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隧道施工部件,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
背景技術:
1、隧道施工過程中,根據隧道施工原則和標準,初期支護措施質量決定了隧道整體穩定性,而初期支護措施則包括隧道鎖腳錨桿施工角度控制裝置。
2、現有的大多數循環利用的隧道鎖腳錨桿施工角度控制器裝置使用時,一般是將工字鋼直接插入到該角度控制器裝置內側,再通過鉆機將錨桿穿過導向套筒鉆入到隧道巖層內部,其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施工過程中工字鋼存在不同的寬度尺寸,現有的角度控制器裝置不方便進行調節,需要額外采購不同安裝間距的部件,費時費力;二是現有角度控制器裝置沒有設計相應的減震組件,導致在鉆錨桿過程中,角度控制器裝置與工字鋼之前震動過大,造成角度控制器裝置磨損,嚴重影響到角度控制器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該裝置通過設計可調節的安裝螺栓以及減震組件結構,一方面可以用于安裝不同寬度的工字鋼。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鉆錨桿過程中裝置的震動磨損,延長裝置重復使用壽命。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包括橫截面為凹形的支座,所述的支座的凹形區域內部豎向穿過工字鋼,所述的支座兩側面均焊接固定有傾斜的導向套筒,所述的導向套筒內部穿過鎖腳錨桿,所述的支座上端邊緣以及下端邊緣外圍加工有向外延長的加強筋板,其中位于下端邊緣的加強筋板前端兩側均開設有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內部穿過減震插桿,所述的減震插桿下端尖銳并插入到隧道巖層內部且所述的減震插桿位于加強筋板上方和下方的桿身上均設有擋板,所述的擋板與加強筋板之間均設有減震彈簧,所述的減震插桿上端之間還設有伸縮彈簧桿。
4、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加強筋板左右橫向段中間位置處均向外設有螺柱,所述的螺柱上通過螺母固定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包括橫向段和豎向段,其中卡板的橫向段表面設有通孔且橫向段兩側均設有卡條,所述的卡條貼合在工字鋼兩側凸起部區域,其中卡板的豎向段嵌入到工字鋼兩側凹陷部區域。
5、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支座兩側面上下端均對稱加工有通槽,所述的通槽中間為矩形且兩端均為半圓形,所述的通槽之間穿過螺栓,所述的螺栓將支座固定在工字鋼上,所述的螺栓根據工字鋼寬度在通槽橫向區域調節安裝。
6、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加強筋板上的通孔直徑尺寸大于減震插桿直徑尺寸。
7、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卡板分別卡裝在支座與工字鋼之間間隙位置處。
8、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中間為矩形且兩端均為半圓形的通槽結構,可以方便螺栓的前后調節,進而適應不同寬度尺寸工字鋼的安裝,節約了安裝工時;
10、本實用新型中設計了減震插桿、伸縮彈簧桿結構,可以對鉆錨桿時的產生的震動進行消能,減少支座受到的磨損,同時,設計了特殊形狀的卡板結構,對支座和工字鋼進行限位,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裝穩定性。
1.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包括橫截面為凹形的支座,所述的支座的凹形區域內部豎向穿過工字鋼,所述的支座兩側面均焊接固定有傾斜的導向套筒,所述的導向套筒內部穿過鎖腳錨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上端邊緣以及下端邊緣外圍加工有向外延長的加強筋板,其中位于下端邊緣的加強筋板前端兩側均開設有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內部穿過減震插桿,所述的減震插桿下端尖銳并插入到隧道巖層內部且所述的減震插桿位于加強筋板上方和下方的桿身上均設有擋板,所述的擋板與加強筋板之間均設有減震彈簧,所述的減震插桿上端之間還設有伸縮彈簧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板左右橫向段中間位置處均向外設有螺柱,所述的螺柱上通過螺母固定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包括橫向段和豎向段,其中卡板的橫向段表面設有通孔且橫向段兩側均設有卡條,所述的卡條貼合在工字鋼兩側凸起部區域,其中卡板的豎向段嵌入到工字鋼兩側凹陷部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兩側面上下端均對稱加工有通槽,所述的通槽中間為矩形且兩端均為半圓形,所述的通槽之間穿過螺栓,所述的螺栓將支座固定在工字鋼上,所述的螺栓根據工字鋼寬度在通槽橫向區域調節安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板上的通孔直徑尺寸大于減震插桿直徑尺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鎖腳錨桿角度控制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分別卡裝在支座與工字鋼之間間隙位置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