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
背景技術:
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在大方坯連鑄生產線1#段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ー種連鑄機結晶器高溫區域的旋轉接頭,用來輸送介質水。現有技術中的1#段旋轉接頭,在拆卸過程中容易把密封結構破壞,致使整個旋轉接頭報廢,造成很大損失。
發明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ー種更換過程簡單,密封結構不易被破壞的剛性水座旋轉接頭。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ー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包括殼體、轉子、套筒、圓柱銷和擋圈;轉子的一端通過圓柱銷與套筒相連接,轉子的另一端通過擋圈固定在殼體內;所述的殼體設置有內壁,殼體內還包括彈簧、動密封環、軸承體和支撐墊;彈簧、支撐墊、動密封環和軸承體依次壓接于殼體內壁與轉子之間。所述的殼體為L形,轉子與殼體L形長端部分同軸連接。所述動密封環ー側設有密封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剛性水座旋轉接頭的密封結構設置在殼體內部,使得在更換過程中,可將殼體連同轉子一起卸下,有效的減少因為裝卸而造成的對旋轉接頭的破壞,同時也減小了更換難度,節省了更換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圖中1、殼體,2、轉子,3、套筒,4、圓柱銷,5、擋圈,6、彈簧,7、動密封環,8、軸承體,9、支撐墊,10、密封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包括殼體1、轉子2、套筒3、圓柱銷4和擋圈5 ;轉子2的一端通過圓柱銷4與套筒3相連接,轉子2的另一端通過擋圈5固定在殼體I內;所述的殼體I設置有內壁,殼體I內還包括彈簧6、動密封環7、軸承體8和支撐墊9;彈簧6、支撐墊9、動密封環7和軸承體8依次壓接于殼體I內壁與轉子2之間。所述的殼體I為L形,轉子2與殼體I的L形長端部分同軸連接。所述動密封環7 —側設有密封面10。
工作時殼體固定不動,轉子連同套筒旋轉,拆卸時殼體連同轉子一起卸下。
權利要求1.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其特征是包括殼體(I)、轉子(2)、套筒(3)、圓柱銷(4)和擋圈(5);轉子(2)的一端通過圓柱銷(4)與套筒(3)相連接,轉子(2)的另一端通過擋圈(5)固定在殼體(I)內;所述的殼體(I)設置有內壁,殼體(I)內還包括彈簧(6)、動密封環 (7 )、軸承體(8 )和支撐墊(9 );彈簧(6 )、支撐墊(9 )、動密封環(7 )和軸承體(8 )依次壓接于殼體(I)內壁與轉子(2)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為L形, 轉子(2)與殼體(I) L形長端部分同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其特征是所述動密封環(7)—側設置有密封面(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剛性水座旋轉接頭。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殼體、轉子、套筒、圓柱銷和擋圈;轉子的一端通過圓柱銷與套筒相連接,轉子的另一端通過擋圈固定在殼體內;所述的殼體設置有內壁,殼體內還包括彈簧、動密封環、軸承體和支撐墊;彈簧、支撐墊、動密封環和軸承體依次壓接于殼體內壁與轉子之間。通過將剛性水座旋轉接頭的密封結構設置在殼體內部,使得在更換過程中,可將殼體連同轉子一起卸下,有效的減少因為裝卸而造成的對旋轉接頭的破壞,同時也減小了更換難度,節省了更換時間。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更換過程簡單,密封結構不易被破壞的剛性水座旋轉接頭。
文檔編號F16L27/08GK202884323SQ2012205929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劉志飚, 尹亮, 荊永耀 申請人:沈陽人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