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微液滴生產,尤其涉及微液滴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1、微液滴在各領域應用廣泛,基于微液滴的微流控技術在數字pcr、單細胞培養、單細胞基因組/轉錄組測序、單細胞功能分選、高通量反應篩選、蛋白質結晶等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應用。微液滴的生成是利用互不相溶的兩相生成乳化的微液滴,微液滴相被稱為分散相,包裹微液滴的相被稱為連續相。但現有的生產設備需要進行原料補充時,必須間斷停止裝置,往往會帶來產品批次間的差異及設備的損耗;同時由于部分溶液在長時間的存儲會帶來自身穩定性的破壞,需要根據保存條件和周期重新配置,進而更無法實現微流控連續化生產的要求,為微流控工業化的發展帶來阻礙。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予以改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液滴生產設備,解決相關技術中的問題。
2、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微液滴生產設備,包括:
3、分散相供液組件,包括至少一注射泵;所述注射泵管路連通于分散相容器;
4、連續相供液組件,管路連通于連續相容器;
5、微液滴切割組件,包括至少一微流控芯片;所述至少一微流控芯片管路連通于所述注射泵以獲取分散相液體,管路連通于所述連續相供液組件以獲取連續相液體;
6、集流組件,包括匯流單元和收集單元;所述匯流單元管路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收集單元管路連通于所述匯流單元以收集微液滴。
7、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連續相流道、分散相流道和微液滴收集腔;所述連續相流道供裝載連續相液體,具有第一進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分散相流道位于所述連續相流道內,供裝載分散相液體,具有第二進口和被所述第一出口包圍的第二出口;所述分散相流道與連續相流道的流向之間形成一定夾角,以使分散相液體在第二出口處被第一出口的連續相液體切割形成微液滴;所述微液滴收集腔連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8、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連續相流道和所述分散相流道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沿流動方向內徑減小的變徑段。
9、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注射泵包括一待輸液腔和包圍所述待輸液腔的加熱部件;所述注射泵與所述微流控芯片之間設有一轉接組件;所述轉接組件包括至少一轉接頭、連續相管和保溫管;所述轉接頭具有一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保溫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管路連通于所述加熱部件;所述保溫管一端連通于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連通于加熱介質容器;所述連續相管設于所述保溫管內,且一端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另一端在穿過所述第二接口后伸出所述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待輸液腔。
10、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注射泵包括一待輸液腔和包圍所述待輸液腔的加熱部件;所述注射泵與所述微流控芯片之間設有一轉接組件;所述轉接組件包括第一轉接頭、第二轉接頭、連續相管和保溫管;所述第一轉接頭具有一第一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第一保溫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一對所述轉接頭中的第二轉接頭具有一第二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第二保溫腔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管路連通于所述加熱部件;所述保溫管一端連通于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連通于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管路連通于加熱介質容器;所述連續相管設于所述保溫管內,且一端在穿過所述第二接口后伸出所述第一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待輸液腔;另一端在穿過所述第四接口后伸出所述第二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
11、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清潔單元;所述清潔單元包括一清潔管和連通所述清潔管的至少一清潔口,所述至少一清潔口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12、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還包括一清水單元;所述清水單元包括一清水管和連通所述清水管的至少一清水口,所述至少一清水口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13、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被實施為多個;多個所述微流控芯片均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14、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注射泵和所述微流控芯片均被實施為多個;每個所述微流控芯片均管路連通于其中一個所述注射泵。
15、在第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所述注射泵的數量不大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數量。
16、如上所述,本公開實施例提供微液滴生產設備,包括連續相供液組件、分散相組件、微液滴切割組件和集流組件。所述分散相供液組件包括至少一注射泵,所述注射泵管路連通于分散相容器。所述連續相供液組件,管路連通于連續相容器。所述微液滴切割組件包括至少一微流控芯片;所述至少一微流控芯片管路連通于所述注射泵以獲取分散相液體,管路連通于所述連續相供液組件以獲取連續相液體。所述集流組件包括匯流單元和收集單元;所述匯流單元管路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收集單元管路連通于所述匯流單元以收集微液滴。本公開實施例通過所述分散相供液組件、連續相供液組件、微流控芯片和集流組件的配合,可以持續不斷地向所述微流控芯片供應連續相液體和分散相液體,以提高微液滴的生產速率。
1.一種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連續相流道、分散相流道和微液滴收集腔;所述連續相流道供裝載連續相液體,具有第一進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分散相流道位于所述連續相流道內,供裝載分散相液體,具有第二進口和被所述第一出口包圍的第二出口;所述分散相流道與連續相流道的流向之間形成一定夾角,以使分散相液體在第二出口處被第一出口的連續相液體切割形成微液滴;所述微液滴收集腔連通于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相流道和所述分散相流道中的至少一者設有沿流動方向內徑減小的變徑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包括一待輸液腔和包圍所述待輸液腔的加熱部件;所述注射泵與所述微流控芯片之間設有一轉接組件;所述轉接組件包括至少一轉接頭、連續相管和保溫管;所述轉接頭具有一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保溫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管路連通于所述加熱部件;所述保溫管一端連通于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連通于加熱介質容器;所述連續相管設于所述保溫管內,且一端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另一端在穿過所述第二接口后伸出所述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待輸液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包括一待輸液腔和包圍所述待輸液腔的加熱部件;所述注射泵與所述微流控芯片之間設有一轉接組件;所述轉接組件包括第一轉接頭、第二轉接頭、連續相管和保溫管;所述第一轉接頭具有一第一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第一保溫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一對所述轉接頭中的第二轉接頭具有一第二保溫腔,以及連通所述第二保溫腔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管路連通于所述加熱部件;所述保溫管一端連通于所述第二接口,另一端連通于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管路連通于加熱介質容器;所述連續相管設于所述保溫管內,且一端在穿過所述第二接口后伸出所述第一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待輸液腔;另一端在穿過所述第四接口后伸出所述第二保溫腔并連通于所述微流控芯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清潔單元;所述清潔單元包括一清潔管和連通所述清潔管的至少一清潔口,所述至少一清潔口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清水單元;所述清水單元包括一清水管和連通所述清水管的至少一清水口,所述至少一清水口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被實施為多個;多個所述微流控芯片均管路連通于所述至少一注射泵。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和所述微流控芯片均被實施為多個;每個所述微流控芯片均管路連通于其中一個所述注射泵。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的數量不大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