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空壓機后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空氣壓縮機后處理裝置,都配有冷干機來除去壓縮空氣中的水分,冷干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冷媒壓縮后蒸發產生的低溫與壓縮空氣熱交換,將冷卻后的壓縮空氣析出的冷卻水過濾掉再略微升溫后排除,一般冷干機的壓縮空氣出口溫度在25度左右。
根據氣體公式P(壓力)*V(體積)/T(溫度)=常數,可以得出結論:在壓力恒定的情況下,V(體積)和T(溫度)成正比關系,也就是說溫度越高,壓縮空氣的體積越大;體積增大了,代表流量的增大;流量增大,代表壓縮空氣的使用效率就增大。
很多使用壓縮空氣的對空氣中是否含水很在乎,但是對壓縮空氣的使用溫度要求不高,有的甚至越高越好,這時在保證使用端壓縮空氣不含水,溫度盡可能的高會增加壓縮空氣的使用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在空壓機的氣冷卻器之后設有儲氣罐、冷干機;在氣冷卻器之后儲氣罐之前增設一臺換熱器;氣冷卻器出口與換熱器的熱端入口連接;換熱器的冷端出口與儲氣罐入口連接;冷干機出口與換熱器的冷端入口連接;換熱器的熱端出口與用氣設備連接;換熱器的熱端出口設有可顯示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監控溫度計;換熱器進出口設有閥門;在空壓機的氣冷卻器出口增設一溫度控制閥,可通過調節該溫度控制閥來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
進一步地,在換熱器進口閥門之前和出口閥門之后設一旁路,旁路上設旁通閥。
進一步地,換熱器的熱端出口監控溫度計處設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與溫度控制閥電氣連鎖,可進行連鎖控制。
進一步地,換熱器為管殼式換熱器。換熱器可根據工藝要求進行定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可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提升壓縮空氣的使用溫度,增加壓縮空氣的使用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具有如下優點:
1.提升了壓縮空氣的使用效率。
2.減小了壓縮機內氣冷卻器的換熱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空壓機 2、閥門 3、換熱器 4、熱端入口 40、冷端出口
6、冷端入口 60、熱端出口 5、監控溫度計
7、旁通閥 8、儲氣罐 9、冷干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節壓縮空氣出口溫度的空壓機后處理裝置,在空壓機1的氣冷卻器之后設有儲氣罐8、冷干機9;在氣冷卻器之后儲氣罐之前增設一臺換熱器3;氣冷卻器出口與換熱器3的熱端入口4連接;換熱器3的冷端出口40與儲氣罐入口連接;冷干機出口與換熱器的冷端入口6連接;換熱器的熱端出口60與用氣設備連接;換熱器的熱端出口設有監控溫度計5,該監控溫度計可顯示壓縮空氣出口溫度;換熱器3進出口設有閥門2;在換熱器3進口閥門之前和出口閥門之后設一旁路,旁路上設有旁通閥7;在空壓機的氣冷卻器出口增設一溫度控制閥10,可通過調整溫度控制閥10來控制壓縮空氣出口溫度5。換熱器的熱端出口監控溫度計5處設有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與溫度控制閥10電氣連鎖,可進行連鎖控制。
換熱器3可根據要求進行定制。換熱器3為管殼式換熱器。
工作原理如下:
壓縮空氣從空壓機1產出后,進入換熱器3的殼體,在換熱器3內,壓縮空氣與從冷干機9出來的壓縮空氣換熱(升高出冷干機后的壓縮空氣溫度),之后,進入儲氣罐8分離出冷卻水后進入冷干機9進行徹底除水,從冷干機9出來后進入換熱器3的另一個通道(管殼式換熱器的內管),與進冷干機前的壓縮空氣進行換熱,提升出口溫度,出口溫度的多少可以通過調節溫度控制閥10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