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葉輪定位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石油化工流程及漿料泵葉輪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石油化工流程泵和漿料泵的總成結構,由泵體,葉輪螺母,葉輪,泵蓋,密封,泵軸,軸承箱,以及輔助零件等組成。葉輪的內孔與泵軸之間通過徑向配合安裝定位于泵軸上,軸向依靠軸臺肩面定位,并采用葉輪螺母進行緊固。目前,石油化工流程泵的葉輪與泵軸之間采用圓柱形配合進行定位。由于泵的葉輪與軸配合的部位浸沒于泵腔內的介質中,配合部位受到介質的銹蝕,介質中微顆粒也會進入配合間隙面,特別是漿料泵本身含有固體顆?;蚶w維,造成泵需要維修時,葉輪難以拆卸;泵在運轉過程中,葉輪與泵軸之間因振動的影響產生微動摩擦,對于較軟的材料,易產生粘附咬合現象,造成拆卸困難,甚至造成拆卸時配合面大塊拉毛而損壞。用于葉輪軸向定位的臺肩面,因泵軸大小直徑過渡以及其中的退刀槽影響,應力集中比較大,使泵軸的有效承載負荷降低,且易引起斷軸事故。當采用間隙配合時,由于裝配時配合面可能會單面接觸,實際泵轉子的動平衡會增大,導致泵振動增加,影響泵的可靠運行;而采用過盈配合,又會造成維修時拆卸困難。
中國專利201220384464.3 ,公開一種應用于造紙化工等行業中濃度漿料輸送的中濃漿料泵,泵軸通過軸承箱固定在懸架中,在泵軸上套裝有泵蓋,泵蓋固定在懸架上,葉輪固定在泵軸的一端,泵體固定在懸架上,在葉輪上設置湍流發生機構,在葉輪上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平衡孔,在葉輪上設置有背葉輪,在葉輪和機械密封之間的泵軸上固定有副葉輪,在泵蓋上設置有排出口。此結構的葉輪與軸之間采用圓柱面配合,使用后拆卸困難,不適合現在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應力集中大幅度減小,有效承載能力有較大的增加,減少了可能發生的斷軸事故,提高了泵運行的可靠性的一種石油化工流程及漿料泵葉輪定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石油化工流程及漿料泵葉輪定位結構,包括箱體,所述的箱體中設有泵軸,所述的箱體的左側端設有泵蓋,所述的泵蓋與泵體相連接,所述的泵軸延伸至泵蓋中,所述的泵軸的左端套有葉輪,所述的葉輪與泵軸通過葉輪螺母相緊固,所述的泵軸的左端設有與葉輪內壁相配接的圓錐形配合面。
將葉輪與泵軸之間的定位改為圓錐形,取消泵軸上原用于葉輪定位的臺肩面及退刀槽。葉輪依靠葉輪螺母緊固后緊密定位于軸上的圓錐形配合表面。采用圓錐面定位后,葉輪配合面和泵軸配合面可以自動對中,不會因裝配而對轉子平衡造成損害;采用錐形配合后,裝配過程中沒有長長的配合表面,裝入時直接配合表面接觸即可,拆卸時離開一絲縫隙即可,裝拆非常方便,且配合表面不會咬死損壞。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石油化工流程及漿料泵葉輪定位結構,結構緊湊,提高使用性能,可靠性高,維修裝拆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石油化工流程及漿料泵葉輪定位結構,包括箱體1,所述的箱體1中設有泵軸2,所述的箱體1的左側端設有泵蓋3,所述的泵蓋3與泵體4相連接,所述的泵軸2延伸至泵蓋3中,所述的泵軸2的左端套有葉輪5,所述的葉輪5與泵軸2通過葉輪螺母6相緊固,所述的泵軸2的左端設有與葉輪5內壁相配接的圓錐形配合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