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膜清洗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納濾技術具有運行條件比較溫和的優點,與蒸發、冷凍干燥等相比沒有相的變化,不引起溫度、pH的變化,從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變性、失活和自溶,同時,納濾技術使用的膜設備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學試劑。因此,納濾技術及其膜設備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水處理等行業的分離、濃縮、純化。本公司將納濾技術用于血液處理生產環保型高品質的動物蛋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然而,生產過程中大量納濾膜使用后的清洗卻成了制約公司生產的難題:一方面,用于血液處理后的納濾膜上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復雜,尤其是含有大量生物質,傳統簡單的酸洗、堿洗無法完全將膜清洗干凈;另一方面,包括CIP清洗系統在內的處理設備,無法實現批量化的膜清洗,制約企業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的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主要包括換熱器、主泵、補泵、水泵、循環罐、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純水罐、膜殼、管路、電動閥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純水罐的出口通過第一管路與所述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設置所述水泵,所述純水罐、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的出口通過第二管路并聯且依次將所述換熱器、主泵串聯并連接至循環罐的下端口,所述循環罐的第一上端口通過第三管路與所述膜殼的第一端口連接,所述循環罐的第二上端口通過第四管路與所述膜殼的第二端口連接,所述膜殼的第三端口通過第五管路與所述換熱器進口端的第二管路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主泵與循環罐之間,通過第六管路并聯設置補泵。
膜清洗完畢后,通過并聯設置的補泵,可以對清洗后的膜進行透水量的檢測。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殼的數量>1個,且相互并聯。
每個膜殼可以安裝一個膜進行清洗,并聯設置的膜殼可以同時對多個膜進行清洗,從而滿足批量化膜清洗的需求。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設置有攪拌裝置。
通過攪拌裝置的設置,可以快速將酸、堿、酶、表面活性劑在洗罐中攪拌均勻形成洗液,同時可快速均勻地將洗液的pH與溫度調至所需的值。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罐、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純水罐設置有液位計和溫度探頭。
通過液位計檢測罐內液體的液位,通過溫度探頭檢測罐內液體的溫度,并將相應的信號反饋到電器柜,從而準確監測和控制清洗過程中的液位與溫度參數。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的罐壁設置有加熱夾層。
洗液需要控制合理的溫度,通過加熱層的設置,可以快速均勻地將罐內洗液加熱到合適的溫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罐、酸洗罐、堿洗罐、酶洗罐、表面活性劑洗罐設置有pH計。
通過pH計檢測罐內液體的pH,并將信號反饋到電器柜,從而準確監測和控制清洗過程中的液體的pH。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和第四管路的一端深入所述循環罐罐內,分別與所述循環罐底部的距離為罐內高度的10-25%和45-60%。
通過該設置,既可以通過第三管路對膜進行清洗,也可以通過第四管路對膜進行清洗,從而使膜的清洗效果更好。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的循環罐與膜殼之間依次設置浮子流量計、電動調壓閥、壓力表。
通過所述浮子流量計、壓力表的設置,監測使用第三管路清洗時液體的流量和壓力,并將信號反饋到電器柜;通過所述電動調壓閥的設置,控制第三管路清洗時液體的流量和壓力。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的循環罐與并聯的每個膜殼之間各設置浮子流量計。
通過所述浮子流量計設置,監測使用第四管路清洗時液體的流量,并將信號反饋到電器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具有酸洗、堿洗、酶洗、表面活性劑洗四種清洗方式,清洗膜時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清洗方式,使膜的清洗效果更好,尤其是酶洗方式對用于血液處理的膜上的生物質去除效果尤好。
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具有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兩種循環清洗途徑,清洗時可以選擇一種或兩種清洗途徑,使膜的清洗效果更好。
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在清洗結束后, 可以對洗清后的膜進行透水量檢測,確保膜已清洗干凈。
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通過電器柜進行自動化清洗,而且一次可以同時對多個膜進行批量化清洗,清洗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1-電器柜;2-換熱器;3-主泵;4-補泵;5-水泵;6-循環罐;7-酸洗罐;8-堿洗罐;9-酶洗罐;10-表面活性劑洗罐;11-純水罐;12-膜殼;13-管路;14-電動閥門;15-攪拌裝置;16-溫度探頭;17-加熱夾層;18-pH計;19-浮子流量計;20-電動調壓閥;21-壓力表;61-第一上端口;62-第二上端口;121-第一端口;122-第二端口;123-第三端口;131-第一管路;132-第二管路;133-第三管路;134-第四管路;135-第五管路;136-第六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所示,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主要包括電器柜1、換熱器2、主泵3、補泵4、水泵5、循環罐6、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純水罐11、膜殼12、管路13、電動閥門14,所述管路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管路131、第二管路132、第三管路133、第四管路134、第五管路135和第六管路136;所述純水罐11的出口通過第一管路131與所述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的進口連接,所述第一管路131上設置所述水泵5,所述純水罐11、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的出口通過第二管路132并聯且依次將所述換熱器2、主泵3串聯并連接至所述循環罐6的下端口,所述循環罐6的第一上端口61通過第三管路133與所述膜殼12的第一端口121連接,所述循環罐6的第二上端口62通過第四管路134與所述膜殼12的第二端口122連接,所述膜殼12的第三端口123通過第五管路135與所述換熱器2進口端的第二管路132連接,所述電器柜1控制電氣設備的工作。所述第二管路132的主泵3與循環罐6之間,通過第六管路136并聯設置補泵4。所述膜殼12的數量>1個,且相互并聯。所述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設置有攪拌裝置15。所述循環罐6、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設置有液位計和溫度探頭16,所述純水罐11設置有液位計。所述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的罐壁設置有加熱夾層17。所述循環罐6、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設置有pH計18。所述第三管路133的一端和第四管路134的一端深入所述循環罐6罐內,分別與所述循環罐6底部的距離為罐內高度的10-25%和45-60%。所述第三管路133的循環罐6與膜殼12之間依次設置浮子流量計19、電動調壓閥20、壓力表21。所述第四管路134的循環罐6與并聯的每個膜殼12之間各設置浮子流量計19。
工作過程描述:
洗液的配置:通過電器柜1設置洗液的技術參數后啟動洗液配置,水泵5將純水罐11中的水打入酸洗罐7、堿洗罐8、酶洗罐9、表面活性劑洗罐10,加熱夾層17對洗液進行加熱,攪拌裝置15對洗液進行攪拌,使配置的洗液pH、溫度快速均勻地達到設定值。
洗液洗清:將需要清洗的多個膜安裝于膜殼中,通過電器柜1設置清洗方式和清洗途徑后啟動洗液清洗,洗液在換熱器2-主泵3-循環罐6-膜殼12-換熱器2形成循環對膜進行清洗。通過換熱器2保證清洗過程洗液的溫度保持穩定,通過pH計18、溫度探頭16、浮子流量計19、電動調壓閥20、壓力表21監測和控制清洗過程中的參數,清洗完后通過第六管路136將裝置中的液體排出。
純水清洗:洗液清洗完后,通過電器柜1啟動純水清洗,純水罐11打過來的純水在換熱器2-主泵3-循環罐6-膜殼12-換熱器2形成循環對膜進行清洗。通過換熱器2保證清洗過程洗液的溫度保持穩定,通過pH計18、溫度探頭16、浮子流量計19、電動調壓閥20、壓力表21監測和控制清洗過程中的參數,將膜清洗至中性后停止純水清洗。
透水量檢測:純水清洗完畢后,通過電器柜1啟動透水量檢測,補泵4和第六管路136開通,形成換熱器2-主泵3-補泵4-循環罐6-膜殼12-換熱器2的透水量檢測循環。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納濾膜清洗裝置具有酸洗、堿洗、酶洗、表面活性劑洗多種清洗方式,具有第三管路133、第四管路134兩種循環清洗途徑,清洗膜時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清洗方式以及一種或兩種清洗途徑,使膜的清洗效果更好,尤其是酶洗方式對用于血液處理的膜上的生物質去除效果尤好。在清洗結束后,可以對洗清后的膜進行透水量檢測,確保膜已清洗干凈。本發明通過電器柜進行自動化清洗,而且一次可以同時對多個膜進行批量化清洗,清洗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