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冷凝水供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中冷凝裝置的冷凝水補給系統,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控制的用于反應釜中冷凝裝置的冷凝水補給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化學產品的制備中,冷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常見的就是在一個反應釜的外殼上包裹一層夾套或者處于反應釜內部的冷凝管道等等,均是向夾套內或冷凝管道通入冷凝水,從而將處于反應釜中的產物進行冷卻處理。然而,在添加冷凝水的過程中,大多數均是采用手動控制閥門,勞動強度較大,而且冷凝水的使用時間的長短,完全根據個人經驗進行替換,其冷凝的效果未能達到最佳,直接影響了處于反應釜內反應的進行以及產品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冷凝水供應系統。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用于向反應釜的冷凝裝置內提供冷凝水,冷凝水供應系統包括與冷凝裝置的進液口連通的進水管、與冷凝裝置的出液口連通的出水管,特別是,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與進水管的一端部相連的連接管、一端部與連接管相連通的第一支管、分別設置在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管以及第一支管上的控制閥、用于檢測冷凝裝置內冷凝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與控制閥和溫度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器,該控制器能夠接收來自溫度傳感器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控制閥的開啟和關閉。優選地,控制器在冷凝裝置內冷凝水溫度超過某一設定溫度值時,打開第一支管、進水管以及出水管上的控制閥。進一步地,冷凝水的設定溫度為34°C 40°C,其中溫度為37°C為最佳。根據本發明具體的一個方面,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第二支管,該第二支管兩端部分別與第一支管和連接管相連通,且在第二支管上設有手動控制閥,當第一支管出現故障時,打開手動控制閥,冷凝水自第二支管流向連接管,然后通過進水管將水流入冷凝裝置中,進而起到備用效果,為設備的維護提供保障。根據本發明具體的另一個方面,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有一端部與連接管連通的蒸汽進管,且該蒸汽進管上也設有手動控制閥。當反應釜需要加熱或保溫時,只要手動打開控制閥,蒸汽自蒸汽進管通向冷凝設備中,從而實現的反應釜的加熱或保溫效果。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地實施,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與出水管的出水端連通的回收水池、兩端部分別與回收水池和連接管連通的第三支管,該第三支管上也設有控制閥。由回收水池將從出水管排出的廢水進行回收利用,并由第三支管與連接管連通,從而將回收水池內的廢水再次從進水管流向冷凝裝置中,實現循環使用,節約成本。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能夠接收來自溫度傳感器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控制閥的開啟和關閉的控制器,當冷凝裝置內的冷凝水溫度達到一定指標后,控制器由溫度信號將控制閥打開,熱的冷凝水從出水管排出,然后將出水管的控制閥關閉,同時打開第一支管和進水管上的控制閥,則新的冷凝水流入冷凝裝置中,實現冷凝水的供應。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根據本發明冷凝水的自動供應系統的結構示意 其中1、反應釜;10、冷凝裝置;100、進液口 ;101、出液口 ;2、進水管;3、出水管;4、連接管;5、第一支管;6、溫度傳感器;7、第二支管;8、蒸汽進管;9、回收水池;11、第三支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用于向反應釜I的冷凝裝置10內提供冷凝水,冷凝水供應系統包括與冷凝裝置10的進液口 100連通的進水管2、與冷凝裝置10的出液口 101連通的出水管3、與進水管2的一端部相連的連接管4、一端部與連接管4相連通的第一支管5、分別設置在進水管2、出水管3、連接管4以及第一支管5上的控制閥、用于檢測冷凝裝置10內冷凝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6、與控制閥和溫度傳感器6連接的控制器(圖中未顯示)、兩端部分別與第一支管5和連接管4相連通的第二支管7、一端部與連接管4連通的蒸汽進管8、與出水管3的出水端連通的回收水池9、兩端部分別與回收水池9和連接管4連通的第三支管11,其中第二支管7和第三支管11上均設有控制閥。本例中的控制器能夠接收來自溫度傳感器6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控制閥的開啟和關閉,在此,控制器采用本領域很容易想到的形式來完成操作。當冷凝裝置10內冷凝水溫度超過某一設定溫度值時,打開第一支管5、進水管2以及出水管3上的控制閥,尤其是當冷凝水的溫度在34°C 40°C之間時,需要更換冷凝裝置10內的冷凝水,其中以為溫度為37°C為最佳。本例中的第二支管7是為了防止突發故障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即當第一支管5出現故障時,打開手動控制閥,冷凝水自第二支管7流向連接管4,然后通過進水管2將水流入冷凝裝置10中,進而起到備用效果,為設備的維護提供保障。本例中的蒸汽進管8是用于相冷凝裝置內通入蒸汽,而達到釜體的加熱或保溫效果。當反應釜需要加熱或保溫時,只要手動打開控制閥,蒸汽自蒸汽進管8通向冷凝設備中,從而實現的反應釜的加熱或保溫效果。本例中的第三支管11是將回收水池9內的冷凝水,與第一支管5內的冷凝一同通向冷凝裝置10內,從而實現冷凝水的循環使用,具體的是由冷凝裝置10內的冷凝水溫度達到37°C時,冷凝水自出水管3排出,流入回收水池9中,經過回收處理后,打開設置在第三支管11上的控制閥,處理后的冷凝水和來自第一支管5的冷凝水一同流向進水管2,再次進入冷凝裝置10中,實現循環使用,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綜上所述,本發明由控制器接收溫度傳感器的信號并控制控制閥的打開或關閉狀態,冷凝水自第一支管流向進水管,從而進入冷凝裝置內,當溫度傳感器感應到處于冷凝裝置內的冷凝水溫度達到一定指標后,控制器由溫度信號將控制閥打開,熱的冷凝水從出水管排出,然后將出水管的控制閥關閉,同時打開第一支管和進水管上的控制閥,則新的冷凝水自動流入冷凝裝置中,此外,冷凝水自出水管排向了回收水池中,再由第三支管將冷凝水通向冷凝裝置內,實現循環使用,同時本發明由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支管和連接管上的第二支管和設置在第二支管上的手動控制閥,當第一支管出現故障后,只需手動打開控制閥,冷凝水自第二支管流向冷凝裝置中,起著備用和應急作用,另外,本發明為了簡化設備,節約成本,將蒸汽進管和連接管連通,即將蒸汽進管與進水管連通。當反應釜不需要冷凝處理卻需要蒸汽加熱或保溫處理時,由供應蒸汽裝置將蒸汽自蒸汽進管通向進水管至冷凝裝置中,從而實現反應釜的加熱或保溫效果,因此,本發明的冷凝水供應系統既可以向冷凝裝置內加入冷凝水,又可以冷凝裝置內加入蒸汽,一舉兩用,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用于向反應釜(I)的冷凝裝置(10)內提供冷凝水,所述冷凝水供應系統包括與所述冷凝裝置(10)的進液口(100)連通的進水管(2)、與所述冷凝裝置(10)的出液口(101)連通的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與所述進水管(2)的一端部相連的連接管(4)、一端部與所述的連接管(4)相連通的第一支管(5)、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水管(2)、出水管(3)、連接管(4)以及所述第一支管(5)上的控制閥、用于檢測所述冷凝裝置(10)內冷凝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6)、與所述控制閥和所述溫度傳感器(6)連接的控制器,該所述控制器能夠接收來自所述溫度傳感器(6)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所述控制閥的開啟和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冷凝裝置(10)內冷凝水溫度超過某一設定溫度值時,打開所述第一支管(5)、進水管(2)以及出水管(3)上的控制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定溫度為34°C 40。。。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第二支管(7),該第二支管(7)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的第一支管(5)和所述的連接管(4)相連通,且在第二支管(7 )上設有手動控制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有一端部與所述的連接管(4)連通的蒸汽進管(8),該蒸汽進管(8)上也設有手動控制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水供應系統還包括與所述出水管(3)的出水端連通的回收水池(9)、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的回收水池(9)和所述的連接管(4)連通的第三支管(11),所述第三支管(11)上也設有控制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凝水供應系統,其包括與冷凝裝置的進液口連通的進水管、與冷凝裝置的出液口連通的出水管、與進水管的一端部相連的連接管、一端部與連接管相連通的第一支管、分別設置在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管以及第一支管上的控制閥、用于檢測冷凝裝置內冷凝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與控制閥和溫度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器,該控制器能夠接收來自溫度傳感器的溫度信號并根據該溫度信號控制控制閥的開啟和關閉。本發明采用控制器,當冷凝裝置內的冷凝水溫度達到一定指標后,控制器由溫度信號將控制閥打開,實現冷凝水的供應。
文檔編號B01J19/00GK102861543SQ2012103639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陳鵬, 張秀蘭 申請人:蘇州漢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