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封頭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大型封頭。
背景技術:
封頭是壓力容器上的端蓋,是壓力容器的一個主要承壓部件。所起的作用是密封作用。一是做成了筒體壓力容器的上下底,二是管道到頭了,不準備再向前延伸了,那就用一個封頭在把管子用焊接的形式密封住,封頭焊好了之后是不可以再拆卸的。由于封頭設置在壓力容器的兩端,是受壓力的關鍵部位,所以封頭的牢固程度直接影響容器的使用,特別是對于大型封頭,不能像小型封頭那樣直接充壓焊接而成,是將幾部分組件拼接焊接而成,主要的步驟是將瓣片組成圓環狀的一個組件,再將頂原板與組件進行焊接,但是在將各個組片進行焊接的過程當中,由于焊接的加熱導致殘余應力有所釋放、焊接和冷卻的過程產生熱脹冷縮,致使焊接變形難以控制,進而使焊接的部分容易產生形狀突變,改變了原有的形狀結構,而且會使形狀突變處局部應力增大,降低機械性能,影響到封頭的使用和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各個組件再焊接過程當中焊接更加穩定,提升整個大型封頭的機械性能和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大型封頭,包括多個瓣片以及頂圓板,所述瓣片的一側壁靠近內表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設有一凸部,所述于該瓣片相鄰焊接的瓣片的側壁具有與該凸部相適配的凹部,并且所述瓣片的側壁為楔形面,所述相鄰瓣片側壁配合形成梯形或V形的焊接坡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多個瓣片之間設置有凸部,并且在相鄰的瓣片上設置有與凸部相適配的凹部,進而起到了可以將瓣片進行預固定,并且形成的V形或者梯形的焊接坡口起到了在焊接的過程當中可以在焊接坡口內部進行焊接,焊接液體也不會流到坡口的外部,不僅僅保證了美觀,而且提升了瓣片與瓣片之間連接的緊密度,避免焊縫不穩定而出現的應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提升了機械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瓣片的頂部側壁設置有角度為α的斜面,所述瓣片的底部并且有向外延伸的環狀的焊接墊板,所述頂圓板的側壁也具有角度為α的斜面并與瓣片配合形成梯形或V形的焊接坡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頂圓板的側壁設置有斜面以及在瓣片的側壁也設置有斜面,進而起到了在瓣片與頂原板的焊接的情況下,焊接液體也不會流到坡口的外部,保證了美觀,而且提升了瓣片與頂圓板之間連接的緊密度,避免焊縫不穩定而出現的應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提升了機械強度,并且設置有焊接墊板,焊接墊板提高了焊接時的穩定性,并且使得瓣片和頂圓板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楔形面以及α的傾斜角度為30°至45°。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凸部的外端設置有鋸齒結構,所述凹部與凸部的外端結構相適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有鋸齒結構,進而使瓣片與瓣片之間的預固定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于,所述焊接墊板的厚度為3cm至5cm。
附圖說明
圖1是大型封頭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瓣片與瓣片的剖視圖;
圖3是頂圓板與單個瓣片配合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局部放大圖。
圖中,1、頂圓板;2、瓣片;21、凸部;211、鋸齒結構;22、凹部;3、焊接坡口;4、焊接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照附圖1和2,一種大型封頭,包括多個瓣片2和一個頂圓板1,多個瓣片2的一側壁上向外延伸有一凸部21,在凸部21的外側設置有鋸齒結構211,凸部21為長條狀,形狀與瓣片2的形狀相適配,并且凸部21的底部與瓣片2的內表面相平齊,在相鄰的瓣片2的一側設置有一凹部22,凹部22的內側也設置有與鋸齒結構211相適配的結構。致使相鄰的瓣片2與瓣片2在配合的過程當中起到了良好的預定位效果,設置的鋸齒結構211起到了進一步加強定位效果。
所述的凹部22的內凹的寬度小于凸部21的寬度,以達到在兩塊瓣片2相互配合的過程當中,兩塊瓣片2之間形成一間隙,而瓣片2的側壁為楔形面,楔形面傾斜的角度為45°,即起到了形成的間隙為體型狀的間隙,此間隙即為焊接坡口3。形成的梯形的焊接坡口3起到了在焊接的過程當中可以在焊接坡口3內部進行焊接,焊接液體也不會流到坡口的外部,不僅僅保證了美觀,而且提升了瓣片2與瓣片2之間連接的緊密度,避免焊縫不穩定而出現的應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提升了機械強度。
請參照附圖3和4,在瓣片2的頂部的底壁向外設置有環狀的焊接墊板4,其中焊接墊板4的厚度為3cm至5cm,并且向外延伸5cm至8cm,頂圓板1的側壁形成角度為α的斜面,并且瓣片2的頂部側壁也具有角度為α的斜面,α的傾斜角度為30°,頂圓板1在配合過程當中其底壁與焊接墊板4的上表面相抵觸,并且頂圓板1的側壁與瓣片2的側壁形成一個V形的焊接坡口3。提升了瓣片2與頂圓板1之間連接的緊密度,避免焊縫不穩定而出現的應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提升了機械強度,并且設置有焊接墊板4,焊接墊板4提高了焊接時的穩定性,并且使得瓣片2和頂圓板1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