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力臂動力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產生機械動力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液壓力臂動力機。
背景技術:
目前產生機械動力的裝置主要是內燃發動機,內燃發動機以柴油、汽油為動力源,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內燃發動機尚存在如下缺陷或不足1、結構復雜,故障繁 多;2、耗油、耗資;3排放有害廢物量大,嚴重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節 能環保的液壓力臂動力機。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底座、游梁、支架、前連桿、后連桿、動力配重、動力配重支撐、 動力輸出輪、配重橋架、連接軸承、后連桿配重、液壓缸、支撐軸承和配重箱。所述游梁的尾 端順次與后連桿、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相連接,配重橋架中間設有后連桿配重,后連桿配重下 安裝有液壓缸;所述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為一體,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的交接點上安裝有支撐 軸承;所述游梁的前端順次與前連桿、動力配重及動力配重支撐相連接,動力配重與動力配 重支撐相連接部位,動力配重的軸上安裝有動力輸出輪。其中,所述動力配重為曲軸狀結構。所述配重箱為箱式或框架式結構,其中安裝有 配重件。所述后連桿配重為整塊式或條塊式結構。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故障率低、節 能環保及動力輸出能力大的優點。
四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配重箱結構示意圖;圖4是配重橋架及后連桿配重結構示意圖;圖5為后連桿配重與液壓缸連接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圖2,一種液壓力臂動力機,包括底座1、游梁7、支架5、前連桿6、后連桿 8、動力配重2、動力配重支撐3、動力輸出輪4、配重橋架9、連接軸承11、后連桿配重10、液 壓缸14、支撐軸承13和配重箱12。游梁7的尾端順次與后連桿8、配重橋架9及配重箱12 相連接,配重橋架9中間設有后連桿配重10,后連桿配重10下安裝有液壓缸14 ;配重橋架 9及配重箱12為一體,配重橋架9及配重箱12的交接點上安裝有支撐軸承13 ;游梁7的前 端順次與前連桿6、動力配重2及動力配重支撐3相連接,動力配重2與動力配重支撐3相連接部位,動力配重2的軸上安裝有動力輸出輪4。動力配重為曲軸狀結構。參照圖3,配重箱12為箱式或框架式結構,其中安裝有配重件13,并由螺栓15固定。參照圖4,后連桿配重10為整塊式或條塊式結構,并由螺栓15固定在配重橋架9上,配重橋架9上部的橫梁上設有連接軸承11。參照圖5,后連桿配重10的底部通過連接軸承11與液壓缸14相連接。本發明在應用時,可利用多種方式驅動液壓缸14,如采用電動機、柴油機、汽油 機等;本裝置的動力輸出輪4可帶動設備做工,如發電等。
權利要求
一種液壓力臂動力機,包括底座、游梁、支架、前連桿、后連桿、動力配重、動力配重支撐、動力輸出輪、配重橋架、連接軸承、后連桿配重、液壓缸、支撐軸承和配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梁的尾端順次與后連桿、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相連接,配重橋架中間設有后連桿配重,后連桿配重下安裝有液壓缸;所述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為一體,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的交接點上安裝有支撐軸承;所述游梁的前端順次與前連桿、動力配重及動力配重支撐相連接,動力配重與動力配重支撐相連接部位,動力配重的軸上安裝有動力輸出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力臂動力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配重為曲軸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力臂動力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為箱式或框架式結構,其中安裝有配重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力臂動力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連桿配重為整塊式或條塊式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液壓力臂動力機,包括底座、游梁、支架、前連桿、后連桿、動力配重、動力配重支撐、動力輸出輪、配重橋架、連接軸承、后連桿配重、液壓缸、支撐軸承和配重箱。所述游梁的尾端順次與后連桿、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相連接,配重橋架中間設有后連桿配重,后連桿配重下安裝有液壓缸;所述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為一體,配重橋架及配重箱的交接點上安裝有支撐軸承;所述游梁的前端順次與前連桿、動力配重及動力配重支撐相連接,動力配重與動力配重支撐相連接部位,動力配重的軸上安裝有動力輸出輪。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故障率低、節能環保及動力輸出能力大的優點。
文檔編號F15B15/00GK101839266SQ20101017225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3日
發明者張燕潔, 張榮友 申請人:張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