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機生產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機噴漆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機混流裝配過程中,電機噴漆線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電機混流裝配,同一條裝配線上下來的電機型號種類不同,電機大小、漆的顏色、表面要求等都不相同,這對噴漆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兩條或三條裝配線對應一條噴漆線的工藝布局方式顯然無法滿足要求。與此同時,每個噴漆棚可存漆的種類有限,只能完成某幾種固定顏色電機的噴漆任務,這就需要設置多個噴漆棚。因此,噴漆之前,需要按顏色對各條裝配線上的電機進行分類,人工分揀效率低,具成本高,而且容易出錯,很難適應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要求。而且,部分電機需要進行二次噴漆,這樣進一步地增加了工作的繁瑣性,同時增加了出錯率。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了空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噴漆效果的電機噴漆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電機噴漆系統、包括控制柜、預烘室、噴漆室、烘干室和傳輸單元,所述預烘室、噴漆室和烘干室通過傳輸單元相連通,所述傳輸單元包括主鏈和若干條支鏈,支鏈一端與主鏈相連接,另一端與裝配線相連接,所述主鏈依次穿過預烘室、噴漆室和烘干室,所述預烘室、噴漆室、烘干室和傳輸單元均與控制柜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噴漆室包括若干個噴漆棚,每個噴漆棚內均設有噴漆支鏈,噴漆支鏈與主鏈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預烘室出口處設有第一自動分揀裝置,所述第一自動分揀裝置與噴漆支鏈和噴漆棚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烘干室末端設有第二自動分揀裝置,所述第二自動分揀裝置與主鏈相配合。
進一步地,每個噴漆棚內的顏色均不同。
進一步地,所述主鏈的速度大于支鏈的速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提出的噴漆系統結構合理,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通過本系統能完成對電機的運輸、分類、存儲、噴涂作業,整個作業過程中不需要人工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通過自動分揀裝置,可以同時完成對不同噴漆要求的電機的噴漆作業,而且,需要二次噴漆的電機回到主鏈,進行二次噴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鏈,2、支鏈,3、預烘室,4、噴漆棚,5、烘干室,6、控制柜,7、第一分揀裝置,8、第二分揀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電機噴漆系統、包括控制柜6、預烘室3、噴漆室、烘干室5和傳輸單元,預烘室3、噴漆室和烘干室5通過傳輸單元相連通,傳輸單元包括主鏈1和若干條支鏈2,支鏈2一端與主鏈1相連接,另一端與裝配線相連接,主鏈1依次穿過預烘室3、噴漆室和烘干室5,預烘室3、噴漆室、烘干室5和傳輸單元均與控制柜6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噴漆室包括若干個噴漆棚4,每個噴漆棚4內均設有噴漆支鏈,噴漆支鏈與主鏈1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預烘室3出口處設有第一自動分揀裝置7,第一自動分揀裝置7與噴漆支鏈和噴漆棚4相配合。
在本實施例中,烘干室5末端設有第二自動分揀裝置8,第二自動分揀裝置8與主鏈1相配合。
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噴漆棚4內的顏色均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主鏈1的速度大于支鏈2的速度。
在本實施例中,電機通過支鏈傳送到主鏈上,然后通過主鏈送到預烘室內,預烘室出口處設有第一分揀裝置,第一分揀裝置根據吊具信息的識別,將各個電機送到所相對對應的噴漆棚內,每個噴漆棚內均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噴漆支鏈,主鏈與噴漆支鏈相配合,噴漆作業完成后進入烘干室,通過烘干室烘干,烘干室末端設有第二分揀裝置,第二分揀裝置通過吊具信息,判斷電機是否需要二次噴漆,需要二次噴漆的電機通過回鏈進入主鏈上,重復上述工序;完成噴漆工作的電機通過積放鏈進入檢測、包裝等工序。
本發明所提出的噴漆系統結構合理,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高,通過本系統能完成對電機的運輸、分類、存儲、噴涂作業,整個作業過程中不需要人工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通過自動分揀裝置,可以同時完成對不同噴漆要求的電機的噴漆作業,而且,需要二次噴漆的電機回到主鏈,進行二次噴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