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吹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ZLCN89107559.3公開了在冶金熔液容器上的氣體吹洗裝置中,一塊氣體吹洗磚裝在容器的空心磚中。在容器外面設有緊固裝置,氣體吹洗磚的夾持裝置可與緊固裝置固緊。氣體吹洗磚的裝和拆應加以簡化。為此,將氣體吹洗磚固持在夾持裝置中。可通過拔出機構將夾持裝置與緊固裝置分解開,此時夾持裝置帶著氣體吹洗磚一起,從處于空心磚中的工作位置,進入處于空心磚之外的維修位置。該氣體吹洗裝置不方便對H型鋼的表面進行快速吹洗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對H型鋼的表面進行吹洗處理的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包括吹洗機與吹洗管道,吹洗管道呈豎直布置,吹洗管道的端部上設有第一輸氣管道,第一輸氣管道呈水平布置,第一輸氣管道的兩側設有第一輸氣支管,第一輸氣支管呈水平布置,第一輸氣支管的端部上設有第一吹氣頭,吹洗管道的中部上設有第二輸氣管道,第二輸氣管道呈水平布置,第二輸氣管道的兩側設有第二輸氣支管,第二輸氣支管的端部設有第二吹氣頭;吹洗管道上設有供氣泵,供氣泵與吹洗機通過軟管連接;吹洗管道設置在支撐板上,支撐板的一側設置在第一支撐架的端部上,第一支撐架的底部設有第一底座,支撐板的另一側設置在第二支撐架的端部上,第二支撐架的底部設有第二底座,吹洗機設置在移動座上,移動座的底部設有四個移動輪;吹洗機的兩側設有扣座,扣座設置在移動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設有第一磁吸片。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片為片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設有第二磁吸片。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磁吸片為片狀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將待處理的一根H型鋼安放在吹洗管道的一側,將兩一根H型鋼安放在吹洗管道的另一側;通過第一底座可以對第一支撐架進行支撐,通過第二底座可以對第二支撐架進行支撐,通過第一支撐架與第二支撐架可以對吹洗管道進行支撐,吹洗機通過供氣泵可以給吹洗管道提供氣源,吹洗管道通過第一輸氣管道可以使第一吹氣頭吹出氣流,吹洗管道通過第二輸氣管道可以使第二吹氣頭吹出氣流,從而可以對H型鋼的表面進行吹洗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包括吹洗機1與吹洗管道2,吹洗管道2呈豎直布置,吹洗管道2的端部上設有第一輸氣管道3,第一輸氣管道3呈水平布置,第一輸氣管道3的兩側設有第一輸氣支管4,第一輸氣支管4呈水平布置,第一輸氣支管4的端部上設有第一吹氣頭5,吹洗管道2的中部上設有第二輸氣管道6,第二輸氣管道6呈水平布置,第二輸氣管道6的兩側設有第二輸氣支管7,第二輸氣支管7的端部設有第二吹氣頭8;吹洗管道2上設有供氣泵9,供氣泵9與吹洗機1通過軟管連接;吹洗管道2設置在支撐板10上,支撐板10的一側設置在第一支撐架11的端部上,第一支撐架11的底部設有第一底座12,支撐板10的另一側設置在第二支撐架14的端部上,第二支撐架14的底部設有第二底座15,吹洗機1設置在移動座17上,移動座17的底部設有四個移動輪18;吹洗機1的兩側設有扣座19,扣座19設置在移動座17上;第一底座12的底部設有第一磁吸片13,第一磁吸片13為片狀結構;第二底座15的底部設有第二磁吸片16,第二磁吸片16為片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H型鋼表面吹洗裝置,可以將待處理的一根H型鋼安放在吹洗管道2的一側,將兩一根H型鋼安放在吹洗管道2的另一側;通過第一底座12可以對第一支撐架11進行支撐,通過第二底座15可以對第二支撐架14進行支撐,通過第一支撐架11與第二支撐架14可以對吹洗管道2進行支撐,吹洗機1通過供氣泵9可以給吹洗管道2提供氣源,吹洗管道2通過第一輸氣管道3可以使第一吹氣頭5吹出氣流,吹洗管道2通過第二輸氣管道6可以使第二吹氣頭8吹出氣流,從而可以對H型鋼的表面進行吹洗處理。
其中,第一底座12的底部設有第一磁吸片13,第一磁吸片13為片狀結構;所以通過第一磁吸片13可以對第一底座12的底部進行磁吸安裝。
其中,第二底座15的底部設有第二磁吸片16,第二磁吸片16為片狀結構;所以通過第二磁吸片16可以對第二底座15的底部進行磁吸安裝。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