勢菌種的生長,從而提高水處理效能,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填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之一,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5-15%,聚丙烯55-6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25-35%。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0%,聚丙烯60%,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5%,聚丙烯6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5%,聚丙烯5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5%,聚丙烯60%,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25%。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0%,聚丙烯5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5%。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為實現上述發明的另一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親生物性強,掛膜效果好,能夠加快適合水體的優勢菌種的生長,從而提高水處理效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5-15%,聚丙烯55-6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25-35%。
由以上組分配比制造的生物填料親生物性強,掛膜效果好。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請參見圖1,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實施方式一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0%,聚丙烯60%,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實施方式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5%,聚丙烯6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實施方式三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5%,聚丙烯5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0%。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實施方式四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5%,聚丙烯60%,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25%。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實施方式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
各組分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質量比為:聚乙烯10%,聚丙烯55%,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共計35%。
進一步的,所述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在所述生物填料中所占的質量比相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上述生物填料各組分混合均勻;
S2.利用注塑機注塑成型,即得生物填料。
步驟S2中制得的生物填料可以是圓球形、片狀等形狀。
本發明的親生物性強,掛膜效果好,能夠加快適合水體的優勢菌種的生長,從而提高水處理效能。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方式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