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攜式打氣筒,包括具有氣流通道的筒體,筒體上設有將氣流通道分隔成第一氣腔與第二氣腔的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外部空氣通過第一單向閥向第一氣腔單向連通設置,第一氣腔通過第二單向閥向第二氣腔單向連通設置,筒體上還設有能夠使得外部空氣通過第一單向閥進入第一氣腔中的空氣壓縮機構,通過手動來驅動空氣壓縮機構工作,可使得外部空氣壓縮后經第一氣腔進入第二氣腔,繼而通過出氣管路充入待充氣的裝置中。該打氣筒結構簡單,其體積小,便于攜帶與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便攜式打氣筒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打氣筒,特別是一種便攜式打氣筒。
[0003]【背景技術】
[0004]打氣筒,也稱之為空氣泵,用以注入或補充各種輪胎和一些球類所需的空氣。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打氣筒,不外乎于一筒體內設置活塞推進壓縮空氣,采用人力抽拉,通過氣嘴向輪胎或球內充入空氣。此類打氣筒因帶有較長的筒體,不方便攜帶。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便于攜帶的便攜式打氣筒。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打氣筒,所述打氣筒包括具有氣流通道的筒體,所述筒體上設有將所述氣流通道分隔成第一氣腔與第二氣腔的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外部空氣通過所述第一單向閥向所述第一氣腔單向連通設置,所述第一氣腔通過所述第二單向閥向所述第二氣腔單向連通設置,所述筒體上還設有能夠使得外部空氣通過所述第一單向閥進入所述第一氣腔中的空氣壓縮機構,所述空氣壓縮機構包括設于所述筒體上與所述第一氣腔相連通的活塞腔、可移動地設于所述活塞腔中的活塞、用于提供所述活塞沿移動方向彈性回復力的彈簧,所述空氣壓縮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腔中移動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筒體上且所述操作件按壓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筒體上還設有用于與所述第二氣腔相連通的出氣管路。
[0008]優選地,所述筒體上還設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氣腔內壓力的溢流閥。
[0009]優選地,所述筒體呈L形設置,所述筒體具有豎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活塞設于所述豎直部上,所述操作件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水平部上,且所述操作件抵壓在所述活塞上。
[0010]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操作件為操作把手。
[0011]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的便攜式打氣筒,通過按壓操作件可驅動空氣壓縮機構,進而使得外部空氣壓縮后經第一氣腔進入第二氣腔,繼而通過出氣管路充入待充氣的裝置中。該打氣筒結構簡單,其體積小,便于攜帶與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便攜式打氣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便攜式打氣筒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筒體;11、第一單向閥;12、第一氣腔;13、第二單向閥;14、第二氣腔;15、溢流閥;2、空氣壓縮機構;21、活塞;22、彈簧;23、操作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0014]實施例1
參見圖1所示的便攜式打氣筒,包括具有氣流通道的筒體1,筒體I上設有將氣流通道分隔成第一氣腔12與第二氣腔14的第一單向閥11、第二單向閥13和溢流閥15,外部空氣通過第一單向閥11向第一氣腔12單向連通設置,第一氣腔12通過第二單向閥13向第二氣腔14單向連通設置,溢流閥15則用于第二氣腔14內氣壓超過特定值時來溢流泄壓。
[0015]參見圖1所示,筒體I上還設有能夠使得外部空氣通過所述第一單向閥11進入所述第一氣腔12中的空氣壓縮機構2,該空氣壓縮機構2包括設于筒體I上與第一氣腔12相連通的活塞腔、可移動地設于活塞腔中的活塞21、用于提供活塞21沿移動方向彈性回復力的彈簧22,該空氣壓縮機構2還包括用于驅動活塞21在活塞腔中移動的操作件23,該操作件23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筒體I上,其另一端按壓在活塞21的外端上。
[0016]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中的操作件為操作把手23,打氣時通過握持操作把手23驅動其旋轉,操作把手23按壓活塞21使得活塞21克服彈簧22的彈性力在活塞腔中移動,從而將外界的空氣鼓入第一氣腔12中,第一氣腔12中的壓力不斷增大,則第一氣腔12中的氣體通過第二單向閥13進入第二氣腔14內。
[0017]參見圖1所示,筒體I上還設有用于與第二氣腔14相連通的出氣管路,打氣時,在出氣管路內插設氣嘴,即可通過氣嘴將筒體I內的壓縮氣體充入待充氣的輪胎或球體內。
[0018]實施例2
參見圖2所示的便攜式打氣筒,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主要在于筒體I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筒體I呈L形設置,該筒體I具有豎直部和水平部,活塞21設于豎直部上,操作把手23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水平部上,這樣的設置更為美觀,便于操作者握持。
[0019]綜上,本發明的便攜式打氣筒,其中通過按壓操作把手23即可完成打氣操作,該打氣筒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并且易于攜帶。
[0020]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氣筒包括具有氣流通道的筒體,所述筒體上設有將所述氣流通道分隔成第一氣腔與第二氣腔的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外部空氣通過所述第一單向閥向所述第一氣腔單向連通設置,所述第一氣腔通過所述第二單向閥向所述第二氣腔單向連通設置,所述筒體上還設有能夠使得外部空氣通過所述第一單向閥進入所述第一氣腔中的空氣壓縮機構,所述空氣壓縮機構包括設于所述筒體上與所述第一氣腔相連通的活塞腔、可移動地設于所述活塞腔中的活塞、用于提供所述活塞沿移動方向彈性回復力的彈簧,所述空氣壓縮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腔中移動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筒體上且所述操作件按壓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筒體上還設有用于與所述第二氣腔相連通的出氣管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上還設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氣腔內壓力的溢流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呈L形設置,所述筒體具有豎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活塞設于所述豎直部上,所述操作件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水平部上,且所述操作件抵壓在所述活塞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為操作把手。
【文檔編號】F04B33/00GK103967746SQ201410232639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王明娣, 竇云霞, 王傳洋, 孫立寧 申請人: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