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模評價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于雙液法調剖的物模穩壓評價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在開展雙液法調剖物理模擬實驗時,一種堵劑注入完畢后,再切換注入另一種堵劑時,需要先把第一種堵劑的注入泵停掉,再啟動第二種堵劑的注入泵。由于停泵和開泵時的壓力波動,容易造成第二種堵劑注入的起始階段壓力呈現突然上升又回落的現象,導致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時出現誤差,降低了物模模擬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雙液法調剖的物模穩壓評價裝置,避免了注入第二種堵劑的初始階段出現壓力突然升高又回落的現象。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雙液法調剖的物模穩壓評價裝置,包括巖心管、注入泵、中間容器并聯組、連通切換閥,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的始端連接注入泵,而末端連接連通切換閥進口閥門,所述連通切換閥末端再連接巖心管始端。
所述巖心管末端連接量筒入口端。
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與連通切換閥之間用連接中間容器管線進行連接。
所述連通切換閥和巖心管之間用連接巖心管管線進行連接。
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至少設置相并聯的兩個中間容器。
所述中間容器內部設置活塞。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只需要開關閥門即可實現注入堵劑的切換,改變了以往在開展雙液法調剖的物理模擬實驗時堵劑切換注入過程中由于停泵和開泵造成的壓力波動現象,保障了注入流程的壓力穩定,提高了物理模擬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適合在實驗室開展雙液法調剖的物模實驗時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雙液法調剖的物模穩壓評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局部放大圖。
圖中:1.注入泵;2.中間容器;3.活塞;4.連通切換閥;5.巖心管;6.量筒;7.連接中間容器管線;8.閥門;9.連接巖心管管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據圖1-2,一種適用于雙液法調剖的物模穩壓評價裝置,包括巖心管5、注入泵1、中間容器并聯組、連通切換閥4,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的始端連接注入泵,而末端連接連通切換閥進口閥門8,所述連通切換閥末端再連接巖心管始端。所述巖心管末端連接量筒6入口端。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與連通切換閥之間用連接中間容器管線7進行連接。所述連通切換閥和巖心管之間用連接巖心管管線9進行連接。所述中間容器并聯組至少設置相并聯的兩個中間容器2。所述中間容器內部設置活塞3。
在注入第一種堵劑時,注入泵1打開,通過中間容器2中的活塞3來驅動堵劑經過連通切換閥4和連接巖心管管線9進入巖心管5中,第一種堵劑注入完畢后,準備注入第二種堵劑時,通過打開和關閉連接中間容器管線7上不同堵劑對應的閥門8,關閉第一種堵劑的流通閥門,打開第二種堵劑的流通閥門,使第二種堵劑經過連通切換閥4和連接巖心管管線9進入巖心管5中,從而實現雙液法調剖時不同堵劑注入的切換,保障注入系統的壓力平穩。該裝置的應用省去了切換堵劑注入時停泵和開的流程,只需要通過開關連通切換閥就能實現堵劑注入的切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