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風電葉片制作領域,涉及一種風電葉片。
背景技術:
在我國,風力機大型化發展趨勢已經確立。隨著葉片長度的不斷增加,葉片運輸困難、道路交通管制以及運輸成本增加等問題很快凸現,一方面,出于安全考慮,世界各國鐵路、公路管理部門對運載貨物的長度、高度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如: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長度在幾十米或更長,這些都屬于超限范圍;另一方面,我國風電場分布非常廣泛,很多地方偏遠、交通不便,建造風電場時大型葉片運輸成本非常高昂,有些地區甚至根本無法送達。大葉片運輸問題將成為我國風能發展的一個棘手問題,葉片分段設計、制造極大地解決此問題,而分段葉片制造過程中如何裝配最為關鍵,現有技術中的金屬連接筒體增大了葉片的重量,復合層強度不高不利于分段葉片的制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電葉片,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金屬連接筒體增大葉片重量及復合層強度不高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風電葉片,包括至少兩段葉片段,葉片段包括葉根段和葉尖段,各葉片段之間設置連接裝置連接成一個葉片整體,在分段連接處鋪設預埋件下加強層,由至少5層復合層相互對接和搭接組成,分段連接處鋪設尾緣加強層;在預埋件下加強層上設置預埋件,預埋件包括連接裝置、楔形條和梁帽,連接裝置至少設置2組,相鄰兩組連接裝置中的螺栓套和光套正反向設置,光套尾端設置扳手空間,螺栓套和扳手空間尾端設置楔形條,楔形條上搭接梁帽;連接裝置上設置預埋件上加強層,由至少5層復合層相互對接和搭接組成;連接裝置通過螺栓總成連接葉根段和葉尖段,螺栓總成一端與螺栓套連接,另一端穿過光套并固定。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預埋件下加強層的復合層包括至少3層單軸向布和至少2層三軸向布,在單軸向布層間加鋪三軸向布,單軸向布弦向對接,三軸向布弦向搭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預埋件上加強層的復合層包括至少3層單軸向布和至少2層雙軸向布,在單軸向布層間加鋪雙軸向布,單軸向布弦向對接,雙軸向布弦向搭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螺栓套和光套間的間隙設置楔形條。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楔形條和梁帽的搭接面設置加強層。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尾緣加強層近似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光套與扳手空間的設計,使結構更加緊湊。
2、在分段葉片葉尖段和葉根段連接區域采用梁帽與楔形條搭接的一體化設計,降低兩者的鋪層厚度,保障葉片剛度光順過渡,避免鋪層在楔形條尾部的突然遞減以及由此導致的局部疲勞強度的顯著下降,提高了分段連接處復合材料的的疲勞強度,同時降低了葉片的重量。
3、在分段處兩個梁帽之間,采用復合層弦向拼接加強,并在層間適當加入復合材料鋪層,既能夠保證吸注時樹脂能夠均勻滲透,同時增加了分段處的扭轉剛度,還能有效保障葉片分段連接處局部載荷的順利傳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風電葉片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葉片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預埋件之下加強層鋪設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分段連接處PVC楔形條和梁帽搭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預埋件之上加強層鋪設示意圖。
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葉根段;2、葉尖段;3、預埋件下加強層;4、預埋件上加強層;5、單軸向布;6、雙軸向布;7三軸向布;8、尾緣加強層;9、楔形條;10、梁帽;11、螺栓套;12、光套;13、扳手空間;14、螺栓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下述單軸向布、雙軸向布和三軸向布均在市場商購。
一種風電葉片,如圖1所示,包括至少兩段葉片段,葉片段包括葉根段1和葉尖段2,各葉片段之間設置連接裝置連接成一個葉片整體,在分段連接處鋪設預埋件下加強層3,由至少5層復合層相互對接和搭接組成,5層復合層包括至少3層單軸向布5和至少2層三軸向布7,在單軸向布5層間加鋪三軸向布7,單軸向布3弦向對接,三軸向布7弦向搭接,分段連接處鋪設近似三角形的尾緣加強層8;在預埋件下加強層3上設置預埋件,預埋件包括連接裝置、楔形條9和梁帽10,連接裝置至少設置2組,相鄰兩組連接裝置中的螺栓套11和光套12正反向設置,光套12尾端設置扳手空間13,螺栓套11和光套12間的間隙設置玻璃鋼材質的楔形條9,螺栓套11和扳手空間13尾端設置PVC材質的楔形條9,該楔形條9上搭接梁帽10,且楔形條9和梁帽10的搭接面設置單軸向布加強層;連接裝置上設置預埋件上加強層4,由至少5層復合層相互對接和搭接組成,5層復合層包括至少3層單軸向布5和至少2層雙軸向布6,在單軸向布5層間加鋪雙軸向布6,單軸向布5弦向對接,雙軸向布6弦向搭接;連接裝置通過螺栓總成14連接葉根段1和葉尖段2,螺栓總成14一端與螺栓套11連接,另一端穿過光套12后采用螺母固定,完成葉片的連接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