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鹽穴儲氣,尤其涉及一種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
背景技術:
1、目前,鹽穴儲氣庫多是采用水溶造腔的方式建造而成,即通過井眼將淡水注入到地下上千米深的鹽層中,再返出飽和鹵水到地面,不斷溶蝕出一個空間巨大的鹽穴,由于對于陸相湖泊沉積的鹽相而言,鹽穴內的不溶物夾層數量多、雜質含量高,水溶造腔過程中大量的不溶物從鹽層中釋放出來,并快速堆積在腔底形成沉渣層,而沉渣層的存在導致鹽穴的底部鹽層來不及充分溶蝕就被沉渣掩埋,往往導致鹽穴底部鹽層溶蝕程度低,鹽穴底部直徑小,空間體積小,嚴重影響儲集空間體積,目前的造腔理論認為,巖鹽表面一旦被沉渣覆蓋后,沉渣將阻止巖鹽表面飽和鹵水的擴散和流動,巖鹽將不再繼續溶解,因此,對于實際鹽穴中被沉渣掩埋的下部鹽層,普遍認為無法繼續溶腔擴容,無人提出繼續造腔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便,且可順利對底部沉積有沉渣層的鹽穴底部進行擴腔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用以對現有的儲存有儲備氣體的鹽穴儲氣庫進行擴容,包括如下步驟:
3、步驟1:經鹽穴的井眼處下入一根具有單向閥的注水管,通過所述注水管向儲氣庫內注水,直至將鹽穴內注滿,以將所述鹽穴內儲存的儲備氣體從所述鹽穴的井眼處排空;
4、步驟2:在所述鹽穴旁鉆取一口排鹵井,所述排鹵井的下端鉆進至與所述鹽穴底部相通;
5、步驟3:將所述注水管繼續下入至鹽穴底部的沉渣層內,直至所述注水管的下端靠近所述鹽穴底壁即可;
6、步驟4:經所述鹽穴的井眼處向所述鹽穴內注入儲備氣體,并由所述排鹵井溢出鹵水,直至將所述鹽穴內的液面下壓至靠近所述沉渣層的上端,即可停止注入儲備氣體并憋壓;
7、步驟5:繼續利用注水管持續向所述鹽穴內注水以對鹽穴下端被沉渣層掩蓋的腔壁進行擴腔,且在注水過程中鹽穴底部的鹵水持續的經所述排鹵井溢出,直至完成鹽穴二次溶腔擴容作業;
8、步驟6:待鹽穴底部擴腔完成后,將所述注水管取出或切斷,并通過鹽穴的井眼處繼續注入儲備氣體,并將鹽穴內液面下壓至靠近所述鹽穴的底部,且在注氣過程中,鹵水經所述排鹵井溢出,直至完成注氣排鹵作業。
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1中所述注水管的下端設置有井下動力鉆具。
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3中所述注水管下入過程中需注水以驅動所述井下動力鉆具在沉渣層中鉆進,且在鉆進過程中所述鹽穴內的鹵水經所述排鹵井溢出。
11、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儲備氣體為天然氣、氦氣、氫氣或壓縮空氣。
12、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鹵井為水平井或定向井。
13、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排鹵井底部裸眼段位置處設置有用以測量溢出鹵水密度的密度計。
1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3中需預先經井眼處向鹽穴內加入阻溶劑以在所述鹽穴內液面上形成一層阻溶層。
1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阻溶劑為柴油。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該方式,可對鹽穴底部被沉渣掩埋的腔體進行溶腔擴容,從而使得鹽穴總體積明顯增加,另外,在擴容過程中,可使得沉渣層內部形成交錯分布的孔隙,而孔隙內也可儲存儲備氣體,從而鹽穴總的儲氣利用空間更大,利用率更高。
1.一種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用以對現有的儲存有儲備氣體的鹽穴(1)儲氣庫進行擴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注水管(2)的下端設置有井下動力鉆具(2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注水管(2)下入過程中需注水以驅動所述井下動力鉆具(22)在沉渣層(11)中鉆進,且在鉆進過程中所述鹽穴(1)內的鹵水經所述排鹵井(3)溢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備氣體為天然氣、氦氣、氫氣或壓縮空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鹵井(3)為水平井或定向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鹵井(3)底部裸眼段位置處設置有用以測量溢出鹵水密度的密度計(3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需預先經井眼處向鹽穴(1)內加入阻溶劑以在所述鹽穴(1)內液面上形成一層阻溶層(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鹽穴儲氣庫二次溶腔擴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溶劑為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