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工業潤滑劑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工業潤滑脂。
技術背景:
潤滑脂是由一種或多種稠化劑和一種或多種潤滑液體所組成的一種具有塑性的潤滑劑。首先出現在工礦企業中俗稱“黃油”的潤滑脂,即是用脂肪酸鈣稠化石油潤滑油而成。隨著生產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潤滑脂不斷出現,不僅基礎油不限于石油潤滑油,稠化劑也包括了一些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主要特點是保持高溫、高壓、高負載、低速、和沖擊負荷的工礦條件下,使相互接觸相對運動的表面保持良好的粘附性,不易流失或被擠掉,同時還具有密封和供給設備簡單、機械結構簡單等優點。由于潤滑脂具有一些其他潤滑油所沒有的特性,因此廣泛地應用于工、農、交通運輸及國防工業。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業潤滑脂,具有高粘度指數、耐用、抗水能力大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
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基礎油85~95份,稠化劑3~5份,添加劑3~5份,填料3~5份。
優選地,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基礎油90~95份,稠化劑4~5份,添加劑3~4份,填料3~4份。
更優選地,一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基礎油90份,稠化劑4份,添加劑3份,填料3份。
優選地,所述的稠化劑為硅膠、復合鋰基潤滑脂、復合磺酸鈣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的添加劑為丁二酰亞胺、硫化烷基酚、堿性金屬磺酸鈉三者的混合物。丁二酰亞胺作為分散劑,借助極性基團的吸附與油泥和煙灰結合,防止其聚集,保持分散在油中。硫化烷基酚可以中斷氧化反應初期的自由鏈反應或分解過氧化物,終止自由基反應,從而延緩潤滑油的氧化。堿性金屬磺酸鈉屬于極 性化合物,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力,能在金屬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緊密的吸附膜以隔絕水分、潮氣和酸性物質的侵蝕;防銹劑還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從而起到防銹的作用。能防止非鐵金屬表面腐蝕和鐵類金屬表面銹蝕。
優選地,所述的填料為石墨、二硫化鉬和碳黑,可以提高潤滑脂抵抗流失和增強潤滑的能力。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可以在-50℃~150℃之間使用;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防銹性,可以在潮濕和與水接觸的機械部件上使用;具有高粘度指數;耐用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硅油、聚α-烯烴的混合物90份,硅膠、復合鋰基潤滑脂的混合物4份,丁二酰亞胺、硫化烷基酚、堿性金屬磺酸鈉的混合物3份,石墨、二硫化鉬的混合物3份。
實施例2
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聚α-烯烴、聚亞烷基的混合物85份,復合鋰基潤滑脂、復合磺酸鈣的混合物3份,丁二酰亞胺、硫化烷基酚、堿性金屬磺酸鈉的混合物3份,二硫化鉬和碳黑的混合物3份。
實施例3
一種工業潤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硅油、聚α-烯烴、聚亞烷基二醇的混合物95份,硅膠、復合鋰基潤滑脂、復合磺酸鈣的混合物5份,丁二酰亞胺、硫化烷基酚、堿性金屬磺酸鈉的混合物5份,石墨、二硫化鉬和碳黑的混合物5份。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