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樁。
背景技術:
混凝土樁是建筑地基基礎最重要的部分,不僅僅承載上部建筑物,還需保證上部建筑物的穩定性。近年來較多的混凝土樁被應用于各種基礎工程中。由于混凝土樁一般為工廠預制或現場澆筑,采用振動法或離心法成型。目前工廠預制的混凝土樁外表面比較光滑,與土體的摩擦力較低,造成單樁樁長偏長,從而致使工程用樁量居高不下,造成工程造價偏高。而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樁存在質量難以控制、對環境污染較大、成型周期較長、綜合
費用較聞等。另一方面,目前混凝土樁與承臺基礎、柱、梁的連接一般采用混凝土樁內腔插入鋼筋骨架籠后再采用混凝土進行填芯的方法,由于混凝土樁的內壁比較光滑,填芯混凝土與內壁的粘結強度較差,容易使鋼筋混凝土填芯被拔出,從而導致混凝土樁從承臺基礎、柱、梁中分離,從而引發工程質量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外表面與土體摩擦力大、應用過程中填芯不易拔出的混凝土樁。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樁,包括鋼筋骨架籠、由混凝土澆筑鋼筋骨架籠而形成的中空混凝土柱體、設置在混凝土柱體兩端頭的防護套和固定設置在防護套上且高出防護套的至少一根的緊固鋼筋;所述的鋼筋骨架籠包括鋼筋和固定鋼筋的箍筋;所述的混凝土柱體的外表面設置有異形槽。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緊固鋼筋外露的端頭呈擴大頭狀。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緊固鋼筋與鋼筋為一個整體。目的減少加工工藝步驟,節約成本。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異形槽呈凸柱狀。增加混凝土樁外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與土體的摩擦力增強。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異形槽呈凹槽狀。增加混凝土樁外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與土體的摩擦力增強。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混凝土柱體的橫向截面呈圓環狀或外方內圓狀或外方內多邊形狀或外圓內多變形狀。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異形槽的橫向截面呈凸圓弧狀或凸矩形狀或凸梯形狀。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異形槽的橫向截面呈凹矩形狀或凹梯形狀。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鋼筋的兩端頭均設置有固筋頭;固筋頭均與設置在混凝土柱體兩端頭的防護套相連。增強混凝土柱體與土體的粘接性,使得粘接的更牢靠,使用壽命增強。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固筋頭的形狀為多邊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I、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混凝土樁能夠提高樁身與土體的摩擦力50%以上,確保樁體與土體的粘結力,有效的節約了樁的使用量,節約了工程造價。2、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混凝土樁能夠確保混凝土樁體與承臺基礎連接的質量,有效的避免樁體內腔的鋼筋混凝土填芯被拔出,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大減少工程安全隱患。3、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混凝土樁能夠提高混凝土樁體與承臺基礎連接的抗彎性能和抗剪性。 4、由于本發明所述的混凝土樁是在工廠進行生產,混凝土強度達到C80以上,遠高于混凝土灌注樁等樁型,樁身質量可靠,單樁承載力高,抗彎性能好,運輸方便,施工快捷。5、本發明適用范圍廣,即可用于僅承受豎向抗壓荷載作用的工程中,還可用于承受豎向抗拔荷載作用和承受水平抗彎荷載作用的工程中,造價低于其他樁基材料,如混凝土灌注粧等。通過多個現場工程實踐與觀察表明,本發明所述的混凝土樁是可行的,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樁體與土體的摩擦力,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樁體從承臺基礎拔出的危險。通過連接方法完成的樁基礎和結構構件均滿足工程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圖3是圖I的B-B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鋼筋骨架籠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應用實施例圖。其中1、混凝土柱體,11、異形槽,3、鋼筋骨架籠,31、箍筋,32、鋼筋,322、固筋頭,4、防護套,5、緊固鋼筋。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附圖I-圖5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一種混凝土樁,包括混凝土柱體I、鋼筋骨架籠3、箍筋31、鋼筋32、防護套4、緊固鋼筋5如圖I、圖2、圖3所示。箍筋31纏繞著鋼筋32形成鋼筋骨架籠3,混凝土澆筑鋼筋骨架籠3形成了混凝土柱體I ;混凝土柱體I呈中空狀;防護套4設置在混凝土柱體I的兩端;緊固鋼筋5固定安裝在混凝土柱體I的兩端的防護套4上,防護套4上設置有安裝滑槽,使得緊固鋼筋5很容易的安裝到防護套4上。緊固鋼筋5的外露端即沒有安裝到防護套4上的另一端的端頭成擴大頭狀。設置成擴大頭狀是為了增強在使用過程中混凝土樁體與承臺基礎、柱和梁連接時,混凝土柱體的填芯不易被拔出,使得混凝土樁體與承臺基礎、柱和梁的連接更牢靠,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緊固鋼筋5與鋼筋32也可以制作成一體,使得鋼筋骨架籠3中的鋼筋32突出澆筑成的混凝土柱體1,這樣能有效地減少加工工藝步驟,節約成本。鋼筋32的兩端頭均設置有固筋頭322,固筋頭322均與防護套4相連,設置固筋頭322的目的有效地增強混凝土柱體I與土體的粘接能力。固筋頭322的形狀可以制作成任一形狀的多邊形,可以為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等等;并且其形狀還可以作成蘑菇狀、棱弧狀等其他形狀如圖4所示。混凝土柱體I的外表面上設有異形槽11,異形槽11加工成凸柱狀時其橫截面可以為凸圓弧狀或凸矩形狀或凸梯形狀。橫截面為體圓弧狀是,其弧度為1° 180°,數量為I 100條,間距為5mnTl4000mm,厚度為5mm 2000mm,寬度為5mm 2000mm,與水平線的夾角為46°、0°。且異形槽11也可以加工成凹槽狀,其凹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凹矩形狀或凹梯形狀等等。混凝土柱體I的橫向截面可以為圓環狀、外方內圓狀、外方內多邊形狀和外圓內多變形狀等其他形狀。
本發明的一個具體應用實施例 本發明的混凝土樁橫截面呈外圓內圓狀如圖5所示,混凝土樁體I長15m,鋼筋骨架籠3的鋼筋32的規格為12根直徑10. 7mm,混凝土樁體I的外徑為520臟,內徑為290mm ;其混凝土柱體的外表面設置的異形槽11為凸柱狀,其異形槽11截面呈圓弧狀,弧度為150°,數量為30條,間距為400mm,厚度為50mm,寬度為50mm,與水平線的夾角為60° ;緊固鋼筋5的長度為lm,緊固鋼筋5的數量為6根。在使用時,本混凝土樁與承臺相固定時,將6根長度為Im的緊固鋼筋5伸入到承臺內同時在混凝土樁體I的內腔內設置有鋼筋,利用混凝土將設置在混凝土樁體I的內腔內設置有鋼筋澆筑形成填芯同時將緊固鋼筋5與承臺澆筑成一個整體。從而實現了混凝土樁與承臺的連接。本發明的混凝土樁有效的避免樁體內腔的鋼筋混凝土填芯被拔出,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大減少工程安全隱患。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包括鋼筋骨架籠(3)、由混凝土澆筑鋼筋骨架籠(3)而形成的中空混凝土柱體(I )、設置在混凝土柱體(I)兩端頭的防護套(4)和固定設置在防護套(4)上且高出防護套(4)的至少一根的緊固鋼筋(5);所述的鋼筋骨架籠(3)包括鋼筋(32)和固定鋼筋(32)的箍筋(31);所述的混凝土柱體(I)的外表面設置有異形槽(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緊固鋼筋(5)外露的端頭呈擴大頭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緊固鋼筋(5)與鋼筋(32)為一個整體。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異形槽(11)呈凸柱 狀。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異形槽(11)呈凹槽狀。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柱體(I)的橫向截面呈圓環狀或外方內圓狀或外方內多邊形狀或外圓內多變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異形槽(11)的橫向截面呈凸圓弧狀或凸矩形狀或凹梯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異形槽(11)的橫向截面呈凹矩形狀或凹梯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32)的兩端頭均設置有固筋頭(322);固筋頭(322)均與設置在混凝土柱體(I)兩端頭的防護套(4)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筋頭(322)的形狀為多邊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樁,包括鋼筋骨架籠(3)、由混凝土澆筑鋼筋骨架籠而形成的中空混凝土柱體(1)、設置在混凝土柱體兩端頭的防護套(4)和固定設置在防護套上且高出防護套的至少一根的緊固鋼筋(5);所述的鋼筋骨架籠包括鋼筋(32)和固定鋼筋(32)的箍筋(31);緊固鋼筋外露的端頭呈擴大頭狀;所述的混凝土柱體的外表面設置有異形槽(11)。優點能夠提高樁身與土體的摩擦力50%以上,確保樁體與土體的粘結力,有效的節約了樁的使用量,節約了工程造價。能夠確保混凝土樁體與承臺基礎連接的質量,有效的避免樁體內腔的鋼筋混凝土填芯被拔出,避免了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大減少工程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E02D5/60GK102852138SQ20121036357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陳芳斌, 陳巧 申請人:句容長江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