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轉向架及其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機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軌道工程車轉向架及其輪緣潤滑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軌道機車車輛來說,其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通常分為干式潤滑系統和濕式潤滑系統兩種類型。干式潤滑控制系統為 純機械控制系統,其結構比較簡單,初次購置成本較低,但是后期運營維護過程中需要比較頻繁地更換潤滑棒,總體成本較高。目前,現有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濕式潤滑控制系統,其一般用于地鐵、動車組,主要采用注入潤滑油的方式進行潤滑。現有的濕式潤滑控制系統通常為自動控制系統,實現時間控制噴油或者距離控制噴油。該控制系統使用計時器或者利用列車距離輸出信號作為檢測輪緣潤滑參數的檢測裝置,并且還包括電磁換向閥,空壓機、氣動泵、儲油罐、噴嘴和電控系統。工作過程中,當車輛每行駛預定時間(通常為30秒)或預定距離時,檢測裝置發出電信號至電磁換向閥,電磁換向閥切換至相應位置,連通空壓機和氣動泵,使氣動泵從儲油罐中吸油、并通過管路輸送給噴嘴,實現自動噴油。采用上述結構,能夠實現對軌道工程車輛的輪緣的有效潤滑,降低輪軌磨損和輪軌噪音。然而,由于軌道工程車輛使用頻率較低、低速運行多,采用上述濕式潤滑控制系統的噴油量往往大于車輛的需求量,造成油脂的大量浪費,并且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增加了軌道工程車輛的生產成本。此外,上述自動控制系統的結構復雜,成本較高。有鑒于此,亟待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另辟蹊徑設計一種輪緣潤滑控制系統,以使其噴油量既可對輪緣及軌道進行有效潤滑,又能避免超量噴油造成的油脂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轉向架及其輪緣潤滑控制系統,該系統能夠對輪緣及軌道的潤滑油進行按需分配,既滿足潤滑需要,又能避免油脂浪費,并且具有結構簡單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包括電磁換向閥,所述電磁換向閥的兩個油口分別連接空壓機、氣動泵;還包括與所述電磁換向閥連接的啟動開關,當所述啟動開關閉合時,所述電磁換向閥處于第一位置,所述空壓機與所述氣動泵連通;當所述啟動開關斷開時,所述電磁換向閥處于第二位置,所述空壓機與所述氣動泵斷開。優選地,還包括斷電延時繼電器和連鎖開關,所述斷電延時繼電器、所述連鎖開關連接于所述啟動開關與所述電磁換向閥之間。優選地,所述啟動開關為機械開關,所述機械開關設置在司機室臺面板上。優選地,還包括檢測所述轉向架的潤滑參數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與所述啟動開關連接,所述啟動開關為根據所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斷開或關閉的電磁繼電器。優選地,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陀螺儀傳感器,所述的陀螺儀傳感器設于車體上,用于檢測車輛通過彎道時的角加速度,當檢測到的角加速度達到第一預設值時,陀螺儀傳感器發出電信號給所述電磁繼電器。優選地,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四個位移傳感器,至少四個所述位移傳感器分別設在所述轉向架的一系懸掛裝置上,用于當四個所述位移傳感器檢測的一系懸掛橫向位移值達到第二預設值時發出電信號給所述電磁繼電器。優選地,所述電磁換向閥為兩位兩通換向閥,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的第一油口連接所述空壓機、第二油口連通所述氣動泵;當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連通,當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斷開。優選地,還包括用于分配轉向架兩側的兩個輪對的噴油量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設于所述氣動泵與所述輪對兩側的兩個噴嘴之間。優選地,所述分配器包括第一節流閥和第二節流閥,所述第一節流閥連接于所述氣動泵與所述轉向架一側的噴嘴之間,所述第二節流閥連接于所述氣動泵與所述轉向架另一側的噴嘴之間。本發明提供一 種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包括相互連接的啟動開關和電磁換向閥,電磁換向閥的兩個油口分別連接空壓機、氣動泵,氣動泵的輸入端連接儲油罐、輸出端連接噴嘴,噴嘴設于轉向架的輪緣處;當啟動開關閉合時,電磁換向閥處于第一位置,空壓機與氣動泵連通;當啟動開關斷開時,電磁換向閥處于第二位置,空壓機與氣動泵斷開。采用這種結構,當需要對輪緣進行潤滑時,閉合啟動開關,電磁換向閥得電,銜鐵在電磁場的作用下切換至第一工作位置,連通空壓機和氣動泵,空壓機中輸出的高壓空氣進入氣動泵,驅動氣動泵轉動,將儲油罐中的潤滑油脂吸入泵體內部,再通過管路將其輸送至噴嘴,最后經由噴嘴噴出至轉向架的輪緣,實現對輪對和軌道的潤滑。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閉合啟動開關的時間長短來控制噴油量,當潤滑結束,只需斷開啟動開關,即可結束潤滑工作。由上述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本發明所提供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可以實現輪緣需要潤滑時執行噴油操作,閉合啟動開關實現噴油,斷開啟動開關即結束噴油,簡單、方便地實現對輪緣和軌道的潤滑,以及對噴油量的控制,實現潤滑油的按需分配,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避免超量噴油造成油脂浪費、環境污染。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轉向架,包括輪對和輪緣潤滑控制系統;所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采用如上所述的結構。由于上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具有如上技術效果,因此,包括該控制系統的轉向架也應當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控制電路圖。
其中,圖1至圖2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啟動開關I ;電磁換向閥2 ;空壓機3 ;氣動泵4 ;儲油罐5 ;噴嘴6 ;斷電延時繼電器7 ;連鎖開關8 ;分配器9 ;第一節流閥91 ;第二節流閥92 ;輪對100。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核心為提供一種轉向架及其輪緣潤滑控制系統,該輪緣潤滑控制系統根據輪對所需潤滑油量進行潤滑,既能保證對輪緣及軌道有效潤滑,還可以避免超量噴油造成油脂浪費。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控制電路圖。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啟動開關I和電磁換向閥2,電磁換向閥2的兩個油口分別連接空壓機3、氣動泵4,氣動泵4的輸入端連接儲油罐5、輸出端連接噴嘴6,噴嘴6設于轉向架的輪緣處。當啟動開關I閉合時,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一位置,空壓機3與氣動泵4連通;當啟動開關I斷開時,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二位置,空壓機3與氣動泵4斷開。采用這種結構,如圖1所示,當需要對輪緣進行潤滑時,閉合啟動開關1,電磁換向閥2得電,銜鐵在電磁場的作用下切換至第一工作位置,連通空壓機3和氣動泵4,空壓機3中輸出的高壓空氣進入氣動·泵4,驅動氣動泵4轉動,將儲油罐5中的潤滑油脂吸入泵體內部,再通過管路將其輸送至噴嘴6,最后經由噴嘴6噴出至轉向架的輪緣,實現對輪對100和軌道的潤滑。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閉合啟動開關I的時間長短來控制噴油量,當潤滑結束,只需斷開啟動開關1,即可結束潤滑工作。由上述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本發明所提供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在輪緣需要進行潤滑時才進行噴油,閉合啟動開關I實現噴油,斷開啟動開關I即結束噴油,簡單、方便地實現對輪緣和軌道的潤滑,并通過控制啟動開關I閉合的時間實現對噴油量的控制,實現潤滑油的按需分配,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避免超量噴油造成油脂浪費、環境污染。還可以進一步設置上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的其他具體結構。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上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還可以包括斷電延時繼電器7和連鎖開關8,斷電延時繼電器7、連鎖開關8連接于啟動開關I與電磁換向閥2之間。工作過程中,首先設置斷電延時繼電器7延長的預設時間,當斷電延時繼電器7、連鎖開關8與啟動開關I配合使用時,啟動開關I優先選用常開型式(一般情況下,開關處于斷開狀態)。按壓啟動開關1,啟動開關I短暫閉合后,斷電延時繼電器7得電觸發連鎖開關8閉合,當超過斷電延時繼電器7預先時間后,斷電延時繼電器7觸發連鎖開關8自動斷開,從而實現對電磁閥的半自動控制。由此可見,采用這種斷電延時繼電器7、連鎖開關8與啟動開關I配合使用的結構,可實現對噴油時間自動控制,并且使得上述控制系統具有操作簡單、便捷的特點。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斷電延時繼電器7的延長時間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定,例如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其設定為6s,即斷開啟動開關I后,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再持續噴油6s,然后停止工作。當軌道工程車輛的實際工況不同的情況下,還可以設置為其他時間。還可以進一步設置上述啟動開關I的具體類型。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上述啟動開關I可以為機械開關,該機械開關可以設置在司機室臺面板上。這樣,操作人員可以通過目測,在軌道車輛彎道行駛時,或者在軌道車輛道岔行駛時,手動閉合該機械開關,實現對輪緣和軌道的潤滑,再通過手動斷開該機械開關、結束潤滑。這種啟動開關I具有成本低廉的優點,使得整個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容易操作的特點。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上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還可以包括檢測轉向架的潤滑參數的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與啟動開關I連接,啟動開關I為根據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斷開或關閉的電磁繼電器。上述潤滑參數可以具體為多種參數,即檢測裝置可以設置為多種多樣的結構形式。具體的方案中,其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陀螺儀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設于車體上。采用這種結構,軌道車輛行駛過程中,陀螺儀傳感器實時檢測車體的角加速度,當軌道車輛彎道行駛或者道岔行駛時,陀螺儀傳感器檢測到角加速度達到第一預設值,表明軌道車輛正在彎道行駛或道岔行駛,此時陀螺儀傳感器輸出模擬信號,該模擬信號經過數模轉換等輔助部件轉換為脈沖信號或電位信號等數字信號,電磁繼電器接收該數字信號,并在該數字信號作用下閉合,連通空壓機3和氣動泵4,進而開始潤滑。而當軌道車輛直線行駛時,陀螺儀傳感器檢測到的角加速度幾乎為零,即不產生模擬信號,進而使電磁繼電器處于斷開狀態。由此可見,采用上述檢測裝置,并將電磁繼電器作為啟動開關I,能夠準確、快速地啟動或斷開潤滑,無需操作人員進行手動操作,自動化程度較高。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潤滑參數 不僅限于加速度參數,即檢測裝置并不僅限于陀螺儀傳感器,還可以將其設置為至少四個位移傳感器,至少四個位移傳感器設于轉向架的一系懸掛裝置上。這樣,軌道車輛行駛過程中,四個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轉向架一系懸掛裝置的橫向位移,當軌道車輛彎道行駛或者道岔行駛時,一系懸掛裝置將產生明顯的橫向位移,因此通過設置至少四個位移傳感器,當檢測到的橫向位移值達到第二預設值時,位移傳感器發出電信號給電磁繼電器,進而實現對輪對100的輪緣和軌道潤滑。其中,第一預設值、第二預設值可以根據轉向架的具體型號和線路特征進行具體設定。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上述電磁換向閥2可以具體為兩位兩通換向閥,兩位兩通換向閥的第一油口連接空壓機3、第二油口連通氣動泵4;。當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一位置時,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連通,當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二位置時,第一油口與第二油口斷開。采用兩位兩通換向閥能夠簡單、方便地連通或斷開空壓機3和氣動泵4,當然,上述電磁換向閥2并不僅限于兩位兩通閥,還可以將其設置為兩位三通或三位四通換向閥等其他結構的換向閥。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上述輪緣潤滑控制裝置還可以包括分配器9,用于分配轉向架兩側的兩個輪對100的噴油量,該分配器9設于氣動泵4與輪對100兩側的兩個噴嘴6之間。具體的方案中,上述分配器9可以包括第一節流閥91和第二節流閥92,第一節流閥91連接于氣動泵4與轉向架一側的噴嘴6之間,第二節流閥92連接于氣動泵4與轉向架另一側的噴嘴6之間。采用這種結構,潤滑過程中,通過調節第一節流閥91、第二節流閥92的預設壓力,能夠滿足車輛彎道行駛或道岔行駛時兩側輪對100的不同潤滑需求,避免始終對兩側輪對100噴出相同的油量,進一步提高輪緣潤滑控制系統按需分配的精度。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轉向架,包括輪對100和輪緣潤滑控制系統,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采用如上的結構。由于上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具有如上技術效果,因此,應用該控制系統的轉向架也應當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轉向架及其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 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包括電磁換向閥(2),所述電磁換向閥(2)的兩個油口分別連接空壓機(3)、氣動泵(4),氣動泵(4)的輸入端連接儲油罐(5)、輸出端連接噴嘴(6),噴嘴(6)設于轉向架的輪緣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電磁換向閥(2)連接的啟動開關(1), 當所述啟動開關(I)閉合時,所述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一位置,所述空壓機(3)與所述氣動泵(4)連通;當所述啟動開關(I)斷開時,所述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二位置,所述空壓機(3)與所述氣動泵(4)斷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斷電延時繼電器(7)和連鎖開關(8),所述斷電延時繼電器(7)、所述連鎖開關(8)連接于所述啟動開關⑴與所述電磁換向閥⑵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開關(I)為機械開關,所述機械開關設于司機室臺面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檢測所述轉向架的潤滑參數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與所述啟動開關(I)連接,所述啟動開關(I)為根據所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斷開或關閉的電磁繼電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陀螺儀傳感器,所述陀螺儀傳感器設于車體上,用于檢測車輛通過彎道時的角加速度,當檢測到的角加速度達到第一預設值時,陀螺儀傳感器發出電信號給所述電磁繼電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至少四個位移傳感器,至少四個所述位移傳感器設于所述轉向架的一系懸掛裝置上,用于當四個所述位移傳感 器檢測的一系懸掛橫向位移值達到第二預設值時發出電信號給所述電磁繼電器。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換向閥(2)為兩位兩通換向閥,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的第一油口連接所述空壓機(3)、第二油口連通所述氣動泵(4); 當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連通,當所述兩位兩通換向閥處于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油口與所述第二油口斷開。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分配轉向架兩側的兩個輪對(100)的噴油量的分配器(9),所述分配器(9)設于所述氣動泵(4)與所述輪對(100)兩側的兩個噴嘴(6)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9)包括第一節流閥(91)和第二節流閥(92),所述第一節流閥(91)連接于所述氣動泵(4)與所述轉向架一側的噴嘴(6)之間,所述第二節流閥(92)連接于所述氣動泵(4)與所述轉向架另一側的噴嘴(6)之間。
10.一種轉向架,包括輪對(100)和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緣潤滑控制系統采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轉向架的輪緣潤滑控制系統,包括電磁換向閥(2),所述電磁換向閥(2)的兩個油口分別連接空壓機(3)、氣動泵(4);還包括與所述電磁換向閥(2)連接的啟動開關,當所述啟動開關(1)閉合時,所述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一位置,所述空壓機(3)與所述氣動泵(4)連通;當所述啟動開關(1)斷開時,所述電磁換向閥(2)處于第二位置,所述空壓機(3)與所述氣動泵(4)斷開。該系統在需要潤滑時才進行噴油,簡單地實現對輪緣的潤滑和噴油量的控制,避免超量噴油。本發明還公開一種包括上述控制系統的轉向架,有相同效果。
文檔編號F16N27/02GK103234104SQ20131014765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5日
發明者陳喜紅, 黃明高, 張彥林, 劉世杰, 黃勇明, 劉暉霞 申請人: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