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長焰煤的配煤控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配煤煉焦過程中,配合煤的粒徑是影響焦炭質量的因素之一。現代焦化理論認為,炭化過程中,煤粒間并不是互熔成均一的焦塊,而是通過煤粒間的界面反應,鍵合而連接起來的。如果粒度過大,則難以相互結合;如果粒度過小,則會增加煤粒的比表面積。在添加長焰煤配煤煉焦過程中,使得配合煤中惰性物質增加,即增加了非活性粒子,其粒度過大或過小對焦炭質量的影響會更為明顯。因此對粒度的控制是長焰煤配煤煉焦的關鍵技術特性。
在煉焦行業的粒度控制以小于3mm所占的比例即細度來表征煤的粒度范圍,對于常規煉焦配煤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但對于沒有粘結特性的長焰煤而言,由于其對焦炭質量的影響幅度更大,僅通過細度來控制,會造成焦炭質量的波動,需要對長焰煤的粒度進行更為精確的控制。之前只所以沒有對粒度更為精確的控制,主要原因是長焰煤直接配煤技術沒有大范圍的應用,以往認為長焰煤直接配煤會對焦炭質量產生較大影響,而沒有重視粒度的精確控制;其二是對粒度控制方法缺乏手段,由于破碎工藝一般為先配后粉工藝,即先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統一進行破碎,這樣造成對單一煤種(如長焰煤)的粒度分級缺乏監控手段。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主要解決目前長焰煤配煤時缺乏對粒度精確控制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引入了煤巖檢測技術,實現對長焰煤的分級控制,減少長焰煤配煤對焦炭質量的影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長焰煤進行預破碎及二次破 碎處理,然后通過煤巖檢測,分析長焰煤最終的破碎分級比例,使長焰煤分級比例控制在以下范圍內:①長焰煤粒度O 0.5mm比例在20 35%必長焰煤粒度在0.5mm 3_比例在40 50% !③長焰煤粒度在3_ 20_比例在20 35%。
一定量煤的比表面積隨著粒度的減小而迅速擴大,即當煤的粒度小于0.5mm時,需要消耗更多的粘結性物質。通過試驗發現,小于0.5mm的粒度增加會使得配煤粘結性能迅速下降。這是由于配合煤煉焦過程中粘結性煤應充分發揮其活性離子的粘結作用,弱粘結性煤作為非活性粒子應承擔松弛收縮力的作用,如果過細粉碎不僅降低粘結煤的活性粒子作用,而且增加非活性粒子的比表面積,兩者均使煤料的粘結性降低,故必須控制煤料該粒度的下限。粒度3-20_是普通煉焦煤粒度控制的一個范圍。
上述煤巖檢測是指首先將配合煤篩分分級,從而得到配合煤各級別比例(al、a2和a3),將各級別煤粒制樣進行煤巖檢測分析,得到長焰煤占全布煉焦煤的比例(bl、b2和b3),從而得到長焰煤各級別的比例(Cl和c2)。
上述al、a2和a3是通過機械篩分得到的配合煤粒度在O 0.5mm、0.5mm 3_和3mm 20mm比例。上述bl、b2和b3。其中bl是al粒度等級的煤粉反射率檢測得到反射率分布在0.4 0.6所占的百分比例,即為al粒度等級的煤粉中長焰煤的比例;b2是a2粒度等級的煤粉反射率檢測得到反射率分布在0.4 0.6所占的百分比例,即為a2粒度等級的煤粉中長焰煤的比例山3是a3粒度等級的煤粉反射率檢測得到反射率分布在0.4 0.6所占的百分比例,即為a3粒度等級的煤粉中長焰煤的比例。上述Cl和c2,分別代表各粒度等級長焰煤占總體長焰煤的比例,即Cl為長焰煤粒度O 0.5mm比例,c2為長焰煤粒度在0.5 3_比例,c3為長焰煤粒度在3 20_比例。根據上述al、a2和a3以及bl、b2和b3計算得到。
cl= (alXbl) / (al Xbl+a2Xb2+a3Xb3) XlOO ;c2= (a2Xb2) / (al Xbl+a2Xb2+a3Xb3) XlOO ;c3= (a3Xb3) / (al Xbl+a2Xb2+a3Xb3) X 100。
當各級別不能滿足要求時,需要調整預粉碎破碎(錘式破碎機)的轉速或調整錘頭之間的距離,或調整二次破碎的轉速或錘頭之間距離,以達到技術要求。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提出了粒度分級控制方法,對長焰煤進行精確的控制,避免了長焰煤粒度控制的盲目性;2、采用煤巖檢測技術對長焰煤進行分級檢測,突破了混煤后難以檢測其粒度分布的瓶頸;3、長焰煤粒度分布控制方法,有利于長焰煤的混合均勻化,有利于長焰煤配煤煉焦的順利進行。
具體實施方式
破碎后配合煤方案煤巖粒度分級:首先將配合煤篩分分級,從而得到配合煤各級別比例從小到大依次為(al、a2和a3),分別將各級別煤粒制樣進行煤巖檢測分析,得到長焰煤占該分級煉焦煤的比例(bl 、b2和b3),從而得到長焰煤實際各級別的比例(Cl、c2和c3)。
采用錘式破碎機對配煤進行破碎,對配煤進行分級檢測,并對兩個配煤應用6m頂裝焦爐進行生產,結焦時間20h,對得到兩個焦炭質量進行檢測,得到數據如表I所示。
表I中對5個實施例和2個對比例進行了分析,實施例的細度分別從為74.5%、76.6%,82.0%、80.1%、79.6%,76.1%和79.9%,即在74-82%的常用細度范圍之內。實施例中,通過分級粒度分析可以得到Cl分別為21.9%,25.4%,28.8%、31.1%和34.3%,在20-35%的范圍之內;而c2分別為45.0%、47.8%, 49.2%, 47.5%和42.4%,在40-50%的范圍之內。通過以上的生產焦爐進行煉焦生產,所得到的焦炭質量中,焦炭反應后強度分別為65.5%,64.3%、65.5%,65.6%和66.2%,即保持在大于64%的較高水平,焦炭DI轉鼓強度分別為87.7%、87.5%,87.0%、89.7%和87.1%,即轉鼓強度大于86%的較高水平。
對比例中,通過分級粒度分析可以得到Cl分別為37.9%和43.7%,在20_35%的范圍之外;而c2分別為39.1%和37.0%,在40-50%的范圍之外。通過以上的生產焦爐進行煉焦生產,所得到的焦炭質量中,焦炭反應后強度分別為62.1%和62.0%,即焦炭反應后強度出現了下降,焦炭DI轉鼓強度分別為83.2%和82.5%、即轉鼓強度也出現了下降。
通過實施例和對比例的煉焦生產可以看出,通過傳統細度控制方法沒有差別的配煤,而煉焦后其焦炭質量卻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通過分級檢測技術突破了傳統的認識,找到了焦炭質量變化的原因。通過對長焰煤的分級檢測,來控制長焰煤粒度比例Cl和c2,進而控制c3,實現了更科學合理的配煤,得到了質量穩定的焦炭。
權利要求
1.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對長焰煤進行預破碎及二次破碎處理,然后通過煤巖檢測,分析長焰煤最終的破碎分級比例,使長焰煤分級比例控制在以下范圍內:①長焰煤粒度O 0.5mm比例在20 35%,②長焰煤粒度在0.5mm 3mm比例在40 50%, ③長焰煤粒度在3_ 20_比例在20 3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長焰煤的配煤控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主要解決目前長焰煤配煤時缺乏對粒度精確控制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長焰煤粒度分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長焰煤進行預破碎及二次破碎處理,然后通過煤巖檢測,分析長焰煤最終的破碎分級比例,使長焰煤分級比例控制在以下范圍內①長焰煤粒度0~0.5mm比例在20~35%,②長焰煤粒度在0.5mm~3mm比例在40~50%,③長焰煤粒度在3mm~20mm比例在20~35%。本發明引入了煤巖檢測技術,實現對長焰煤的分級控制,減少長焰煤配煤對焦炭質量的影響。
文檔編號C10B57/00GK103205270SQ20121000663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任學延, 王金柱, 張文成, 王春花 申請人: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