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組裝設備技術領域,涉及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尤其是涉及一種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
背景技術:
圓錐軸承組裝機大多都是人工和半自動設備,目前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還處于開發階段,并且造價昂貴,技術難度大。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全自動組裝機有如下缺點1、節拍不穩,由于采用串聯性動作,即只有完成上一個工序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節拍多,容易造成節拍不穩的現象。2、時間長,由于裝配動作不能同時完成,只能是一個接一個的完成裝配動作,故時間是幾個裝配時間的總和,并且容易出故障。3、飽和工作時間過短,一臺設備出故障的幾率比較高,很少能飽和工作8個小時以上。4、次品多由于工序過多,添加檢驗工序會更多降低工作效率,所以產品質量無法保障。5、工人操作不夠方便。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但是仍然沒有獲得實質性突破。現有技術中,圓錐軸承的各個零部件上料機構設計不夠合理,操作繁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準確的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本抓料機構包括水平滑座,在水平滑座上固定有升降驅動器,所述的升降驅動器的活塞桿上固定有升降座,所述的升降座上設有抓取頭。在上述的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中,所述的水平滑座和升降座之間設有升降導向結構。在上述的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中,所述的升降導向結構包括至少兩根固定在水平滑座上的導向桿,所述的升降座上具有若干導向孔,所述的導向桿與導向孔
——對應設置。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的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準確。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水平滑座I、升降驅動器2、活塞桿21、升降座3、抓取頭4、導向桿51、導向孔5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包括水平滑座I,在水平滑座I上固定有升降驅動器2,所述的升降驅動器2的活塞桿21上固定有升降座3,所述的升降座3上設有抓取頭4。水平滑座I和升降座3之間設有升降導向結構。升降導向結構包括至少兩根固定在水平滑座I上的導向桿51,所述的升降座3上具有若干導向孔52,所述的導向桿51與導向孔52 —一對應設置。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水平滑座I、升降驅動器2、升降座3、抓取頭4、導向桿51、導向孔5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 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本抓料機構包括水平滑座(1),在水平滑座(I)上固定有升降驅動器(2),所述的升降驅動器(2)的活塞桿(21)上固定有升降座(3),所述的升降座(3)上設有抓取頭(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滑座(I)和升降座(3)之間設有升降導向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導向結構包括至少兩根固定在水平滑座(I)上的導向桿(51),所述的升降座(3)上具有若干導向孔(52),所述的導向桿(51)與導向孔(52) —一對應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組裝設備技術領域,涉及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尤其是涉及一種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設計不夠合理等技術問題。本抓料機構包括水平滑座,在水平滑座上固定有升降驅動器,所述的升降驅動器的活塞桿上固定有升降座,所述的升降座上設有抓取頭。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圓錐軸承全自動組裝機抓料機構的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準確。
文檔編號F16C43/00GK202360605SQ201120482250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王東鋼 申請人: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