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礦井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1、在礦井建設和生產期間,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可能通過各種通道涌入井下,這些涌入礦井內的水統稱礦井涌水。礦井涌水量的大小及涌人狀態直接影響礦井的建設和生產。排水系統作為礦山生產的八大系統之一,可以將礦井涌水及時地排送至地面,為井下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我們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有力保障。但是,自動排水控制裝置在使用時不能夠根據井下涌水情況進行排泄容量的調節,故在進行使用時操作相對繁瑣,從而影響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工作效率的問題。
2、為此,提出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以解決上述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3、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裝設有第一電磁鐵,方便了把所述第一電磁鐵裝設在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所述殼體的內部滑動配合有泡沫,方便了所述泡沫在所述殼體的內部滑動,所述泡沫的一側裝設有一個第二電磁鐵、兩個連接口,方便了把所述第二電磁鐵、所述連接口裝設在所述泡沫的一側,所述第一電磁鐵與所述第二電磁鐵磁性配合,方便了所述第一電磁鐵與所述第二電磁鐵磁性配合;
4、裝設在所述殼體一側的水泵,方便了把所述水泵裝設在所述殼體的一側,所述水泵的一側裝設有連接器,方便了把所述連接器裝設在所述水泵的一側,所述連接器與所述連接口電性配合,方便了所述連接器與所述連接口電性配合。
5、可選的,所述殼體的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水泵的輸入端裝設有進水管,方便了把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裝設在所述水泵的輸入端上,方便了所述進水管的一端通過所述通孔裝設在所述殼體的一側,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裝設在所述通孔的內部,所述水泵的輸出端裝設有出水管,方便了把所述出水管裝設在所述水泵的輸出端上,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內部裝設有導向桿,方便了所述導向桿通過所述導向槽裝設在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所述第一電磁鐵裝設在所述導向桿上,方便了把所述第一電磁鐵裝設在所述導向桿上。
6、可選的,所述泡沫上裝設有導向塊,方便了把所述導向塊裝設在所述泡沫上,所述導向塊位于所述導向槽的內部,方便了所述導向塊在所述導向槽的內部滑動,提高了所述導向塊在滑動時的穩定性,所述導向塊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導向槽,所述導向桿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的內部,方便了所述導向塊通過所述第一導向槽在所述導向桿上滑動,所述第二電磁鐵裝設在所述導向塊的上側,方便了把所述第二電磁鐵裝設在所述導向塊的上側,所述第二電磁鐵位于所述導向槽的內部,所述第二電磁鐵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導向槽,所述導向桿位于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內部,方便了所述第二電磁鐵通過所述第二導向槽在所述導向桿上滑動,提高了所述第二電磁鐵在滑動時的穩定性,所述泡沫上裝設有電池包,所述電池包與所述連接口電性連接。
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下所述的所有優點:
8、設置的泡沫,以使泡沫在水的作用下帶動連接口電性配合在連接器上,以實現啟動水泵把殼體內部積累的水流抽出去,減少了殼體內部有水流積累的問題,方便了對殼體內部的水流進行自動排水處理,提高了水泵使用過程中工作效率。
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1.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一側開設有通孔(104),所述水泵(2)的輸入端裝設有進水管(201),所述進水管(201)的一端裝設在所述通孔(104)的內部,所述水泵(2)的輸出端裝設有出水管(2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導向槽(101),所述導向槽(101)的內部裝設有導向桿(102),所述第一電磁鐵(103)裝設在所述導向桿(10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3)上裝設有導向塊(301),所述導向塊(301)位于所述導向槽(101)的內部,所述導向塊(301)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導向槽(302),所述導向桿(102)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302)的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磁鐵(303)裝設在所述導向塊(301)的上側,所述第二電磁鐵(303)位于所述導向槽(101)的內部,所述第二電磁鐵(303)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導向槽(304),所述導向桿(102)位于所述第二導向槽(304)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井下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3)上裝設有電池包,所述電池包與所述連接口(305)電性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