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泵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栗結構,特別是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永磁同步排水栗是由轉子與定子線圈兩大部分組成,定子線圈的接線端子朝向與排水栗的扇葉輪方向相反。當將排水栗安裝在洗衣機或洗碗機上的時候,由于受洗衣機或洗碗機空間與安裝結構限制,使得排水栗的接線端子不能很好與洗碗機或洗衣機的連接端子對接,導致排水栗與洗衣機或洗碗機的匹配性差,組裝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組裝更方便。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包括栗體,栗體前端安裝有扇葉輪,栗體后端連接有定子線圈組件,所述栗體后端設置有定位框,所述定子線圈組件兩端分別設置有可與該定位框對應扣合的第一、第二卡勾,所述定子線圈組件兩端邊角處分別安裝有第一、第二接線端子。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關于定子線圈組件中心對稱分布O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外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保護框。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中,通過第一、第二卡勾與定位框的對應扣合,使得第一、第二接線端子中始終有一個接線端子靠近扇葉輪,另一個接線端子遠離扇葉輪,使得排水栗的接線端子可以很好地與洗碗機或洗衣機的連接端子對接,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組裝更方便。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包括栗體1,栗體I前端安裝有扇葉輪2,栗體I后端連接有定子線圈組件3,所述栗體I后端設置有定位框4,所述定子線圈組件3兩端分別設置有可與該定位框4對應扣合的第一、第二卡勾5、6,所述定子線圈組件3兩端邊角處分別安裝有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這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中,通過第一、第二卡勾與定位框的對應扣合,使得第一、第二接線端子中始終有一個接線端子靠近扇葉輪,另一個接線端子遠離扇葉輪,使得排水栗的接線端子可以很好地與洗碗機或洗衣機的連接端子對接,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組裝更方便。
[0012]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關于定子線圈組件3中心對稱分布,使得定子線圈組件轉換安裝方向后,接線端子依然保持位置的一致性。
[0013]此外,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外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保護框9、10,使接線端子得到良好保護,防止碰撞損壞。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包括栗體(1),栗體(I)前端安裝有扇葉輪(2),栗體(I)后端連接有定子線圈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I)后端設置有定位框(4),所述定子線圈組件(3)兩端分別設置有可與該定位框(4)對應扣合的第一、第二卡勾(5、6),所述定子線圈組件(3 )兩端邊角處分別安裝有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關于定子線圈組件(3)中心對稱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排水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線端子(7、8)外部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保護框(9、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永磁同步排水泵結構,包括泵體,泵體前端安裝有扇葉輪,泵體后端連接有定子線圈組件,所述泵體后端設置有定位框,所述定子線圈組件兩端分別設置有可與該定位框對應扣合的第一、第二卡勾,所述定子線圈組件兩端邊角處分別安裝有第一、第二接線端子。這種永磁同步排水泵結構中,通過第一、第二卡勾與定位框的對應扣合,使得第一、第二接線端子中始終有一個接線端子靠近扇葉輪,另一個接線端子遠離扇葉輪,使得排水泵的接線端子可以很好地與洗碗機或洗衣機的連接端子對接,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組裝更方便。
【IPC分類】F04D29/00, F04D29/40, F04D13/06
【公開號】CN204921396
【申請號】CN201520619663
【發明人】常鎖奎
【申請人】江門市蓬江區茵豪電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