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加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切削液是一種用在金屬切削、磨加工過程中,用來冷卻和潤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業用液體,切削液由多種超強功能助劑經科學復合配伍而成,同時具備良好的冷卻性能、潤滑性能、防銹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釋特點。克服了傳統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難稀釋、防銹效果差的的毛病,對車床漆也無不良影響,適用于黑色金屬的切削及磨加工,屬當前最領先的磨削產品。切削液各項指標均優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卻、清洗、防銹等特點,并且具備無毒、無味、對人體無侵蝕、對設備不腐蝕、對環境不污染等特點。
為了節約成本,切削液一般都會回收利用,但是,使用過的切削液中都含有一定的污染物。污染切削液的物質主要是金屬粉末、砂礫細粉等固體雜質和浮油。切削液如果不進行處理,會易堵塞管路;損壞泵的密封;增大刀具磨損;影響加工質量;使切削液中的某些成分失效,酸敗分解;產生粘稠物,導致管路和噴嘴堵塞;浮油還會使切削液系統的某些材料膨脹變形,干擾了切削液的乳化平衡,使切削液失去穩定性;阻擋了切削液和空氣的接觸,導致切削液缺氧,使厭氧菌快速繁殖,加速切削液的變質。而厭氧菌是切削液黑臭的罪魁禍首,因為厭氧菌會分解出氨、硫化氫等難聞刺鼻的氣體,同時分解出的有機酸使切削液的PH值下降,并與鐵反應,使切削液呈現灰黑色。
授權公告號CN202438881U(授權公告日2012年9月19日)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切削液過濾消毒一體機,包括一管路,管路上依次串聯有吸液泵、過濾儲槽、增壓泵和臭氧滅菌機;所述臭氧滅菌機包括有臭氧發生器,所述臭氧發生器的臭氧出氣管與所述過濾儲槽相連。在使用臭氧對切削液消毒的過程中,臭氧將從過濾儲槽直接排出,由于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對人體是有害的,允許人們接觸的臭氧濃度不大于0.2mg/m3,臭氧直接排出不但污染環境,還會對操作者造成危害;并且在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削液溫度較高,會使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氣,削弱了臭氧的殺菌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切削液回收裝置,以提升臭氧在切削液中的殺菌效果,并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本方案中的切削液回收裝置,包括臭氧發生裝置、泵送系統、過濾裝置、冷卻管、殺菌罐和分解罐,所述分解罐置于殺菌罐上方,冷卻管和過濾裝置位于分解罐和殺菌罐之間,冷卻管與過濾裝置連通,冷卻管上設有散熱翅片和出液管,散熱翅片延伸至分解罐中,出液管與殺菌罐連通;殺菌罐底部固定有橡膠氣囊,橡膠氣囊表面均布有若干直徑小于0.5mm的通孔,橡膠氣囊的直徑與殺菌罐底面相等,臭氧發生裝置與橡膠氣囊連通;殺菌罐側壁的中部設有閥門,泵送系統包括入口和出口,入口與閥門連通,出口與分解罐連通,并且出口朝向散熱翅片,分解罐底部設有排出閥。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及有益效果為:將切削過程中已使用切削液排入過濾裝置中,過濾裝置將切削液中的鐵屑過濾,過濾后的切削液進入冷卻管中,冷卻管通過散熱翅片進行散熱,將切削液冷卻至室溫,而其余熱量則散失到散熱翅片上,使散熱翅片升溫。冷卻后的切削液通過出液管進入到殺菌罐中。啟動臭氧發生裝置產生臭氧,臭氧進入到橡膠氣囊中,由于橡膠氣囊上設有小于0.5mm的通孔,臭氧通過通孔逸出到殺菌罐中,由于橡膠氣囊采用橡膠材質,且通孔小于0.5mm,橡膠氣囊膨脹后只有臭氧氣體從內向外通過通孔,而切削液液體則因通孔太小且橡膠具有膨脹密閉作用而無法從外向內進入橡膠氣囊中。又由于通孔均布在橡膠氣囊上,臭氧形成氣泡均勻地散失到殺菌罐中的切削液中,對切削液進行殺菌。并且,閥門位于殺菌罐的側壁的中部上,因此殺菌罐內從閥門處氣液分層,液面下為被殺菌的切削液,液面上為集聚的臭氧,切削液中的臭氧和液面上的臭氧持續對切削液進行殺菌,由于切削液已被冷卻至了室溫,不會使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氣,保證臭氧有足夠的時間對切削液進行殺菌,提升臭氧在切削液中的殺菌效果。啟動泵送系統,將超過閥門高度的切削液泵送到分解罐中,切削液進入分解罐后,散熱翅片上的熱量使切削液溫度上升,臭氧被升高的溫度加速分解成氧氣,從而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進一步,所述分解罐內設有加熱裝置。臭氧在100℃時分解非常劇烈,利用加熱裝置將切削液加熱至沸騰,能夠快速將分解罐內的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氣。同時,高溫還能殺滅切削液內的其他細菌。
進一步,所述分解罐為密封的罐,分解罐上設有排氣閥,排氣閥連接有集氣裝置。利用集氣裝置將分解罐內產生的氧氣收集起來,以進行再利用。
進一步,所述散熱翅片由純銅制成。純銅的導熱效率高,有利于將冷卻管內的熱量傳導至分解罐內。
進一步,所述冷卻管與所述殺菌罐之間設有隔熱層。防止冷卻管內的熱量傳遞至殺菌罐內,一是為了避免熱量的散失而浪費,保證熱量往散熱翅片上傳遞;二是避免熱量傳遞到殺菌罐內而使殺菌罐升溫,避免臭氧過快地分解。
進一步,所述冷卻管呈S形分布。延長切削液流經冷卻管的路徑,保證切削液的熱量被充分地傳遞到散熱翅片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切削液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電解式臭氧發生器1、水泵2、水管3、過濾器4、冷卻管5、殺菌罐6、分解罐7、石棉板8、散熱翅片9、出液管10、橡膠氣囊11、閥門12、排出閥13、電熱盤14、排氣閥15、氣瓶16、切削液17。
實施例切削液17回收裝置基本如附圖1所示:包括電解式臭氧發生器1、水泵2、水管3、過濾器4、S形的冷卻管5、殺菌罐6和分解罐7,所述分解罐7置于殺菌罐6上方,冷卻管5和過濾器4位于分解罐7和殺菌罐6之間,冷卻管5與殺菌罐6之間設有石棉板8,冷卻管5與過濾裝置連通,冷卻管5上設有純銅的散熱翅片9和出液管10,散熱翅片9延伸至分解罐7中,出液管10與殺菌罐6連通;殺菌罐6底部固定有橡膠氣囊11,橡膠氣囊11表面陣列有直徑為0.3mm的通孔,橡膠氣囊11的直徑與殺菌罐6底面相等,電解式臭氧發生器1與橡膠氣囊11連通;殺菌罐6側壁的中部設有閥門12,水管3連通水泵2的入口和出口,入口與閥門12連通,出口與分解罐7連通,并且出口朝向散熱翅片9,分解罐7底部設有排出閥13;分解罐7內設有電熱盤14;分解罐7為密封的罐,分解罐7上設有排氣閥15,排氣閥15連接有氣瓶16。
將切削過程中已使用切削液17排入過濾器4中,過濾器4將切削液17中的鐵屑過濾,過濾后的切削液17進入S形的冷卻管5中,冷卻管5通過純銅的散熱翅片9進行散熱,散熱冷卻后的切削液17冷卻至室溫,而熱量則因石棉板8的隔熱只能散失到散熱翅片9上,使散熱翅片9升溫。冷卻后的切削液17通過出液管10進入到殺菌罐6中。啟動電解式臭氧發生器1產生臭氧氣體,臭氧氣體進入到橡膠氣囊11中,臭氧氣體使橡膠氣囊11膨脹后,通過通孔逸出到殺菌罐6中,對切削液17進行殺菌。并且,閥門12位于殺菌罐6的側壁的中部上,因此殺菌罐6內從閥門12處氣液分層,液面下為被殺菌的切削液17,液面上為集聚的臭氧,切削液17中的臭氧和液面上的臭氧持續對切削液17進行殺菌,由于切削液17已被冷卻至了室溫,不會使臭氧快速分解成氧氣,保證臭氧有足夠的時間對切削液17進行殺菌,提升臭氧在切削液17中的殺菌效果。啟動水泵2,將超過閥門12高度的切削液17泵送到分解罐7中,切削液17進入分解罐7后,散熱翅片9上的熱量使切削液17溫度上升,臭氧被升高的溫度加速分解成氧氣,從而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打開排出閥13,即可排出分解罐7內的切削液17,即可將切削液17進行再利用。氧氣集聚在分解罐7內切削液17的上方,打開排氣閥15,即可將氧氣排入集氣瓶16中,以進行再利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