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泵。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水泵總成包括水泵體和水泵后蓋,水腔分為兩部分,水泵體內設有水腔的一部分,水泵后蓋上也設有水腔的一部分,水泵后蓋和水泵體安裝在一起后形成完整的水腔,現有技術中在水泵體和水泵后蓋之間密封面采用密封膠進行密封,密封面涂膠存在涂膠不均和斷點的隱患,而且現有技術加工工藝上為保證密封面的密封性對密封面的加工要求嚴格,整個面的平面度要求0.06mm以內,粗糙度要求Ra0.8以內,為了保證其技術要求需要對水泵體和水泵蓋采用磨床工藝,加工要求高,工藝復雜;水泵體和水泵后蓋之間采用螺栓安裝固定,由于產品結構的限制導致螺栓分布不均,導致螺栓把緊后密封面存在變形;這樣的結構很容易造成中縫漏水即水泵體和水泵后蓋中間的密封面漏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不容易發生漏水,能有效降低故障率而且能有效簡化加工工藝和裝配工藝的新型水泵。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水泵,包括水泵殼體,所述水泵殼體上設有水腔,所述水腔位于所述水泵殼體內,所述水腔開口在所述水泵殼體的一側,還包括蓋在所述水腔的開口處的后蓋,所述后蓋和所述水泵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后蓋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后蓋經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連接在所述水泵殼體上,所述通孔均勻分布在所述后蓋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后蓋上設有三個所述通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各個所述通孔以所述后蓋的中心為對稱中心,在所述后蓋上中心對稱分布。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體,所述密封圈本體內均勻分布有密閉的多個空腔,各個所述空腔為球形。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各個所述空腔內填充有惰性氣體,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內部的空腔內的惰性氣體的氣壓大于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外部的空腔內的惰性氣體的氣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內部的空腔的直徑大于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外部的空腔的直徑。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內部的所述空腔內設有彈性球。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性球的直徑小于所述空腔的直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水泵,包括水泵殼體,所述水泵殼體上設有水腔,所述水腔位于所述水泵殼體內,所述水腔開口在所述水泵殼體的一側,還包括蓋在所述水腔的開口處的后蓋,所述后蓋和所述水泵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水腔位于水泵殼體內,后蓋和水泵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顯著優于密封面涂膠,簡化了裝配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密封圈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新型水泵,包括水泵殼體1,所述水泵殼體1上設有水腔2,所述水腔2位于所述水泵殼體1內,所述水腔2開口在所述水泵殼體1的一側,還包括蓋在所述水腔的開口4處的后蓋3,所述后蓋3和所述水泵殼體1之間設有密封圈4。水腔位于水泵殼體內,后蓋和水泵殼體之間設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顯著優于密封面涂膠,簡化了裝配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所述后蓋3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后蓋經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5連接在所述水泵殼體1上,所述通孔均勻分布在所述后蓋3上。
所述后蓋3上設有三個所述通孔。
各個所述通孔以所述后蓋的中心為對稱中心,在所述后蓋上中心對稱分布。避免了螺栓分布不均導致把緊后產生變形。
如圖3所示,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密封圈的截面圖,所述密封圈4包括密封圈本體6,所述密封圈本體6內均勻分布有密閉的多個空腔7,各個所述空腔7為球形。
如圖3所示,各個所述空腔7內填充有惰性氣體,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1內部的空腔內的惰性氣體的氣壓大于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1外部的空腔內的惰性氣體的氣壓。
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1內部的空腔7的直徑大于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1外部的空腔7的直徑。
臨近于所述密封圈本體1內部的所述空腔內設有彈性球8。彈性球進一步增強了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所述彈性球8的直徑小于所述空腔7的直徑。
水腔2位于水泵殼體1內,后蓋和水泵殼體1之間設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密封效果顯著優于密封面涂膠,簡化了裝配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