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于調節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離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的結構,特別是離心泵中的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葉輪為開式或者半開式的離心泵,在離心泵的泵殼內安裝有前襯板,前襯板 與葉輪之間的間隙必須保持在0. 5 0. 7mm的范圍內,以保證泵在運轉時的水力性能。在現 有技術中,所述間隙的大小是由墊在前襯板與泵殼之間的密封墊片的多少以及密封墊片的 厚度來決定的。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在調整間隙的過程中為了更換不同厚度、不同數量的密 封墊片,必須反復拆裝前襯板,非常麻煩,而且因前襯板的磨損,離心泵每工作一段時間就 需要重新調整前襯板與葉輪的間隙,而每次調整都要反復拆裝前襯板,由此必然降低離心 泵的工作效率,拖慢離心泵使用者的生產進度,最終增加離心泵使用者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調節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離心泵。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心泵包括泵殼以及安裝在泵殼內的前襯板,特別地,前 襯板與泵殼之間以雙頭螺栓連接,雙頭螺栓的一端與前襯板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泵殼壁 面上的通孔伸出至泵殼外并且與螺母連接,在雙頭螺栓上固定有一圈凸臺,當所述螺母旋 緊后,凸臺緊密壓在泵殼內壁上并且將所述的泵殼壁面上的通孔密封遮蓋。調節前襯板與 葉輪之間的間隙時,先松開上述的螺母,然后轉動雙頭螺栓即可改變前襯板與葉輪之間的 間隙,調整后重新旋緊螺母即完成間隙的調整。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無需拆卸前襯板即可 調整前襯板與葉輪之間的間隙,非常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不但方便了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調整,節省了離心泵在裝配 和維護上所花費的工時和成本,降低裝配難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與現有離心泵采用的通 過更換密封墊片來階梯式改變間隙的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連續改變間隙的大 小,使調整精度進一步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l,離心泵包括泵殼1以及安裝在泵殼內的前襯板2。前襯板2與泵殼1之 間依靠雙頭螺栓3連接。 一般可用三到四顆雙頭螺栓3來連接前襯板2和泵殼1,所有雙頭 螺栓3圍繞前襯板2的中軸線(也就是葉輪7的中軸線)均勻環部在泵殼1上。同時參見 圖2,雙頭螺栓3的一端與前襯板2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泵殼壁面上的通孔4伸出至泵殼外并且與螺母5連接。在雙頭螺栓3上固定有一圈凸臺6。凸臺6與雙頭螺栓3的固定方 式可以是焊接,但最好采用凸臺6與雙頭螺栓3整體成型的固定方式。當螺母5旋緊后,凸 臺6緊壓在泵殼1的內壁上并且將通孔4密封遮蓋。調節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詳細過程是 這樣的先松開所有雙頭螺栓上的螺母5,然后依次轉動各顆雙頭螺栓3,直至前襯板2頂緊 在葉輪7上,接著依次反向轉動各顆雙頭螺栓3,根據雙頭螺栓3與前襯板2螺紋連接的螺 距,以及所需達到的間隙大小計算出反向轉動雙頭螺栓3的角度,例如假設螺距為1. 5mm, 所需達到的間隙為0. 5mm,則應依次反向轉動各顆雙頭螺栓120°即可達到所需的間隙要 求;最后重新旋緊所有雙頭螺栓上的螺母5即完成間隙調整,在旋緊螺母5的時候應該用工 具夾住雙頭螺栓3以防雙頭螺栓再次轉動。從上述調整過程可見,本實用新型無需拆卸前 襯板2即可調整前襯板2與葉輪7之間的間隙,非常方便。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本實施例還在雙頭螺栓3的伸出至泵殼外的一 端整體成型有螺帽8。用扳手等工具夾住螺帽8就可以很方便地轉動雙頭螺栓3以及在旋 緊螺母5的時候限制雙頭螺栓3的轉動。此外,為了使凸臺6對泵殼壁面上的通孔4密封 得更嚴密,本實施例還在凸臺6的面向泵殼內壁的端面上嵌有密封圈9。
權利要求便于調節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離心泵,包括泵殼以及安裝在泵殼內的前襯板,其特征是前襯板與泵殼之間以雙頭螺栓連接,雙頭螺栓的一端與前襯板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泵殼壁面上的通孔伸出至泵殼外并且與螺母螺紋連接,在雙頭螺栓上固定有一圈凸臺,當所述螺母旋緊后,凸臺緊壓在泵殼內壁上并且將所述的泵殼壁面上的通孔密封遮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泵,其特征是在所述雙頭螺栓的伸出至泵殼外的一端整 體成型有螺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泵,其特征是在所述凸臺的面向泵殼內壁的端面上嵌有 密封圈。
專利摘要便于調節前襯板與葉輪間隙的離心泵,包括泵殼以及安裝在泵殼內的前襯板,其主要特點在于前襯板與泵殼之間以雙頭螺栓連接,雙頭螺栓的一端與前襯板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泵殼壁面上的通孔伸出至泵殼外并且與螺母螺紋連接,在雙頭螺栓上固定有一圈凸臺,當所述螺母旋緊后,凸臺緊壓在泵殼內壁上并且將所述的泵殼壁面上的通孔密封遮蓋。本實用新型利用雙頭螺栓來調節前襯板與葉輪之間的間隙,調整間隙時無需拆卸前襯板,非常方便。此外,與現有離心泵采用的通過更換密封墊片來階梯式改變間隙的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連續改變間隙的大小,使調整精度進一步提高。
文檔編號F04D1/00GK201437781SQ200920058140
公開日2010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5日
發明者蔡文增, 鄒禮生 申請人:佛山市肯富來安德里茲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