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洗碗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離心式葉輪和具有其的洗碗機。
背景技術:
葉輪是泵的核心部件,是工作效率的主要影響素。在特定工況下,如果葉輪設計不好就會在泵入口和葉片處產生水力損失和間隙損失,葉輪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即閉式葉輪、半開式葉輪、開式葉輪,其中閉式葉輪的泵效率最佳,半開式葉輪為其次,開式葉輪的泵效率最差;在加熱介質的工況下閉式葉輪的抗汽蝕性能最好,其次為半開式葉輪,最后為開式葉輪;而從生產加工工藝的難易成度來講,閉式葉輪加工最難,半開式葉輪其次,而開式葉輪的加工工藝最簡單。
在相關技術中,應用于洗碗機的加熱泵葉輪的設計都是基于普通泵的結構設計,基本都采用塑料材質,一般采用三種方式,第一種為開式葉輪,第二種是半開葉輪,第三種采用閉式葉輪,若采用開式葉輪形式泵效率最低,不符合節能降耗要求;采用半開式葉輪泵效率較低,其產生的軸向力最大,對軸承使用壽命影響比較大;采用閉式葉輪不能對帶有加熱盤的泵殼進行有效的熱交換,及加工成型比較困難。而且針對泵殼上無加熱盤的設計,葉輪的后蓋板與葉輪中心線的角度一般控制在10度以下,來達到葉輪的效率性能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離心式葉輪,該離心式葉輪的加工方便、生產效率高、結構簡單、緊湊、連接可靠。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離心式葉輪的洗碗機。
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包括:輪轂、輪盤、多個葉片和蓋板,所述輪盤設在所述輪轂上且形成沿所述輪轂的周向延伸的環形,多個所述葉片設在所述輪盤上且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所述蓋板罩設在所述多個葉片上且與每個所述葉片鉚接相連。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通過在輪盤的周向方向上間隔地布置有多個葉片,蓋板罩設在多個葉片上,并與每個葉片鉚接相連,與傳統的閉式葉輪相比,該葉輪的組合式設計不僅使得加工過程方便,裝配工序簡單,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且蓋板與每個葉片的鉚接相連,實現蓋板與每個葉片的緊密連接,結構更加簡單、緊湊,增強了結構的可靠性,表面保持平整光滑,外形美觀。該離心式葉輪的加工方便、生產效率高、結構簡單、緊湊、連接可靠。
另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蓋板上設有多個沿其周向間隔開且與多個所述葉片位置對應的鉚接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鉚接槽為錐形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蓋板形成沿所述輪盤的周向延伸的環形,所述蓋板包括:第一蓋板部和第二蓋板部,所述第一蓋板部沿所述輪盤的軸向延伸,所述第二蓋板部沿所述輪盤的徑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蓋板部的內端與所述第一蓋板部的一端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蓋板部與所述第二蓋板部之間的夾角為9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蓋板、所述輪盤以及相鄰兩個所述葉片之間限定出流道,所述流道具有進口端和出口端,且所述第二蓋板部與所述輪盤在所述輪轂的軸向上的距離從所述進口端至所述出口端逐漸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輪盤形成弧形板,且所述輪盤的正對所述第二蓋板部的一側表面相對于所述第二蓋板部傾斜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輪盤的正對所述第二蓋板部的一側表面與垂直于所述輪轂的中心軸線的假想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β,10°≤β≤2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多個所述葉片與所述輪盤一體成型。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洗碗機,包括根據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離心式葉輪。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
100:葉輪;
10:輪轂;10a:進口端;10b:出口端;
20:輪盤;
30:葉片;
40:蓋板;40a:鉚接槽;
41:第一蓋板部;42:第二蓋板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下面首先結合附圖1和附圖2具體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包括輪轂10、輪盤20、多個葉片30和蓋板40。具體而言,輪盤20設在輪轂10上且形成沿輪轂10的周向延伸的環形,多個葉片30設在輪盤20上且沿其周向間隔開布置,蓋板40罩設在多個葉片30上且與每個葉片30鉚接相連。
換言之,該離心式葉輪100主要由輪轂10、輪盤20、多個葉片30和蓋板40組成,在輪轂10上布置有輪盤20,輪盤20沿著輪轂10的周向延伸形成環形,即輪盤20在輪轂10的周向上呈環形布置,在輪盤20上設置有多個葉片30,多個葉片30在輪盤20的周向上呈渦旋狀布置,在輪盤20的前側設置有蓋板40,即葉片30位于蓋板40與輪盤20之間,流體可以流入蓋板40與輪盤20之間,通過葉輪100的高速旋轉,將流體甩出葉輪100外。
進一步地,蓋板40包覆住多個葉片30,蓋板40與每個葉片30分別通過鉚接連接方式相連,從而實現葉片30與蓋板40的可靠連接,使得葉片30與蓋板40的裝配工序簡單,連接過程方便,結構可靠、穩定,且該連接方式可以保證蓋板40的前表面平整光滑,外形美觀。
由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通過在輪盤20的周向方向上間隔地布置有多個葉片30,蓋板40罩設在多個葉片30上,并與每個葉片30鉚接相連,與傳統的閉式葉輪100相比,該葉輪100的組合式設計不僅使得加工過程方便,裝配工序簡單,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且蓋板40與每個葉片30的鉚接相連,實現蓋板40與每個葉片30的緊密連接,結構更加簡單、緊湊,增強了結構的可靠性,表面保持平整光滑,外形美觀。該離心式葉輪100的加工方便、生產效率高、結構簡單、緊湊、連接可靠。
可選地,蓋板40上設有多個沿其周向間隔開且與多個葉片30位置對應的鉚接槽40a,也就是說,在蓋板40上布置有多個鉚接槽40a,多個鉚接槽40a在蓋板40的周向上均勻間隔地排布,鉚接槽40a的位置與葉片30的位置一一對應,即一個鉚接槽40a對應連接一個葉片30,且鉚接槽40a的數量與葉片30的數量相等,以實現鉚接槽40a與葉片30的對應連接。
優選地,鉚接槽40a為錐形槽,鉚接槽40a在蓋板40上沿著輪轂10的軸向(如圖1所示的前后方向)貫通,鉚接槽40a在蓋板40的前后方向上形成為錐形槽,即錐形槽沿著蓋板40的厚度方向貫通,錐形槽在蓋板40的前側壁上的開口尺寸大于蓋板40的后側壁上的開口尺寸,也就是說,錐形槽在朝向前側的開口比朝向后側的開口大。
需要說明的是,在每個葉片30的一端分別布置有與錐形槽相對應的鉚頭,葉片30上的鉚頭與蓋板40上的錐形槽的形狀相適配的設置,蓋板40上的錐型槽可以與葉片30上的鉚頭可以采用熱融方式將葉片30上的鉚頭固定在錐型槽內,通過采用熱融的方式將葉片30的鉚頭與錐形槽配合連接,即可以通過加熱葉片30上的鉚頭,將加熱后的鉚頭放置在錐形槽內,待冷卻后,葉片30上的鉚頭與錐形槽就可連接在一起,進而實現葉片30與蓋板40的鉚接相連,葉片30與蓋板40的裝配工序簡單,連接過程方便,結構可靠、穩定,且蓋板40的前表面平整光滑,外形美觀。
如圖1所示,在本發明的一些具體示例中,蓋板40形成沿輪盤20的周向延伸的環形,蓋板40包括第一蓋板部41和第二蓋板部42,第一蓋板部41沿輪盤20的軸向延伸,第二蓋板部42沿輪盤20的徑向延伸且第二蓋板部42的內端與第一蓋板部41的一端相連。
換句話說,蓋板40在輪盤20的周向上環形布置,蓋板40主要由第一蓋板部41和第二蓋板部42組成,第一蓋板部41沿輪盤20的軸向方向(即輪轂10的軸向)延伸且與輪轂10在徑向上間隔開布置,第二蓋板部42沿輪盤20的徑向延伸,第一蓋板部41的后端與第二蓋板部42的一端(靠近輪轂10的內端)相連接,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相連接組成葉輪100的蓋板40,當流體被甩出時,可在蓋板40下形成負壓吸氣,調節葉輪100內的流量。
優選地,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之間的夾角為90°,即將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垂直設置。
具體地,第一蓋板部41沿著輪盤20的軸向延伸,第二蓋板部42沿著輪盤20的徑向延伸,第一蓋板部41的延伸方向與第二蓋板部42的延伸方向保持垂直,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之間的夾角采用垂直布置(夾角為90°),便于實現產品的標準化,提高了葉輪100的加工效率,保證葉輪100結構的一致性。
可選地,蓋板40、輪盤20以及相鄰兩個葉片30之間限定出流道,流道具有進口端10a和出口端10b,且第二蓋板部42與輪盤20在輪轂10的軸向上的距離從進口端10a至出口端10b逐漸減小。
也就是說,由蓋板40、輪盤20以及相鄰的兩個葉片30共同限定出流體在葉輪100上的流道,在流道上設置有進口端10a和出口端10b,沿著流道的進口端10a至出口端10b第二蓋板部42與輪盤20在輪轂10的軸向上的距離越來越小,即流道的出口端10b的尺寸小于進口端10a的尺寸,這樣在流道內相同流體流量的情況下,可以保證出口端10b流體的速度大于進口端10a流體的速度。
有利地,輪盤20形成弧形板,且輪盤20的正對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相對于第二蓋板部42傾斜設置。
參照圖1,輪盤20沿著輪轂10的徑向形成為弧形板,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相對于輪轂10的徑向方向傾斜設置,即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豎直方向之間具有一定的夾角,通過將輪盤20的正對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第二蓋板部42的延伸方向傾斜布置,可以提高離心式葉輪100的工作效率,改善離心式葉輪100葉輪的性能。
有利地,輪盤20的正對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垂直于輪轂10的中心軸線的假想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β,10°≤β≤20°,即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垂直于輪轂10的中心軸線假想平面之間的夾角用β來表示,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第二蓋板部42的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例如,β取10°、12°、14°、16°、18°、20°等,當輪盤20的正對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表面與第二蓋板部42之間的夾角在上述的限制范圍之內,該葉輪100設計適用于泵殼上帶有加熱盤的結構,既可以保證出口端10b的出水口水流,又可以對加熱盤進行沖刷,吸收加熱盤的熱量。
優選地,多個葉片30與輪盤20一體成型,由此,一體形成的結構不僅可以保證離心式葉輪100的結構、性能穩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簡單,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裝配件以及連接工序,大大提高了離心式葉輪100的裝配效率,保證葉片30與輪盤20的連接可靠性,再者,一體形成的結構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較高,組裝更方便,壽命更長。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離心式葉輪100進行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包括輪轂10、輪盤20、多個葉片30和蓋板40,其中,蓋板40包括第一蓋板部41和第二蓋板部42。
具體地,輪盤20在輪轂10的周向方向上呈環形布置,在輪盤20的前側設置有蓋板40,第一蓋板部41沿著輪轂10的軸向延伸,第二蓋板部42沿著輪轂10的徑向延伸,即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之間垂直設置,第二蓋板部42朝向輪轂10的內端與第一蓋板部41的一端相連接,在第二蓋板部42上設置有鉚接槽40a,鉚接槽40a在第二蓋板部42的厚度方向上貫通,且形成為錐形槽,即錐形槽朝向前側(朝向第一蓋板部41)的開口尺寸大于朝向輪盤20的開口尺寸。
在輪盤20上間隔地布置有多個葉片30,多個鉚接槽40a間隔地排布在蓋板40上,且葉片30與鉚接槽40a的位置一一對應,葉片30與蓋板40采用一體熱融焊技術,即可以通過熱融焊接的方式將葉片30上的鉚頭與蓋板40上的錐形槽連接在一起,蓋板40、輪盤20和多個葉片30限定出葉輪100的流道,流道的進口端10a位于葉輪100的前端,流道的出口端10b位于葉輪100的上端,在沿著進口端10a至出口端10b的方向,流道的內徑尺寸越來越小。
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相對于第二蓋板部42傾斜設置,具體地,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與垂直于輪轂10的中心軸線的假想平面之間具有10°-20°的夾角范圍,采用該角度范圍的輪盤20朝向第二蓋板部42的一側相對于第二蓋板部42的傾斜布置方式,適用于泵殼上帶有加熱盤的結構中。
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采用了閉式組合式組構,即蓋板40與輪盤20焊接相連,其中,葉輪100為塑料材質,葉輪100的蓋板40與葉片30采用熱融鉚接的方式相連,如圖1所示,蓋板40上具有錐型槽,在葉片30上的鉚頭通過蓋板40的錐型槽時,通過加熱葉片30的鉚頭且融于蓋板40的錐型槽內,從而使葉片30與蓋板40緊密連接起來,葉片30與輪盤20通過一體注塑成型。
第一蓋板部41與第二蓋板部42之間采用90度的結構設計,保證蓋板40與葉片30的緊密性,便于實現產品標準化,提高了加工效率。該離心式葉輪100主要針對在泵殼上帶有加熱盤的結構設計,β角采用10°至20°之間的角度范圍,提高了葉輪100的出水量和泵殼上加熱盤的熱交換效率,尤其在14°與16°之間葉輪100的水力效率與熱交換效率為最佳,充分利用了葉輪100的水流角度對加熱盤進行沖刷,進而使加熱盤的熱量被水均勻的吸收。
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洗碗機(未示出)包括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由于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具有上述技術效果,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洗碗機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即通過在洗碗機的離心式葉輪100的輪盤20的周向方向上間隔地布置有多個葉片30,蓋板40罩設在多個葉片30上,并與每個葉片30鉚接相連,與傳統的閉式葉輪100相比,該洗碗機的離心式葉輪100的組合式設計不僅使得加工過程方便,裝配工序簡單,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且蓋板40與每個葉片30的鉚接相連,實現蓋板40與每個葉片30的緊密連接,使得洗碗機的結構更加簡單、緊湊,增強了結構的可靠性,表面保持平整光滑,外形美觀。
因此,該洗碗機的結構簡單、緊湊,各部件連接可靠、加工方便,生產效率高,性能好。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離心式葉輪100和具有其的洗碗機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