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承載減速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針輪輸出針擺行星傳動減速機以其承載能力高、傳動效率高、性價比高而獲得市場的認可,但是現有的針輪輸出針擺行星傳動減速機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針輪用滾針軸承造價過高,拆卸也難,間隙很難控制,間隙振動、噪音增大;間隙過小會卡死,傳統簡支針銷結構,承載能力不足。現有技術急需一種承載力強,運行穩定的高承載減速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承載力強,運行穩定的高承載減速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高承載減速機,包括機座及裝在機座內的內擺線減速傳動件,所述內擺線減速傳動件包括輸入軸、第一擺線輪、第二擺線輪、內擺線齒圈、輸出軸及大端蓋,所述輸入軸由第一軸承支承在大端蓋中心孔,所述第一擺線輪與第二擺線輪相位差180°,所述輸出軸由第二軸承和第三軸承支承在機座中心孔,所述大端蓋連接在機座輸入端,
所述輸入軸的軸伸端為相位差180°的雙偏心段,雙偏心段上設有兩只第一滑動軸承,所述兩只滑動軸承分別與第一擺線輪和第二擺線輪支撐連接;
所述第一擺線輪和二擺線輪的周邊均布有多個銷孔,所述銷孔內配合有第二滑動軸承,第一擺線輪和第二擺線輪通過第二滑動軸承支承連接于雙偏心軸上,所述雙偏心軸兩端用第三滑動軸承分別支承在圓環圈與大端蓋的相應連接孔中;圓環圈與大端蓋連接成一剛性體;所述內擺線齒圈與輸出軸的圓盤相連接。
作為優選的,所述雙偏心軸在減速機運轉作功時處于自身轉動,所述圓環圈與大端蓋依靠4~8只柱銷連接成一剛性體。
作為優選的,雙偏心軸件數與銷孔個數相同,所述第一擺線輪和二擺線輪的周邊均布有4、或6、或8個銷孔。
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動軸承、第二滑動軸承、第三滑動軸承為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
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動軸承、第二滑動軸承、第三滑動軸承為為JF800雙金屬軸承。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1)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或JF800雙金屬滑動軸承的價格遠低于圓錐滾子軸承,因而制造成本可降低20~30%,此外,整機重量可降低10~20%;(2)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擺線輪工藝性能好、剛性好;(3)裝置滑動軸承的運轉噪音要比滾動軸承的運轉噪音低3~5分貝;(4)各柱銷均勻受力、做功,柱銷可設計成足夠大直徑,因而承載能力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冷卻系統管路連接簡圖。
圖中:1、機座;2、第二軸承;3、第三軸承;4、輸入軸;5、圓盤;6、雙偏心軸;7、第一擺線輪;8、內擺線齒圈;9、大端蓋;10、第二擺線輪;11、第二滑動軸承;12、第三滑動軸承;13、第一滑動軸承;14、輸入軸;15、第一軸承;16、柱銷;17、圓環圈;18、冷卻腔體;19、超導熱管;20、冷卻液;21、外套層;22、冷卻管路 23、進水端;24、出水端;25、微型水泵;26、減速機殼體發熱高溫區域;27、減速機殼體發熱相對低溫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高承載減速機,包括機座1及裝在機座1內的內擺線減速傳動件,所述內擺線減速傳動件包括輸入軸14、第一擺線輪7、第二擺線輪10、內擺線齒圈8、輸出軸4及大端蓋9,所述輸入軸14由第一軸承15支承在大端蓋9中心孔,所述第一擺線輪7與第二擺線輪10相位差180°,所述輸出軸4由第二軸承2和第三軸承3支承在機座1中心孔,所述大端蓋9連接在機座1輸入端,
所述輸入軸14的軸伸端為相位差180°的雙偏心段,雙偏心段上設有兩只第一滑動軸承13,所述兩只滑動軸承分別與第一擺線輪7和第二擺線輪10支撐連接;
所述第一擺線輪7和二擺線輪的周邊均布有多個銷孔,所述銷孔內配合有第二滑動軸承11,第一擺線輪7和第二擺線輪10通過第二滑動軸承11支承連接于雙偏心軸6上,所述雙偏心軸6兩端用第三滑動軸承12分別支承在圓環圈17與大端蓋9的相應連接孔中;圓環圈17與大端蓋9連接成一剛性體;所述內擺線齒圈8與輸出軸4的圓盤5相連接。
所述雙偏心軸6在減速機運轉作功時處于自身轉動,所述圓環圈17與大端蓋9依靠4~8只柱銷16連接成一剛性體。
雙偏心軸6件數與銷孔個數相同,所述第一擺線輪7和二擺線輪的周邊均布有4、或6、或8個銷孔。
所述第一滑動軸承13、第二滑動軸承11、第三滑動軸承12為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
所述第一滑動軸承13、第二滑動軸承11、第三滑動軸承12為為JF800雙金屬軸承。
實施例1:
高承載減速機,包括機座1及裝在機座1內的內擺線減速傳動件,所述擺線減速傳動件包括輸入軸14、第一、二擺線輪7、10、內擺線齒圈8、針銷18、輸出軸4及大端蓋9,所述輸入軸14由第一軸承15支承在大端蓋9中心孔,所述第一、二擺線輪相位差180°,所述輸出軸4由第二、三軸承2、3支承在機座1中心孔,所述大端蓋9連接在機座1輸入端,
所述輸入軸14軸伸端為相位差180°的雙偏心段,雙偏心段上設有兩只第一滑動軸承13分別用以支承第一、二擺線輪7、10;
所述第一、二擺線輪7、10周邊均布4、或6、或8銷孔,銷孔內配合第二滑動軸承11,第一、二擺線輪7、10依靠第二滑動軸承11支承在雙偏心軸6上,雙偏心軸6件數與銷孔個數相同,所述雙偏心軸6兩端用第三滑動軸承12分別支承在圓環圈17與大端蓋9的相應孔中,所述雙偏心軸6在減速機運轉作功時處于自身轉動,所述圓環圈17與大端蓋9依靠4~8只柱銷16連接成一剛性體;
所述內擺線齒圈8與輸出軸4的圓盤5相連接,內擺線傳動是一種內擺線齒圈與擺線輪嚙合的傳動,因而也屬于擺線傳動技術領域。由于內擺線齒圈與擺線輪為純滾動嚙合且潤滑狀態良好,因此在輸入功率相同情況下,雙擺線嚙合副比之通用擺線,承載能力約提高50%。考慮內擺線齒圈加工精度,按提高30~40%計算較合理。內擺線齒圈取代通用擺線的針輪,優點是結構簡單、零件少,最大減速比159時毋須抽齒。
所述內擺線齒圈輸出減速裝置,第一、二及三滑動軸承13、11及12為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 鑄造鋅基合金滑動軸承的優點在于:
1、鑄造性能好,鑄件致密,摩擦因數小導熱率較高,精車表面粗糙度可達1.6;
2、重量比銅輕40%,成本比錫青銅低40%以上;
3、使用壽命為錫青銅2~3倍,具有自潤滑性能及減震功能,適用于中低速重載場合;
4、具有無磁性,無火花性能,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場合安全。
所述內擺線齒圈輸出減速裝置,第一、二及三滑動軸承13、11及12為JF800雙金屬軸承,JF800雙金屬軸承,是以低炭鋼板為基體材料,表面燒結CuPb10Sn10或CuSn6Zn6Pb3材料的鋼銅合金產品,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高載低速滑動軸承,常用作重型車的平衡橋襯套、墊片;推土機的從動輪;汽車鋼板襯套,等等。JF800雙金屬軸承技術參數:承壓 65N/mm2、使用溫度:260℃、硬度:HB70~100。
實施例2:
作為實施例1的一種優化,所述機座1和殼體的外部設有冷卻系統,以保證減速機在工作中維持在合理的溫度范圍,防止溫度過高而影響到減速機的減速效果。
如圖2所示,所述冷卻系統包括設置在殼體外的冷卻腔體18,所述冷卻腔體18內填充有冷卻液20,所述冷卻腔體18內還設有超導熱管19,所述超導熱管與冷卻液20接觸;
這樣的設計通過超導熱管19將冷卻液20維持在較低溫度范圍,而冷卻液20與殼體接觸冷卻,維持整個減速機的溫度。使用超導熱管對冷卻液20進行冷卻,結構簡單,省去了冷卻液20循環設備,且冷卻效率較高。
冷卻腔體18設置在減速機殼體發熱高溫區域26(靠近第一擺線輪、第一擺線輪和內擺線齒圈的殼體外部),冷卻腔體18由外套層21與殼體外壁圍合密閉組成。
所述殼體外部還設有冷卻管路22,冷卻管路22內填充有冷卻液20,所述冷卻管路22與外殼體緊貼設置,所述冷卻管路22呈螺旋形,所述冷卻管路22包括進水端23和出水端24,所述進水端23和出水端24分別與冷卻腔體18連通。
所述進水端23與冷卻腔體18之間通過微型水泵25連接。
冷卻管路22設置在減速機殼體發熱相對低溫區域27(相對與26,靠近輸出軸、第二軸承2和第三軸承3的殼體外部)。
通過在殼體上設置冷卻管路22,可以利用冷卻管路22的微循環對殼體的低熱量區域進行冷卻,保證這些區域的工作溫度,特別是在夏天高溫環境下,可以緩解冷卻腔體18內的冷卻壓力;同時通過微型水泵25使得冷卻管路22內的冷卻液20與冷卻腔體18的冷卻液20形成循環,這樣既能使得冷卻管路22內的冷卻液20得到更換,同時也能促成冷卻腔體18內的冷卻液20流動,加速與超導熱管19的熱交換,一舉兩得。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