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桶裝水水桶清洗,尤其是涉及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
背景技術:
1、桶裝水水桶在使用后內壁會殘留較多的污垢,需要通過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對水桶內壁進行清洗,以除去水桶內壁的污垢,現有的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在水桶內壁進行清洗時需要將毛刷軸從水桶桶口伸入到水桶內底部,并通過轉動機構帶動毛刷軸轉動,對水桶內壁各個部位進行清洗,但是在清洗過程中毛刷軸的端部會與水桶底部接觸,容易將水桶底部戳壞。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解決背景技術的技術問題。
2、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包括外桿,外桿為內部中空結構,還包括內桿,內桿包括上桿體和下桿體,外桿頂部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套,上桿體活動設在螺紋套內部,上桿體上端安裝有用于防止上桿體脫離螺紋套的限位組件,下桿體上端與外桿上端通過彈性件連接,下桿體下端伸出外桿并安裝有用于固定刷毛帶的固定組件。
3、進一步,限位組件包括螺紋連接在上桿體上端的螺母,限位組件還包括安裝在上桿體位于螺母上方位置的固定銷。
4、進一步,固定組件包括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桿體下端側壁。
5、進一步,第一弧形夾板兩側均設有第一凹凸部,第二弧形夾板兩側均設有與第一凹凸部相匹配的第二凹凸部。
6、進一步,彈性件為彈簧。
7、進一步,刷毛帶為布帶。
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9、1、當下桿體下端與水桶內底部接觸時,通過彈性件可將減小水桶底部受到的沖擊,從而可避免將水桶底部戳壞,同時通過轉動螺紋套可對下桿體伸出外桿的長度進行調節,可在實際使用時對毛刷軸的長度進行調節,以使在對水桶進行清洗時,下桿體下端能與水桶底部接觸,從而可有效對水桶內底部進行清洗;
10、2、當對刷毛帶進行固定時,將刷毛帶夾持在下桿體與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之間,同時通過螺栓將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固定在下桿體上,即可將刷毛帶夾持固定在下桿體與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之間,操作方便,同時也可方便將第一弧形夾板和第二弧形夾板從下桿體上拆卸下來,從而可在刷毛帶使用一段時間后方便對刷毛帶進行更換。
1.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桿(1),所述外桿(1)為內部中空結構,還包括內桿(2),所述內桿(2)包括上桿體(21)和下桿體(22),所述外桿(1)頂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套(3),所述上桿體(21)活動設在螺紋套(3)內部,所述上桿體(21)上端安裝有用于防止上桿體(21)脫離螺紋套(3)的限位組件(4),所述下桿體(22)上端與外桿(1)上端通過彈性件(5)連接,所述下桿體(22)下端伸出外桿(1)并安裝有用于固定刷毛帶(7)的固定組件(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組件(4)包括螺紋連接在上桿體(21)上端的螺母(41),所述限位組件(4)還包括安裝在上桿體(21)位于螺母(41)上方位置的固定銷(4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6)包括第一弧形夾板(61)和第二弧形夾板(62),所述第一弧形夾板(61)和第二弧形夾板(62)通過螺栓(63)固定在下桿體(22)下端側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夾板(61)兩側均設有第一凹凸部(611),所述第二弧形夾板(62)兩側均設有與第一凹凸部(611)相匹配的第二凹凸部(6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5)為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桶裝水水桶內刷桶機的毛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帶(7)為布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