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水泵。
背景技術:
水泵是把原動機的機械能變為液體能量從而達到抽送液體目的機器,是一種用來移動液體、氣體或特殊流體介質的裝置,水泵按用途分類可分為輸送泵、循環泵、消防泵、試壓泵、排污泵等;按行業分類可分為石油泵、冶金泵、化工泵、漁業泵、礦業泵等;按原理分類可分為往復泵、柱塞泵、活塞泵、隔膜泵、轉子泵等;按介質分類可分為清水泵、污水泵、海水泵、熱水泵、熱油泵等。水泵在造船、石油開采、載重機等方面被廣泛應用。在地理環境許可的條件下,但是目前的水泵往往是采用單進水口和單出水口,浪費時間,工作效率低。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新型水泵。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水泵,整體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采用雙進水口和雙出水口的設計,節省時間,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水泵,包括殼體和螺栓,所述殼體頂部一側設置有第一出水口,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與第二出水口內部均設置有細格柵,所述殼體一側設置有第一進水口,另一側設置有第二進水口,所述第一進水口與第二進水口內部均設置有粗格柵,所述殼體底部內側設有蝸殼以及設置在蝸殼內部的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一端連接有葉輪且葉輪由弧形葉片組成,所述連接軸另一端置于殼體外側并且連接有主軸承,所述第一進水口和第二進水口與殼體交匯處均設置有氣液分離管。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與蝸殼通過螺栓加固,并且螺栓具體為多組。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口與第二出水口四周均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主軸承與殼體交匯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與第一進水口與第二進水口的結合,能夠節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再結合粗格柵與細格柵,能夠將大塊雜物過濾掉,避免堵塞水泵,由于葉輪由弧形葉片組成,能夠加快水的流速,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水泵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新型水泵的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葉輪;3、粗格柵;4、第一進水口;5、第一密封圈;6、第一出水口;7、細格柵;8、第二出水口;9、第二進水口;10、氣液分離管;11、連接軸;12、蝸殼;13、主軸承;14、第二密封圈;15、螺栓;16、弧形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水泵,包括殼體1和螺栓15,所述殼體1頂部一側設置有第一出水口6,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出水口8,所述第一出水口6與第二出水口8內部均設置有細格柵7,所述殼體1一側設置有第一進水口4,另一側設置有第二進水口9,所述第一進水口4與第二進水口9內部均設置有粗格柵3,所述殼體1底部內側設有蝸殼12以及設置在蝸殼12內部的連接軸11,所述連接軸11一端連接有葉輪2且葉輪2由弧形葉片16組成,所述連接軸11另一端置于殼體1外側并且連接有主軸承13,所述第一進水口4和第二進水口9與殼體1交匯處均設置有氣液分離管10。
本實用新型新型水泵,由于第一出水口6和第二出水口8與第一進水口4與第二進水口9的結合,能夠節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再結合粗格柵3與細格柵7,能夠將大塊雜物過濾掉,避免堵塞水泵,由于葉輪2由弧形葉片16組成,能夠加快水的流速,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殼體1與蝸殼12通過螺栓15加固,并且螺栓15具體為多組。
其中,所述第一出水口6與第二出水口8四周均設置有第一密封圈5。
其中,所述主軸承13與殼體1交匯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4。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