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下端。另一方面,出水部112以從泵殼11的一側朝外突出的方式與泵殼11形成為一體。出水部112與渦形室110連通,且具有口朝著一側敞開的出水口 113。
[0059]如圖2到圖5所示,葉輪2是半開式葉輪。也就是說,該葉輪2具有近似圓盤形狀的后蓋板21、立著設置在該后蓋板21上的單片葉片(以下有時簡稱為葉片)22。蓋板21在其中心位置具有輪轂23。驅動軸17的下端部內插并固定在該輪轂23上。由馬達15驅動葉輪2旋轉,葉輪2由此通過進水口 111將水吸入,并通過出水部112的出水口 113將水噴出。
[0060]葉片22以相對于后蓋板21的蓋板面210呈鉛直狀態的方式立著設置在后蓋板21上。如圖3、圖5所示,葉片22被設置成從葉輪2的徑向內側朝著外側大致呈渦卷狀,其后緣位于葉輪2 (換句話說,后蓋板21)的外周緣附近。葉片22的角度被設定為小于360°,因此在葉輪2的周向區域葉片出口 24被設定為較大的寬度C,在該葉片出口 24沒有形成葉片22。和葉片出口 24的寬度C 一樣,葉片22的高度b也被設定得較高(參照圖4),由此該葉輪2的通過粒徑大。
[0061]接下來,參照圖5和圖6、圖7詳細地說明葉輪2所具有的單片葉片22的形狀。圖6示出單片葉片22的壓力面221的形狀特性,以用從前緣到后緣的整個角度將單片葉片22的角度無量綱化(Nondimens1nalizat1n)以后得到的參數,換句話說,與單片葉片的角度位置相關的“角度參數”為橫軸,以用壓力面221的最大半徑將單片葉片22的壓力面221的自葉輪中心算起的半徑rp(也參照圖5)無量綱化以后得到的參數,換句話說,與壓力面221的形狀相關的“壓力面參數”為縱軸。壓力面參數最大為1.0。角度參數最小為0.0(亦即前緣),最大為1.0 (亦即后緣)(也參照圖5。此外,圖5所示的0、0.2?0.6、I各個數值表示角度參數)。
[0062]圖7示出單片葉片22的翼形中心線的形狀特性。亦即,如圖5中虛線所示,從前緣到后緣將壓力面221與負壓面222的中點連接起來后而形成的線的形狀特性。圖7與圖6—樣,以角度參數為橫軸,以用該翼形中心線的最大半徑將單片葉片22的翼形中心線的從葉輪中心算起的半徑rm(也參照圖5)無量綱化以后得到的中心線參數為縱軸。中心線參數最大為1.0。
[0063]圖6、圖7中的實施例A到實施例D的具體情況如下:使葉片22的高度b和葉片出口 24的寬度C都一定而使通過粒徑一定,卻使該葉輪2的形狀不同。具體而言,葉片高度b和蓋板直徑D之比b/D不同(參照圖4)。實施例A中的b/D最大,且按照實施例B、實施例C、實施例D這樣的順序b/D逐漸減小。換句話說,實施例A的情況是,與葉片高度b相比,蓋板直徑D較小,葉輪2的形狀高且細。相對于此,實施例D的情況是,與葉片高度b相比,蓋板直徑D較大,葉輪2的形狀矮且粗(扁平)。而且,因為葉片出口 24的寬度C相同,所以就實施例A到實施例D而言,蓋板直徑D較小的實施例A,葉片22的角度(亦即從前緣到后緣的渦旋角度)最小,蓋板直徑D較大的實施例D,葉片22的角度(亦即從前緣到后緣的渦旋角度)最大。
[0064]首先,如圖6所示,實施例A到實施例D中任一個實施例,葉輪2上的單片葉片22都存在一個越靠右壓力面221的半徑rp越小的角度區域。換句話說,壓力面221的半徑rp不隨角度增大一樣地增加,半徑rp的增加量為負值這樣的區域。具體而言,實施例A到實施例D都一樣,壓力面221的半徑rp的增加量在約0.2?0.4的角度范圍內為負值(換句話說,包括壓力面221的半徑rp的增加量在約0.1?0.6的角度范圍內為負值的部分)。
[0065]如果對壓力面221的形狀做更詳細的分析的話,實施例A到實施例D都一樣。艮P,在0.5左右的角度位置,換句話說,在0.4?0.6的角度范圍內,壓力面221的半徑rp為極小值。另一方面,在0.1左右的角度位置,換句話說,在O?0.2的角度范圍內,壓力面221的半徑rp為極大值。這樣取了極小值和極大值以后,在0.3的角度位置處,壓力面221的半徑rp的增加量在實施例A到實施例D中任一實施例中皆為負值。
[0066]壓力面221的半徑rp在0.4?0.6這一角度范圍內變成極小值以后,便隨著角度的增大而一樣地增大。
[0067]接下來,參照圖7,翼形中心線的特性也和圖6所示的壓力面221的特性大致相同。也就是說,實施例A到實施例D中任一實施例,葉輪2上的單片葉片22都存在一個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不隨著角度增大而一樣地增加,半徑rm的增加量為負值這樣的區域。具體而言,實施例A到實施例D都一樣,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的增加量在約0.2?0.4的角度范圍內為負值。
[0068]實施例A到實施例D都一樣,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在0.5左右的角度位置處為極小值。也就是說,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也是在0.4?0.6的角度范圍內為極小值。而且,實施例A到實施例D都一樣,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在0.1左右的角度位置處為極大值。也就是說,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也是在O?0.2的角度范圍內為極大值。因此,在0.3的角度位置處,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p的增加量在實施例A到實施例D中任一實施例中皆為負值。
[0069]翼形中心線的半徑rm在0.4?0.6的角度范圍內變成極小值以后,便隨著角度的增大一樣地增大。
[0070]此外,如圖5所示,為確保通過粒徑,單片葉片22的負壓面222的形狀的情況如下,在其前緣側,更具體而言,在O?0.6左右的角度范圍內,由相當于以葉輪2的中心軸為中心的直徑b的圓弧構成負壓面222。而且,在0.6附近的角度位置的后緣側,負壓面222的半徑和壓力面221的半徑rp —樣,相對于角度增大一樣地增大。
[0071]與負壓面222的半徑一定相結合,具有圖6、圖7所示那樣的壓力面221特性和翼形中心線特性的單片葉片22的在0.5左右的角度位置處的那一部分,位于比該部分的前緣側還靠近徑向內側的位置處,且該部分的葉片厚度也局部變薄。該部分(稱為內側位移部分)在葉輪2中位于夾著葉輪2的中心軸與較大的葉片出口 24相反的一側,如圖5中的示例所示。也就是說,在葉輪2的與不存在葉片22的區域相反的一側,讓葉片22位于徑向內側,并使其葉片厚度較薄,質量較小,因此能夠讓葉輪2的重心位于葉輪2中心附近。當葉輪2旋轉以后,作用于內側位移部分的離心力變小。這樣一來,實施例A到實施例D中的葉輪2的靜態不平衡和動態不平衡就變小。
[0072]由于壓力面221的半徑的極大值設定在前緣附近,另一方面,負壓面222的半徑一定,因此,如圖5所示,單片葉片22的葉片厚度被設定成在其前緣附近,具體而言,在0.3的角度位置的前緣側最大。這相當于在沒有葉片22的葉片出口 24附近布置了較大的質量,因此有利于減小葉輪2的靜態不平衡和動態不平衡。而且,因為能夠使前緣附近且徑向外側葉片厚度較厚,所以葉片出口 24不會變窄。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