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單向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剛度可調式單向閥。
背景技術:
單向閥是氣體泵實現抽吸功能的重要輔助部件,通過在泵的進出口設置單向閥,可以阻止氣體逆流,實現泵抽吸功能。根據使用要求,易損件和易耗件應設計成可更換結構,方便拆卸和在軌維護。
為解決單向閥方便拆卸的問題,公開號為CN20404209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拆卸式單向閥,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流體通道,流體通道內設有可拆卸的閥瓣裝置,閥瓣裝置將流體通道隔離成流進通道和流出通道,流進通道的內側壁上設有通道內螺紋,閥瓣裝置包括環狀的安裝閥座,安裝閥座中部設有閥座通孔,安裝閥座靠流出通道的一側設有可構成流體通道導通的傘狀的閥瓣,閥瓣為彈性體,閥瓣上設有可以在流體壓力沖壓下開啟的閥瓣單向通道,所述的閥瓣背離安裝閥座的一側設有用于關閉閥瓣單向通道的復位彈簧,安裝閥座的外側壁上設有與通道內螺紋相匹配的閥座外螺紋。并技術方案通過安裝閥座與閥體內壁采用螺紋的配合,可以利用工具將安裝閥座和閥瓣拆卸。但是該單向閥結構為直接膠接結構形式,將閥膜片裝在閥體上,結構尺寸不受控,膠接完成后,開閥壓力和密封性即已確定,無法調整開閥壓力。對于小流量泵來說,開閥對泵輸出技術指標影響很大,通常正批次的產品離散性很大,且不合格返修的狀況時有發生。解決措施也復雜多變,導致問題處理困難,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很高,同時不利于整機性能指標的分解和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單向閥開閥壓力難以調整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剛度可調式單向閥。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剛度可調式單向閥,包括閥體、擋板及閥膜片;所述閥膜片為倒傘狀結構,其中倒傘狀結構由圓柱段和傘錐段組成,所述傘錐段設置于閥體內部,圓柱段固定在閥體右端的中心孔內,所述擋板安裝在閥體內側,并且擋板的右端面緊靠傘錐段內側邊緣。
所述閥體外部為圓柱形結構,并在外圓柱上設置有兩個密封圈,且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所述傘錐段由外傘錐面和內傘錐面組合形成。
所述閥膜片采用硅橡膠材料制成,且硅橡膠材料邵氏硬度為30~40度。
所述內傘錐面的角度小于外傘錐面的角度,且內傘錐面與外傘錐面形成的角度差為12°~20°。
所述內傘錐面的角度為19°~27°。
所述外傘錐面的角度為33.5°~41°。
所述擋板為臺階圓環結構,其中臺階圓環的左端通過螺紋形式固定在閥體左端,臺階圓環的右端部圓環平面與閥膜片的傘錐段外緣接觸。
所述擋板和閥體的螺紋端面之間設置調整墊圈。
所述擋板內側遠離閥膜片一側設置有圓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調整橡膠閥膜片的結構,利用橡膠材料的彈性,實現氣體的單向流動;將單向閥組件制成一體,方便拆卸,可解決產品的維修性問題,同時分解泵的指標,滿足單向閥的密封壓力和開啟壓力要求,通過閥膜片對單向閥的開啟壓力和密封壓力的調整來保證泵的輸入輸出指標的一致性,從整機角度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有利于產品的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通過產品的生產驗證,能夠解決產品的性能一致性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閥膜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B-B向視圖。
圖中:1-閥體,2-擋板,3-閥膜片,4-密封圈,5-調整墊圈,21-圓角,31-圓柱段,32-圓錐段,321-外傘錐面,322-內傘錐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剛度可調式單向閥,包括閥體1、擋板2及閥膜片3;所述閥膜片3為倒傘狀結構,其中倒傘狀結構由圓柱段31和傘錐段32組成,所述傘錐段32設置于閥體1內部,圓柱段31固定在閥體1右端的中心孔內,所述擋板2安裝在閥體1內側,并且擋板2的右端面緊靠傘錐段32內側邊緣。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采用液態硅橡膠進行粘接的方法將閥膜片3固定閥體1上。
所述閥體1外部為圓柱形結構,并在外圓柱上設置有兩個密封圈4。這樣,通過外圓柱上的兩個密封圈4與泵體連接和密封,以便獨立對單向閥的密封剛度和開啟壓力進行調整,實現泵性能指標的分解和控制。
所述傘錐段32由外傘錐面321和內傘錐面322組合形成。
所述閥膜片3采用硅橡膠材料制成,且硅橡膠材料邵氏硬度為30~40度。本技術方案通過調整橡膠閥膜片3的結構,利用橡膠材料的彈性,實現氣體的單向流動。
所述內傘錐面322的角度小于外傘錐面321的角度,且內傘錐面322與外傘錐面321形成的角度差為12°~20°;其中內傘錐面322的角度為19°~27°,外傘錐面321的角度為33.5°~41°。這里所指的角度是指錐面所形成的圓錐角;由于角度差使得兩個傘錐面角度不同,從而使得傘錐實體部分形成等比厚度差,從而獲得硅橡膠材料的彈力差,越向傘狀外緣,其彈力越小。當擋板2越接近內傘錐面322,閥膜片3在擋板2圓弧面上形成的彈力越大,由于硅橡膠材料的彈性變形,可容易獲得很好的密封性能。
所述擋板2為臺階圓環結構,其中臺階圓環的左端通過螺紋形式固定在閥體1左端,臺階圓環的右端部圓環平面與閥膜片3的傘錐段32外緣接觸。
所述擋板2和閥體1的螺紋端面之間設置調整墊圈5。可以調整擋板2與閥膜片3上內傘錐面322之間的距離,當擋板2遠離閥膜片3的內傘錐面322時,閥膜片3作用在擋板1圓環面上的彈力減小,使得氣流的開閥壓力降低,密封剛度降低,反之則開閥壓力增大,密封剛度增大,從而調節單向閥開閥壓力大小和密封剛度,使之與泵膜片匹配實現既定的流量、壓力調整,降低功耗。
所述擋板2內側遠離閥膜片3一側設置有圓角21。
所述密封圈4為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是具有圓形截面的環行橡膠密封圈,主要用于機械部件在靜態條件下防止液體和氣體介質的泄露,O型密封圈還能用做軸向往復運動和低速旋轉運動的動態密封元件。本技術方案在閥體1外圓上采用O型密封圈與泵體連接,以便獨立對單向閥的密封剛度和開啟壓力進行調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其密封效果隨系統壓力的提高而提高。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橡膠的彈力,閥膜片3外緣與擋板2端部圓環面具有一定的預緊力,當氣流沿著開閥方向流動時,氣體壓力克服閥膜片3的預緊力,流向出口,在工作時,由于該單向閥是設置在泵的進出口,因此閥膜片3的預緊力過大,泵在氣體回路上需要建立更大的氣壓用于克服該預緊力,從而增大了氣體回路上的壓力損失。當氣體欲反向回流時,由于閥膜片3的彈力作用在擋板2端面形成初始密封壓力,從而阻止氣體回流,同時當氣體回流壓力增大,在膜片傘狀錐面上形成壓強增大,密封壓力增大,從而提高閥膜3片的密封壓力,可有效的阻止氣體回流,從而實現氣體的單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