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下施工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下鉆孔設備結構簡單,缺少用于固定成型的部件,鉆孔后,容易造成坍塌,成孔率低,而且鉆孔設備中的驅動馬達作業時產生的機械震動較大,影響其相鄰構件作業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一種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水下施工打孔裝置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開發。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作業效率高的水下施工打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下施工打孔裝置,包括固定底座、支架、橫梁、氣缸、活塞桿、馬達、固定套筒、固定螺栓、減震墊、減震空腔、減震彈簧、鉆桿、定形套筒、排污孔。
所述橫梁通過支架固定設置在固定底座的頂端,所述橫梁的底端固定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的底端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活塞桿,所述馬達的頂端焊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套接在活塞桿的底端,所述固定螺栓將固定套筒固定在活塞桿外部。
所述馬達與活塞桿之間設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套在固定套筒內,所述減震墊內設有若干減震空腔,任一減震空腔內設有減震彈簧。
所述鉆桿通過聯軸器連接在馬達的輸出軸上,所述鉆桿的外部套接有定形套筒,所述鉆桿的尖銳鉆頭延伸至定形套筒的外部,所述鉆桿、定形套筒之間留有空隙,所述定形套筒的頂端設有排污孔。
所述減震墊采用橡膠材質。
定形套筒可拆卸的固定在馬達的底端。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下鉆孔的作業更加方便;具有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等優點。
2、減震墊具有良好隔震的作用,可延長氣缸的使用壽命,提高本裝置作業的穩定性。
3、套筒可起到定型的作用,防止成孔坍塌,鉆桿上的螺紋可起到輸送的作用,將泥沙從排污孔輸送出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底座,2-支架,3-橫梁,4-氣缸,5-活塞桿,6-馬達,7-固定套筒,8-固定螺栓,9-減震墊,10-減震空腔,11-減震彈簧,12-鉆桿,13-定形套筒,14-排污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下施工打孔裝置,包括固定底座1、支架2、橫梁3、氣缸4、活塞桿5、馬達6、固定套筒7、固定螺栓8、減震墊9、減震空腔10、減震彈簧11、鉆桿12、定形套筒13、排污孔14。
橫梁3通過支架2固定設置在固定底座1的頂端,橫梁3的底端固定設有氣缸4,氣缸4的底端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活塞桿5,馬達6的頂端焊接有固定套筒7,固定套筒7套接在活塞桿5的底端,固定螺栓8將固定套筒7固定在活塞桿5外部。
馬達6與活塞桿5之間設有減震墊9,減震墊9內設有若干減震空腔10,任一減震空腔10內設有減震彈簧11。
鉆桿12通過聯軸器連接在馬達6的輸出軸上,鉆桿12的外部套接有定形套筒13,鉆桿12的尖銳鉆頭延伸至定形套筒13的外部,鉆桿12、定形套筒13之間留有空隙,定形套筒13的頂端設有排污孔14。
所述減震墊9采用橡膠材質。
定形套筒13可拆卸的固定在馬達6的底端。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使用時,將固定底座1固定在水面下或水面上的固定面上,活塞桿5在氣缸4的作用下,向下伸展,帶動馬達6向下運動,可完成鉆孔作業,馬達6驅動鉆桿12轉動,鉆孔作業時產生的淤泥沿著鉆桿12上的螺紋經過鉆桿12、定形套筒13間的空隙從排污孔14排出,定形套筒13可起到固定孔周泥沙的作用,防止鉆孔坍塌。
減震墊9具有良好的隔震作用,可有效吸收馬達6作業時產生的機械震動,降低其震動對活塞桿5造成的影響,延長氣缸4的使用壽命。
完成鉆孔作業后,可將定形套筒13拆卸下來,使其留在孔內,進行一段時間的定形,提高成孔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