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含臺階內孔的軸承座。
背景技術:
軸承座是裝在機器本體或基礎上用來支撐軸承的構件,現有的軸承座一般都是整體式或上下分體式的,軸承座在裝配時將軸承外圈安裝在軸承座孔內,由于軸承座的內孔一般為通孔,造成軸承安裝定位精度不高,軸承運轉時易向兩側偏轉,導致軸承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并且軸承運轉跑偏也容易導致軸承座安裝松動,從而使軸承更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臺階內孔的軸承座,它利用臺階內孔結構來對軸承安裝定位從而克服了通孔式軸承座易發生軸承偏轉的缺陷;并且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安裝和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連接牢固可靠,設備使用壽命長,易于普及推廣使用。
為實現上述任務,一種含臺階內孔的軸承座,它包括軸承座體和軸承蓋,所述軸承蓋呈半圓環形并設置于軸承座體的上部,所述軸承蓋與軸承座體結合位置的中心設有臺階內孔,所述軸承座體底部兩端設有對稱分布的定位銷孔和安裝孔。
為實現本發明結構、效果優化,其進一步的措施:所述臺階內孔的一端為大徑端用于安裝軸承,另一端為小徑端用于對軸承定位。
所述臺階內孔大徑端的寬度大于小徑端的寬度。
所述臺階內孔的兩端為小徑孔用于對軸承進行定位,該臺階內孔的中段為大徑孔用于安裝軸承,所述臺階內孔中段大徑孔的寬度與軸承適配。
所述軸承座體和軸承蓋采用一體鑄造成型加工而成。
所述軸承座體與軸承蓋結合位置的兩側端面豎直對齊,且軸承座體的底部一側與軸承蓋端面豎直對齊,另一側伸出軸承蓋的端面之外。
所述軸承座體底部伸出于軸承蓋之外的端面設有U形缺口。
所述軸承蓋與軸承座體結合位置豎直對齊的兩側端面上均設有盲螺紋孔,所述盲螺紋孔以臺階內孔的中心線為軸向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
所述軸承座體的底平面中心設有凹槽。
所述軸承座體與軸承蓋結合位置豎直對齊的兩側端面上分別設有6~8個環形均勻分布的盲螺紋孔。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臺階內孔的軸承座,它包括軸承座體和軸承蓋,所述軸承蓋呈半圓環形并設置于軸承座體的上部,所述軸承蓋與軸承座體結合位置的中心設有臺階內孔,所述軸承座體底部兩端設有對稱分布的定位銷孔和安裝孔的技術方案;它利用臺階內孔結構來對軸承安裝定位從而克服了通孔式軸承座易發生軸承偏轉的缺陷,并且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安裝和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連接牢固可靠,設備使用壽命長,易于普及推廣使用。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發明采用對軸承座體與軸承蓋一體鑄造成型加工而成,軸承安裝時直接將軸承壓入安裝孔內即可,安裝更方便快捷,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工作時間;
Ⅱ、本發明采用在軸承座體與軸承蓋的結合位置中心設置臺階內孔,能有效提高軸承的安裝定位精度,保障軸承運轉平穩可靠,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Ⅲ、本發明采用在軸承座體的一側端面設置U形缺口,能減輕軸承座的整體重量,方便搬運并能降低原材料費用;
Ⅳ、本發明采用在軸承座體與軸承蓋的結合位置中心設置臺階內孔,能有效防止軸承向兩側偏轉而造成損壞,保障軸承運轉平穩可靠,并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Ⅴ、本發明采用在軸承座體的底平面中心設有凹槽,能防止因軸承座體的底平面加工不平而造成軸承座安裝不便,進一步保障了軸承座安裝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Ⅵ、本發明利用臺階內孔結構來對軸承安裝定位從而克服了通孔式軸承座易發生軸承偏轉的缺陷,并且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安裝和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連接牢固可靠,設備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顯著降低,市場前景廣闊,便于推廣使用。
本發明廣泛適用于各種軸承的安裝連接配套使用。
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后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剖視圖。
圖中:1-軸承座體,11-定位銷孔,12-安裝孔,13-U形缺口,14-凹槽,2-軸承蓋,3-臺階內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含臺階內孔的軸承座,它包括軸承座體1和軸承蓋2,所述軸承蓋2呈半圓環形并設置于軸承座體1的上部,所述軸承蓋2與軸承座體1結合位置的兩側端面豎直對齊且其結合位置中心設有臺階內孔3,所述軸承座體1底部的兩端設有對稱分布的定位銷孔11和安裝孔12,所述定位銷孔11和安裝孔12用于將軸承座定位和緊固于設備上。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所述軸承座體1底部伸出于軸承蓋2之外的一側端面設有U形缺口13,該U形缺口13能有效減輕軸承座的整體重量,方便搬運并降低原材料費用;所述軸承座體1底部的兩端優選對稱分布二個定位銷孔11和六個安裝孔12,可保障軸承座定位準確,安裝夾緊牢固可靠。
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軸承蓋2與軸承座體1結合位置豎直對齊的兩側端面上均設有盲螺紋孔,所述盲螺紋孔以臺階內孔3的中心線為軸向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所述軸承座體1與軸承蓋2結合位置豎直對齊的兩側端面上均分別優選設有6~8個環形均勻分布的盲螺紋孔;所述軸承座體1的底平面中心設有凹槽14,能防止因軸承座體1的底平面加工不平而造成軸承座安裝不便,進一步保障了軸承座安裝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障軸承運轉平穩,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一:所述軸承座體1與軸承蓋2的結合位置中心設置臺階內孔3,該臺階內孔3的一端為大徑端用于安裝軸承,另一端為小徑端用于對軸承定位和防止軸承在運轉中向兩側偏轉,且臺階內孔3大徑端的寬度大于小徑端的寬度,采用該結構有利于減輕軸承座的整體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安裝軸承時,先將軸承壓入軸承座臺階內孔3的大徑端內,使軸承外圈的一側緊貼臺階內孔3小徑端的臺階端面,然后將軸壓進軸承內孔中,保證軸承內圈與軸上的臺階端面貼緊,從而使得軸承的內圈和外圈分別經軸的臺階和軸承座的臺階內孔3進行定位,并可防止軸承運轉時向兩側偏轉,保障軸承運轉平穩可靠;所述軸承座體1和軸承蓋2優選采用整體鑄造一體成型,然后在機床上加工各孔位尺寸,所述鑄造材料優先選用HT250灰口鑄鐵,其熔點低,凝固時收縮量小,鑄造性能較優,并且抗壓強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鋼,耐磨耐熱性較好,減振性能良好。
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二:所述軸承座體1與軸承蓋2的結合位置中心設置臺階內孔3,該臺階內孔3的兩端為小徑孔用于對軸承進行定位和防止軸承在運轉中向兩側偏轉,該臺階內孔3的中段為大徑孔用于安裝軸承,所述臺階內孔3中段大徑孔的寬度與軸承適配;該臺階內孔3結構適合于軸承座體1與軸承蓋2采用分體式安裝方式,安裝軸承時,先將軸承蓋2與軸承座體1分開,然后將軸承壓入軸承座臺階內孔3中段大徑孔內,再配裝軸承蓋2與軸承座體1緊固連接,最后將軸壓進軸承內孔中,從而使得軸承的外圈兩側分別經軸承座的臺階內孔3兩端小徑孔的端面進行定位,可防止軸承運轉時向兩側偏轉,保障軸承運轉平穩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