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煤礦降塵,具體為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1、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qū)開采煤炭資源的區(qū)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我國絕大部分煤礦屬于井工煤礦,煤礦范圍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關設施的很大區(qū)域,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
2、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完成開采的煤炭會通過輸送帶從煤礦中運輸出來,在輸送帶對煤礦的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揚塵的情況,會通過降塵裝置在運輸過程中進行噴灑操作,這樣的操作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塵效果,但在實際的使用中依然存在以下的不足;
3、煤礦的區(qū)域往往伴隨著大量的灰塵,在降塵裝置不使用時,這些雜質灰塵容易堵塞噴灑頭,進而影響后續(xù)的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包括傳輸帶,還包括:
3、設置在所述傳輸帶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有豎板,所述豎板另一端的背面貫穿設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連通有若干噴霧頭;
4、設置在所述豎板表面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栓接有齒輪盤,所述齒輪盤的表面嚙合有弧形齒輪,所述弧形齒輪的內部與固定管一端的表面活動連接;
5、固定在所述弧形齒輪一側的防護板,且防護板的內側設置有用于對噴霧頭進行疏通的疏通結構;
6、設置在所述底座頂部后方的噴灑機構,所述噴灑機構通過連接管與固定管的一端相連通;
7、設置在所述豎板背面兩側的夾板,所述豎板的內部轉動連接有雙向螺桿,所述雙向螺桿表面的兩側均螺紋連接有活動塊,且活動塊的一側與夾板的一側相固定,所述豎板的表面設置有用于帶動雙向螺桿進行旋轉的施力結構。
8、優(yōu)選的,所述疏通結構包括固定在防護板一側前后方的電動推桿、固定在電動推桿輸出端的推板以及固定在推板另一側的若干插頭。
9、優(yōu)選的,所述施力結構包括設置在豎板表面的搖把、固定在搖把背面的旋轉桿、固定在旋轉桿另一端的第一錐形齒輪以及固定在雙向螺桿表面的第二錐形齒輪,所述第一錐形齒輪的另一側與第二錐形齒輪之間相嚙合。
10、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管另一端的表面活動連接有活動盤,所述活動盤的一側與防護板的一側相固定。
11、優(yōu)選的,所述活動塊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表面與豎板的內部滑動連接。
12、優(yōu)選的,所述插頭的數量與噴霧頭的數量相同,且它們之間一一對應。
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實用新型通過齒輪盤與弧形齒輪之間的相互嚙合,能夠帶動防護板進行旋轉,使得防護板能夠對噴霧頭處進行遮擋,防止噴霧頭處被堵塞,同時通過疏通結構的設置,還方便對噴霧頭處進行疏通處理,進而方便后續(xù)更好地進行噴霧降塵。
15、2、本實用新型通過雙向螺桿與上下兩個活動塊之間的相互嚙合,能夠帶動上下兩個夾板向相向的一側進行移動,從而方便對不同尺寸的傳輸帶進行夾住固定,進而提高后續(xù)該裝置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1.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包括傳輸帶(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結構(10)包括固定在防護板(9)一側前后方的電動推桿(101)、固定在電動推桿(101)輸出端的推板(102)以及固定在推板(102)另一側的若干插頭(10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結構(16)包括設置在豎板(3)表面的搖把(161)、固定在搖把(161)背面的旋轉桿(162)、固定在旋轉桿(162)另一端的第一錐形齒輪(163)以及固定在雙向螺桿(14)表面的第二錐形齒輪(164),所述第一錐形齒輪(163)的另一側與第二錐形齒輪(164)之間相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4)另一端的表面活動連接有活動盤(11),所述活動盤(11)的一側與防護板(9)的一側相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15)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7),所述限位塊(17)的表面與豎板(3)的內部滑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露天煤礦開采用新型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103)的數量與噴霧頭(5)的數量相同,且它們之間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